历史

15。善化寺(1/2)

    善化寺位于辽全时期的陪都西京一一山西大同城南门沟,故又俗称“南寺”。善化寺坐北朝南,红墙灰瓦,气势雄伟,占地1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辽金寺院。

    据寺内碑文和《大同县志》记载,该寺初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其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易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毁西京,善化寺殿堂几被大火焚毁,仅存者“十不三四”。而残存寺院也成为全兵屯兵之所,寺僧大部分逃散。后来逃散的寺僧逐渐回归,主持圆满大师目睹古寺残状,与众徒立志重修寺院。为此圆满大师开坛讲经,广募钱财,从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开始,到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止,进行重修,恢复寺院旧貌。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改名为“善化寺”。元、明、清三代,多次作过修葺,故寺院保存完好。

    纵观全寺,只见沿中轴线分布的整个建筑,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南面是高大的山门,中间是三圣殿,北面是大雄宝殿,层层迭高。三圣殿的西侧,是玲珑秀丽的普贤阁;东侧为方形重檐的文殊阁,该阁于民国初年毁于大火,至今遗址尚存。此外,东西还有庞廊配殿。这七处主要建筑的布局,是按“伽蓝七堂”之制设计的。整个殿宇高大,红墙灰脊,飞檐远伸,布局严谨,砖石台阶将所有殿阁连为一体,使寺院形成一个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山门,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庞殿顶,门前的月台左右各有一只石狮雄踞其上。明间前后辟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