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4。玄中寺(1/2)

    玄中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中。这里四面群峰环抱,层峦叠嶂,石壁陡立,故又名石壁寺。金人赵点在《游石壁题》一首诗中赞颂玄中寺说:“路折**里,云藏四五峰。松萝深绝壁,殿阁倚晴空。涧草摇疏绿,岩花诉晚红。更看高氏字,只与卫华同。”

    玄中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至承明元年(476建成,距今已存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627一649重修后,赐名“石壁永宁寺”。唐宪宗李纯元和七年(812)又改称“龙山石壁永宁寺”。宋赵熙元桔五年(1090)该寺遭大火焚毁,由主持道珍修复。金大定以后,又两次遭大火,烧毁过半,屡经修复。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1)奉旨将石壁寺改名“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在元政府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元贞年间,寺内广有土地、山林、园堡、水碾等产业,下辖四十院,遍布于现在华北各省,盛极一时。

    玄中寺不仅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而且是净上宗的中心,这和名僧昙驾(476一542大师的努力分不开的。昙驾是山西雁门人,早年修习大乘空宗的学说。梁大通年间(527一528赴江南从道家陶弘景学“仙经”,以求长主不老。后从印度菩萨支接受净土法门,成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始祖。南朝梁武帝对他十分崇信,称他为“肉身菩萨”。东魏静帝元善把他尊为“神鸳”,救令住并州大寺。晚年移居玄中寺为住持,宣扬净上教义。净土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和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

    隋大业五年(609)并州名僧道绰来玄中寺,见到昙驾大师的碑文,深受感召,从原来“涅架”学改修净土宗。之后,他以玄中寺为中心,传布净土教义,在寺30余年,教徒甚众。道绰劝人掐珠念阿弥陀佛名,或者每念一声佛名,放麻豆一粒。据说虔诚的信徒念佛名有积豆至“数百万解者”。

    唐贞观十五年(641)善导到玄中寺拜道绰为师,受《无量寿经》。道绰圆寂后,善导继任主持。之后,善导到长安光明寺宣传净土教义。据说他写

    《弥陀经》10万卷,信徒极多,有人诵读《弥陀经》10万至50万卷,每口念佛名万声至10万声。善导被称为“弥陀化身”。武则天对他极为崇敬,曾封他为奉救检梭僧。至此,由昙鸳传布的净土宗,经过道绰、善导的推广,已基本建立,而玄中寺也因此而声名远播,成为当时全国佛教三大戒坛之一,与西都长安的灵威坛,东都洛阳会善坛齐名。

    玄中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