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女性化的乐歌(1/2)

    南朝时期,在长江下游的建康一带以及中游和汉水流域一带,流行着许多动人的歌曲。依其产生地域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吴声歌曲与西曲两大系统。吴声产生时代较早,大多在东晋和刘宋时期;西曲较吴声为晚,多在宋、齐、梁三朝。这些歌曲基本上是城市生活的产物。当时商业和城市经济颇为发达。都邑之中,“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衫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南史·循吏传》)。 在此种环境气氛之中,男女爱情之歌大量产生。今存吴声、西曲,几乎都是情歌。其中有的显然是商人妇和妓女的口吻,这正是都市生活的反映。它们或歌唱幽会的欢乐,或颂赞女性的美丽,或倾诉相思的痛苦,或抒发失恋的悲哀,往往哀婉动人,摇荡性情。其体制则多为五言四句,对于绝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歌曲出自民间,但也赢得了贵族、士大夫的热烈爱好。当时王侯将相,多蓄声伎,所演唱者便多是此种情词艳曲。不仅如此,即朝廷宴乐、道路游行以至赏赐功臣,亦多用之。上层社会人士还亲自创作,或制新声,或改旧曲,或依原有的声曲而作新辞。可以说,这种女性化的乐歌,风靡了朝野上下。

    关于这些歌曲的来历,往往有一些传说或故事,现在介绍若干则:

    《子夜歌》是很著名的吴声歌曲。脍炙人口的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便是模拟南朝旧题之作。《子夜歌》大约是晋代一位无名女子所作,她焦灼地盼望着“子夜来”,盼望情郎夜间来到她的身边。她唱起了哀苦缠绵的歌。大约这歌后来以“子夜来”三字为和声,于是便称为《子夜歌》。流传既久,人们又误以为这位多情的少女名叫子夜。(据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吴声西曲杂考》)今天所见的《子夜歌》辞,大概都不是那位无名女子所作,而是后来人们以旧曲填新词,但仍十之**为女子口吻。又有一种传说,说东晋时常有人听到鬼唱《子夜歌》。可惜语焉不详。想这一定是多情而又不幸的女鬼,犹如六朝笔记小说、唐代传奇以至《聊斋》故事中常常叙述的那样。她们活着时没有能得到幸福,死后仍然苦苦地追求着。她们心中郁积的热情和苦痛,借着哀感顽艳的《子夜歌》宣泄出来。“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虽然已经化为异物,但那些美丽的灵魂仍要倾吐她们永恒的情感。

    《华山畿》的故事也十分动人。据说刘宋时一位年轻的书生,是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丹阳、常州、无锡一带)人。一次,他离家外出,在华山(在今江苏句容)脚下一家客店里见到一位十**岁的姑娘,一见就爱上了,但无由与她亲近。回家后,神情恍惚,病倒在床。母亲细细问他,他便将心事和盘托出。母亲乃为儿子往华山寻访,见到了那位少女,一一陈说。姑娘感动极了,便解下自己的蔽膝(围裙),说是将它暗暗地放在书生卧席下,病就会好。母亲回家依法行之,不久儿子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