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情韵兼胜的《陌上花》(1/2)

    读清人王士禛《渔洋诗话》,有一段关于《陌上花》诗本事的记载:“五代时,吴越文物不及南唐、西蜀之盛,而武肃王寄妃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东坡又演为《陌上花》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歌缓缓妾归家。’晁无咎亦和八首,有云:‘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二公诗皆绝唱。”后来他在《香祖笔记》中又提及此事,说:“钱武肃王不知书,然其寄夫人诗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姿致无限,虽复文人操笔,无以过之。东坡演之为《陌上花》三绝句。”这两条记叙,内容基本相同,仿佛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即《陌上花》这一诗题是苏轼根据钱武肃王的故事而创制的。但考苏轼《陌上花·序》:“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九仙山在杭州西面,山上有无量院,相传为晋代葛洪、许迈炼丹处。苏轼有《宿九仙山》诗,自注云:“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据《序》所载,有两点似需加以辨正。

    其一,《渔洋诗话》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武肃王寄给他妻子的。武肃王即吴越王钱镠,《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长兴三年,镠卒,年八十一,谧曰武肃。”而苏轼《陌上花·序》只称吴越王,未指明为何人。纪昀批点《苏文忠公诗集》卷十《陌上花》三首云:“指钱俶归朝之事,用事殊不伦。”如果纪昀所说不误,那么吴越王应是钱俶而非钱镠。《吴越世家》有一段关于吴越王归宋的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旗归于京都,国除。”从“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等诗句来看,这些内容大约写吴越归宋之事,如指钱镠,则与诗的内容不符。

    其二,据诗《序》载,《陌上花》本为民间歌曲,因“其词鄙野”,作者遂润饰加工,写成《陌上花》三首。这种情形在诗坛上并不少见,如刘禹锡《竹枝词》即直接受民歌影响,他在《竹枝词·序》中说:“余来建平,里中儿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訏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故余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苏轼创作《陌上花》,和刘禹锡写作《竹枝词》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而加以仿制。所以王士禛称苏轼从吴越王寄给妻子的书直接“演为《陌上花》”云云,至少不甚确切。尽管《陌上花》并非苏轼所首创,但作为文人的创作,其功绩仍不可抹煞。事实上不但与苏轼年代相近的晁补之(字无咎)有和作,直到明末清初的钱谦益还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