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鹦鹉洲上兰叶香(1/2)

    在湖北省汉阳县西南方向的长江中,有一个不显眼的小洲。这小洲在明代曾经消失,到清代康熙年间又由江水从上游带来的泥土淤积成洲。这时隐时现的小洲,就是赫赫有名的鹦鹉洲。

    鹦鹉洲之声名大振,与唐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有关。这首被严羽《沧浪诗话》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诗,其颔联即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才子传》记述,大诗人李白登上黄鹤楼本欲赋诗,见到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能使李白为之敛手,崔颢此诗自然不胫而走,而“鹦鹉洲”也随之为人熟知。李白虽然敛手不题黄鹤楼,但看来终于不大甘心,仍去赋了《鹦鹉洲》一诗,诗云: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所赋对象虽然是与黄鹤楼遥遥相对的鹦鹉洲,诗风却显然与崔颢相近,大有与崔颢一较高低之概。

    这一江中小洲,既非形胜之处,为什么能如此博得诗人们的青睐呢?原来它乃是汉末那个桀傲不驯的薄命才子祢衡的葬身之处。祢衡死前不久,曾作了那篇著名的《鹦鹉赋》以自况,于是鹦鹉便成了他的代名词,被后人用来命名埋葬他的小洲。

    魏晋时代素来以任诞简傲著称,而开创这一风气的前行者,似乎得首推祢衡。建安初,他从荆州游许都,怀中藏了一张名刺以备谒见之用。到了许都,有人向他推荐陈群、司马朗,他回答说:“吾焉能从屠沽儿耶!”又有人提出荀彧、赵为,他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结果他没有去谒见任何人,以至于名刺上的字迹由于久藏怀中而漫灭不清。他的刚傲慢物、目中无人,一至于此!同时诸贤,他比较看得起的只有孔融、杨修二人,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而被他称作“大儿”的孔融,比他要大上二十岁,而他自己当时不过二十四岁而已!

    孔融不愧为圣人之后,大人大量,不仅不以为嫌,还主动上书向曹操推荐祢衡。在他的推荐疏文中,他说:“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志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

    孔融的疏文果然打动了曹操,使他想先见一见祢衡。不料祢衡却不领情,自称有“狂病”,不但不肯去见曹操,还说了许多放肆的话。曹操听了,大为不快,便在大会宾客时召他为击鼓的鼓史,想羞辱他。结果轮到祢衡击鼓时,他仍穿着平日的文士服装,边走边敲奏出一曲《渔阳三挝》,声节悲壮,闻者莫不激动慷慨。走到曹操席前,堂吏喝止他停步,并责问他为何不换穿鼓史“岑牟单绞”的服装。①他应声止步,当场将身上的衣服逐件脱去,赤条条地**而立,慢吞吞地将岑牟、单绞一一穿上,然后击鼓而退。自始至终,他容色不变,行若无事。他退下后,曹操大笑着说:“本想羞辱他,不料反被他羞辱了我。”

    祢衡的作为使推荐他的孔融感到下不了台,经过他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祢衡终于答应去谒见曹操。曹操听说后很高兴,特地吩咐看门的官吏有客即来通报。结果曹操等到很晚很晚,门吏才来通报说外面来了一个狂生,手中拿着一根大杖,坐在门外捶地大骂。曹操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