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全息式”管理法(1/2)

    “全息式”管理法

    以“无所不为”的理念,达致“无为而治”的目的。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管理的世界也是一样。每家企业,甚至每个管理者都会有一套自己信奉的管理哲学以及“使顺了手”的管理方法。

    我不才,在这里斗胆对这些管理手法以“维数”的多寡作个简单的概括。

    靠制度— 一维管理法;靠制度、靠人的素质—二维管理法;靠制度、靠人的素质、靠企业文化—三维管理法……

    总的来说,一般的企业“维数”都较少,甚至于只有“制度”这“一维”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为这些企业等于暗地里把“人的素质”这个要素忽略掉了—假设人的素质都达标,都不低。这种管理思想也十分合乎逻辑,并无什么不可。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也只凭借如此少的“维数”就想搞定一切,就会出大问题。

    比如说,我们的许多管理者都信奉这样一条管理理念:“管理”这件事儿,其实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东西越“好管”,不要把事情都弄得那么“复杂”。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他们总是习惯于“一刀切”式的管理方法— 一切都按“制度”来,谁也别那么多“废话”。

    但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完善、修订“制度”。到头来只有“制度”本身变得越来越多,直至“堆积如山”,但实际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令我们的管理者不胜烦恼。

    比如说,我公司就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一件“特简单”的事儿,甚至于可以说是属于“常识”范畴的事儿,但无论你怎么教育,怎么管理,哪怕你把嘴皮子说破了,就是有一些员工“死不达标”,令你徒呼奈何!

    面对这种情况,公司的某些主管虽说大伤脑筋,但却苦无对策。他们对我大吐苦水— “还是人员素质不行啊!”“大家都是成年人,他们又不是小孩子,这种事儿还用我说吗?”“这么简单的事儿,是个人都应该做到**成。就算我承认他们素质差,起码也得做个五六成啊!像现在这个样,我看连两成都没有,真是令人无语了!”等等,总之,他们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在我们的管理者身上,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恰恰就是管理理念“维数”太少的结果。

    与之相比,我的管理理念则大为不同,我信奉的是—奖、罚、夸、骂、教、训(训练)、哄、吓、骗、求。这“十字真言“。这十个字缺一不可,是为“十维”管理法,或者干脆叫它“全息式”管理法也行。

    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管理,其实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几乎需要你使尽“浑身解数”才行,任何一种“简化”的企图都可被视为“偷工减料”的行为,即一种“偷懒”的行为,是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比如说,即便“哄、吓、骗、求”这四个字,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有些事情,如果对方一时难以理解与接受,而你又必须立刻“执行”的时候,“哄、吓、骗(当然是‘善意的谎言’)”的手段往往能收到奇效。在对方实在无法或不愿“执行”的时候,“求”,即坦白地承认自己的“弱势”,通过主动将自身的“软肋”暴露给对方来博取对方的同情,“迫使”对方“就范”也有可能是一招“妙棋”。

    总体而言,这“十字真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中国人是天下最难“管”的民族,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几乎是不可“管”的民族。因此,任何试图将管理中国人的方法“简化”的尝试都是极端幼稚的,也必将是徒劳的。

    第二,我们与其在遇到管理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于“人员素质差”,不如将“人员素质差”本身纳入管理的范畴,然后想办法解决它。否则,就只能是自欺欺人。

    就拿前边的例子来说,“这还用我说?他们又不是小孩子!”“大家都是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