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不信邪!(2/2)

端公司(如世界品牌“花王”在关东地区的大型物流中心)打工的经验。其实那些公司里面不乏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打工者,他们一样干得很好,甚至比日本人干得更好。并没有处处表现得“低人一等”,也没有任何不适应环境的情况发生。

    就是说,其实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关键看你是不是处于那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即便是一个再不拘小节的人,如果进入了一家五星级宾馆,恐怕也能控制住随地吐痰之类的毛病。这就是“环境”和“氛围”的威力,而不是(或不全是)“能力”与“素质”的问题。而这种“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恰恰是我们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应做的工作。

    所以,我们的管理者首先要“敢想”,不能“妄自菲薄”,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退一步讲,如果是国外那些真正高端的企业,比如麦肯锡、普华永道、高盛之类的企业的话,因为确实需要高学历及非比寻常的经验与知识,所以我们可以承认一段时间内也许我们未必能胜任;但是,最起码像汽车4S店这样的企业,我们凭什么就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中国人到底哪里比外国人差?是少长一条胳膊,还是少生了一条腿?为什么要自己瞧不起自己?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把目标放在“第一”,最损你也可以拿个前10吧?但如果你只把目标放到前十,那么你能进前20都难。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一方面他们鄙视外国人真正珍惜的“细节”与“平凡小事”,总想模仿外国人“特神秘,特高不可攀”的高招儿;可是另一方面,真正需要他们拿出勇气挑战老外的时候,他们却又总会轻易地“否定”自己,妄自菲薄,总觉得“低人一等”,不敢拿出行动来。甚至于说得极端点,他们甚至连“想”的勇气,“做梦”的勇气都没有。这些人最没出息,活该这辈子吃苦受穷,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跑。

    阿里巴巴的马云,从一开始就宣布他的企业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尽管人们称他为“三子登科”—马云一度被“封”为“傻子、疯子、骗子”,但他始终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地追求他的理想。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终于使自己的公司名扬世界,为中国企业,为中国人争了光。

    有种的管理者,就得拿出点儿疯狂劲儿来,拿出点儿“狠”劲儿来。

    要敢于折腾,敢于得瑟!

    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这辈子能有什么大出息?

    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