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章 隋朝的兴衰(2/2)

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

    公元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恺率众建设广通渠。由于黄河与渭河交汇口水流湍急、暗礁密布,为了将粮食运入大兴城,广通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在渭水与秦岭之间自西向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里。广通渠建成以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广通渠建成二十年后,隋炀帝从605年至610年,用了五年的时间完成了大运河的修建。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时期的暴政统治造成了严重的生产破坏。但他的许多政略措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包括:率领隋军渡江灭陈,统一南北;始建进士科,使科举制正式形成;建设东都洛阳和粮仓;修建驰道和大运河等。在这些积极的举措中,影响最大的是修建大运河。

    从南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南北统一后,北方粮食不足、南方粮食有余,因此开凿运河沟通南北势在必行。而隋朝完成统一以后,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另外,由于中央集权加强,使政府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运河开凿。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观动机有四个:第一是沟通南北交通运输,巩固对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第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掠夺,搜刮各地财富;第三是到江南繁华地区游玩;第四是为北上辽东攻打高丽提供后勤支持。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表面上是为了巡游江南、搜刮财富,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巩固统一局面。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全长二千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全长贯通南北,由北到南沟通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

    大运河从北到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

    1、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水。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征调河南、淮北一带一百多万民夫,从西苑(洛阳西面)引谷、洛二水到达黄河,再从板渚(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然后自大梁(开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达于淮水。

    2、山阳渎:自山阳(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至扬子(仪征)入长江。这条水道原称邗沟,578年隋文帝根据南下伐陈的需要,下令对这条水道加以疏浚。605年,隋炀帝对山阳渎又进行一番修整、扩大。

    3、江南河:610年(大业六年),从京口引长江水到余杭。这段运河经过苏州,最早为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所开。

    4、永济渠:608年,征调河北一百多万民夫,从洛阳引沁水南达黄河,沟通黄河和济水河道,然后从开通河道沟通济水与黄河下游的联系,向北到达涿郡(北京)。

    在上述四段河道中,“永济渠”、“通济渠”两次出现的“济”字指的是济水。隋朝济水与黄河是两条不同的河道,现在的山东省会济南就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宋朝黄河因为原有河道淤塞,改夺济水河道入海,济水和“永济渠”就不存在了。到了元朝,将邗沟以北的河道裁弯取直,于是演变成了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今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五千多华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使长期分裂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融为一体。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代所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负面意义讲,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多次组织到江南巡游,极尽铺张、奢侈,也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

    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帝业兴之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上述四位咏史诗人中,胡曾批评因兴建大运河而导致徭役繁重、民不聊生而导致战乱。宗元鼎讽刺隋炀帝只顾自己游玩,不顾人民疾苦,直至身死国灭。李敬方批评隋炀帝只顾搜刮民脂民膏祸害老百姓。皮日休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因为他在指出大运河的不利影响时,也强调大运河对促进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大运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实事求是地讲,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而不仅仅是开凿大运河。

    三、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把“大业”作为自己的年号,想开创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图大业。隋炀帝生活奢侈、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为国家聚敛了无数的财富,而老百姓却因为统治者的奢侈和暴政,失去了维持生存最起码的条件。

    隋炀帝时,由于统治者骄奢挥霍和穷兵黩武,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富,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就在大运河竣工的第二年,即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洪水淹没四十余郡,加上攻打高丽惨败,死者数十万。天灾**交加,而官吏却不顾人民死活,还借征收租赋的机会,勾结商人、贱买贵卖、哄抬物价。地主富豪也乘机发放高利贷盘剥农民,大肆兼并土地。劳动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甚至被迫自卖为奴婢。

    据《隋书·食货》记载,在隋朝灭亡之前:“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意思是说,隋朝灭亡之前老百姓的生活已极为困难,但国家的仓库仍然非常殷实,官吏们却因为害怕国家的严刑峻法,不敢发放粮食赈济百姓。开始的时候百姓们还能吃树皮、树叶,后来就吃土、吃稻麦的秸秆,最后甚至发展到人吃人的悲惨程度。据《隋书·杨玄威传》的描写,当时“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由于赋税沉重,官吏大肆贪虐、残暴苛剥百姓,使得老百姓生活已面临绝境,居家只有死路一条,反抗或许还能拚出一条活路。走投无路的百姓迫不得已只能揭竿而起,各地的农民纷纷聚众起义。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县)人王薄聚众于长白山(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号召民众起义始,起义就接连不断,一直到隋朝灭亡。

    意味深长是是:此时隋朝国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却成为起义军或割据者号召百姓的物质基础,他们纷纷以“开仓赈粮”为号,聚集百姓。例如山西北部的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起兵时,就这样宣导百姓:“今百姓饥馑,僵尸满道,王府君闭仓不赈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乎!”他又以“壮士岂能坐待沟壑!今仓粟烂积,谁能与我共取之”来激励起义者,然后“开仓以赈饥民,驰檄境内属城,皆下之,收兵得万余人。”

    隋末最大一支起义军瓦岗军的盛衰也与隋朝的粮仓有很大关系。比如当时的将领李密向翟让提议:“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馀,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预备,取之入拾遗耳。比其闻知,吾已获之,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于是瓦岗军连克洛口、回洛、黎阳三仓,然后放粮赈济百姓、收拢民心、扩大军队,从此起义军的力量迅速猛增,“一旬之间,胜兵二十万余”,最盛时达到百万;也正是因为瓦岗军掌握了隋王朝三大粮仓,才成为隋末农民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后来的唐高祖李渊起兵时,也是通过占领长安根本之地,再开仓赈济贫苦百姓来招募军队。而且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也多次通过开仓放粮获取民心。

    在各地民众的起义讨伐和官员的反叛中,隋朝逐渐土崩瓦解,直至最后灭亡。

    对于隋朝统治的兴衰,唐朝贞观年间的大臣马周总结说:“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以畜积多少,在于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资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夫畜积固不可无,要当人有余力,然后收之,不可强敛以资寇敌也。”明清之际的一位学者唐甄也曾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隋朝的兴亡充分说明: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富裕,国家的政权才能巩固。

    隋朝历经指开皇之治和隋炀帝暴政,虽然统治短暂、二世而亡,但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

    政治方面: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唐统一与繁荣的基础。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和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完善了**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隋朝后期,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覆亡,其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接受,促进唐朝前期的繁荣。

    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隋朝初期国力强盛,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两都,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加强同西域的联系,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唐朝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