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五章 先秦时期的文化(1/2)

    第五章.先秦时期的文化

    一、老子和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世袭制度被打破。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人和平民,只要具备真才实学就可以受到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此时的社会形态是:一个人的权力,决定于他的思想和能力,不再完全取决于其祖先的社会地位,这是从前连作梦都想不到的事。中国所有的古典哲学思想和文化创造,就在这个时代中萌芽成长。最主要的有四大学派,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这四大学派中,最早出现的是道家和儒家。

    道家的始祖老子名聃,传说名叫李耳,在东周王国首都洛邑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守藏室史)。公元前484年李耳忽然辞职,骑着一匹青牛,向西而去。穿过秦国的函谷关时,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影踪。《道德经》也称为《老子》,是一篇五千字的短文,李耳把宇宙发展的自然法则,命名为“道”,这就是道家学派的起源。李耳于是被后世的学者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始祖,《道德经》也被尊奉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老子是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任凭事物自然发展。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所以应当无为而治。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世间万物,不论是有无、难易、强弱、贵贱、祸福都是辩证的,是互相依存、不断转化的。水极柔弱,却能冲倒山峰,柔弱者存在,刚强者灭亡。极弱即是极强,后退即是前进,酒杯太满了必定溢出来,月亮太圆时必定缺下去。所以,老子主张不要进取,只要耐心,不作为就是有作为,自然演进就是纳入规律。也就是说,什么事都不要做,就是已经做了很多、很重要的事。

    孔子与老子处在同一个时代,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忠”和“恕”就是完成“仁”的手段,这一手段首先表现在孝顺父母的行为上,也就是“孝”。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批评时政的人,他希望认为当时社会的弊病太多。他向往周公所处的时代,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彼此之间没有争斗和战争。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都应该参与国家生活,并为之工作,这样,人们就可以和平共处了。孔子强调统治者应当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为政以德,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而君主首先应当在在道德上成为臣民的榜样。孔子希望复古,复古首先要“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王要象君王的样子,臣子要象臣子的样子,这样才能维持奴隶主统治的旧秩序。他提出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就是要复兴灭亡了的诸侯国,接续断绝了世袭地位的贵族世家,起用被赶下台的旧贵族。此时离管仲去世已经150年了,这种落后的政治主张自然不能被任何一个诸侯国的统治者所接受。孔子曾经访问过齐国、卫国、陈国、蔡国,寻求一个能实行他古老的政治理想——周礼的国度,但他无法找到。他一生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

    公元前484年至前484年,孔子返回鲁国定居,编撰著作、教授门徒,直至去世。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认为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从孔子开始,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在社会上广泛兴起。

    孔子的政治生涯是失败的,但他的教育精神则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被儒家学派尊崇为“万世师表”,他那些精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辑为《论语》,成为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后经历代门生的改造,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思想到后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也被尊为“圣人”。

    二、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其次,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同时,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今日的山东地处青、兖两州,在春秋战国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舞台。

    在山东济南的泉城广场,竖立着齐鲁大地历代12贤人铜像。他们是:舜、管仲、孔子、墨子、孟子、孙子、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在这12人当中,有5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管仲是法家,孔子、孟子是儒家,墨子是墨家,孙子是兵家。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去世时,墨子刚出生。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兼爱”就是消除亲疏、贵贱的区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非攻”就是反对一切掠夺战争,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尚贤”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因为博爱和反对侵略,墨子提出了若干尖锐问题。诸如:为什么在街上杀一个人是犯罪,而在战场上杀一万个人是英雄?为什么抢夺别人的鸡鸭是盗贼,而抢夺别人的国土是名将?为什么人民要忍饥挨饿去供养统治者享乐挥霍?为什么人民要把政权交给一家人世代相传?为什么一个人死后要用活人殉葬?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却要花费那么多钱?为什么父母死了,儿子要守丧三年,不去从事劳动生产,却平白受人供养?这些问题的提出,都冒犯了在社会上掌权的既得利益阶层。这显示了墨子的高度智慧和高度勇气,也预示着墨子的思想与儒家思想高度对立,而且实践难度极大。虽然在当时曾被广泛宣传,但是到了战国以后就不再受到重视。

    墨翟去世之后,他的门徒把他生前的言论编纂为一本书,命名为《墨经》,作为墨家学派的经典。《墨经》记载了许多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

    墨翟去世时,孟子刚出生。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第四代传人:孔子传给曾参、曾参传给子思、子思传给孟子。

    儒家学派的理论体系,发展到孟轲而完全成熟。

    孟轲最主要的道德思想,是分辨“义”、“利”,即坚持一切以仁义为基本,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公元前320年,孟子晋见魏王,魏王问他说:“你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利于我们国家的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只要说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么利我的国家?’大臣们说:‘怎么利我的家族?’平民说:‘怎么利我自己?’上下都争夺利,你的王国就危险了。万辆战车的王国,杀他君主的,必是拥有千辆战车的大臣。千辆战车的王国,杀他君主的,必是拥有百辆战车的大臣。假如大家只讲仁义,不讲功利,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魏王当时的反应可想而知,孟子在魏国的游说彻底失败。

    孟子强调经济成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衰退,道德也就跟着衰退;道德衰退,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国家就会受到伤害。政府和君主的第一桩重大的责任,是使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