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爱你以性 > 第 6 部分阅读

第 6 部分阅读(1/2)

    睿约旱拿孛苡直煌Ч蠖嗍酥牢业男匀∠蚴峭粤担庥锌赡芑崛米约悍凵硭楣恰U飧鲅;鼓苌下穑客У姆泶獭⒊靶湍欠⒊龅摹靶辍鄙诙艺娌恢廊绾问呛昧恕?br />

    “邓老师,小叶说下周一送我上学,并要去我宿舍警告我的室友,我害怕。如果小叶去了,所有人都会知道,她是我的同性恋人,那就真正的轰动全校了。所以我和小叶有了冲突,她一点都体谅不了我的实际困难。

    “我还有一个麻烦,最近我妈老是往宿舍里打电话,发现我并没有住在学校里,很担心我交了男朋友,并要求我住校。妈妈还向室友打听我的消息,像个侦探,我真怕室友穿帮,那就麻烦了。

    “如果我爸妈知道了我的情况,会伤心死的。可是如果不让我跟小叶在一起,我也很痛苦,您帮我出出主意吧!”

    我对芝子说:“心理咨询师是启发求助者自我认知存在的问题,同时帮助求助者自己做出选择。无论你的性取向指向同性还是异性,至少你现在愿意解决你内心的冲突带来的痛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

    案例分析

    对芝子家庭的分析

    在我和芝子探讨她以同性恋形式,尝试和体验爱与被爱时,芝子说的更多的是,“谁能爱我,我就接受谁。爱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芝子认为父母给她的爱,没有使她感到温暖,那是一种缺失的爱。当芝子性心理得到释怀,性生理得到满足时,而给予她的恰恰是来自同性的爱。

    芝子出自一个书香世家,父母都是老师,对自己的女儿教育自然很重视。但对孩子管教严格不意味着把孩子“禁锢”起来。孩子的课余时间、人际交往都被“禁锢”在自己家里,就可能会出现像芝子一样很难融入同龄人的状况。

    青春期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在发展:身体、心理还有社会交往能力。这个时候孩子的生活重心应该是从家庭转移到学校,社交圈也应相应的从父母亲属转移到同学、老师当中。这个过渡对少男少女今后融入社会是否顺畅非常关键。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孩子管理上所应该掌握的“度”也很微妙,对孩子放任自流固然不可,但像芝子父母那样刻意缩小孩子的交际圈也不行。

    孩子的时间、活动空间也许父母可以“禁锢”住,但是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能被“禁锢”住吗?更何况孩子是早晚要走出父母的羽翼的。

    芝子出现性取向偏离就是因为她的情感长期压抑得不到满足的极端表现。在青春期,女孩子对异性也有渴望,也有性冲动和性需要。

    当芝子已经上了大学,芝子母亲试图“遥控”芝子生活的方式势必让芝子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

    芝子的母亲总是担心芝子交男朋友,但如果知道芝子现在的恋人是一个女孩恐怕就不仅仅是担心了。

    文本分析

    芝子的同性恋倾向是因为好奇引起的。如果在当初芝子看完那篇报道之后能与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芝子的父母再为芝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就不会出现以后的事情了。

    许多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在萌芽状态解决。但是由于与家长的隔阂,加上家长们对孩子谈“性”的反感,使得很多青少年的问题同他们的身心发育一样迅速。

    其实同性恋群体中,更换性伴侣的频率也很快。当芝子表示出对同性恋感兴趣的时候,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表现出对芝子极大的兴趣,芝子因此成为核心人物,令芝子有了很强的满足感。

    我对芝子说:“在心理学上,社会支持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社会支持系统简单说就是你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其中就包括你的同学和老师,当然还有你的亲人。与这个系统对抗是很不明智的,要尝试着融入这个系统,如果不行,让这个系统包容你也是一个好办法。处理跟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不要激化矛盾,也不能消极回避。这个时候,要发挥你的作用。

    “另外要客观认识自己和小叶的恋情,爱一个人并不代表你有决定你们之间最终结果的权利。同样也没有让她照顾你的权利。现在你对小叶已经产生了心理依赖,说得更严重些就是心理寄生。如果不学会自强自立自信,那必将适应不了今后社会、亲友、家人给你带来的压力。在群体环境中就容易被孤立。社会交往不仅仅是二人世界,由于周围其他人的不理解,容易造成你沮丧、自卑,在这样情绪作用下,你们的感情也会面临许多考验。你做好准备了吗?”

    建议

    给芝子的建议

    1。  多与同学们沟通,让同学和老师都了解自己的优点,争取把他们对自己是不是同性恋的关注转移到关注自己这个人本身上。开始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你如果积极地在同学和老师们的面前经常展示自己的优点,很快就会有效果的。

    2。  主动联系妈妈,把自己在学校里的情况跟妈妈交流一下,可以暂时回避同性恋的话题。多跟妈妈说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妈妈放心。

    3。 为了便于跟同学们交流,暂时住在宿舍中比较好。把与小叶的恋情可能面临的问题写下来,尽可能全面客观。看看自己能不能面对这些问题。

    4。 对你和小叶的未来有什么设想,写下来。分析其中有多少可以实现。

    5。 给自己定一个计划,一天跟一个陌生同学打声招呼,一个星期认识一个新朋友,男女不限。在新的人际交往中重新认识自我。

    给芝子父母的建议

    1。  当父母发现孩子情绪或是生活状态有异常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冷静,盲目的紧张或是发怒只能关闭与孩子交流的大门。

    2。  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平和地与她谈谈,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成年人来对待。不要过早地发表自己的结论或者给孩子的行为下一个定义,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她分析可能出现的后果。

    3。 孩子很可能出现一意孤行、不听劝告的反应,这个时候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平静地告诉孩子以后出现任何问题父母都愿意帮助她,然后可以建议孩子征求第三方的意见,如各种援助热线、心理咨询机构和援助青少年的机构。

    特别提示

    青春期也是迷茫期,什么情况在青少年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我曾经咨询过号称自己是同性恋的少男少女,发现他们成为所谓“同性恋”的原因主要有:一、 对偶像的模仿,在娱乐圈中有许多明星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同时传递出一种暗示,同性恋是一种很前卫很酷甚至是很时尚的事情。作为这些明星们忠实的“粉丝”,有许多青少年争相模仿。二、 对同性恋的好奇心理,使得一些少男少女渴望尝试。三、 与异性交往受到挫折,在同性中寻找到了感情的寄托。四、 试图找到一个安全的性伙伴,可以体验到性快感,却不用担心怀孕。五、 把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当作是一种友谊的表示,把自己当成同性恋是为了坚固自己的友情。

    他们中有些最终又回到异性恋中,有些虽然欣然接受但又为社会压力感到痛苦。但无论是什么结果,这段性经历在他们的内心中已经挥之不去。

    后记

    芝子在她痛苦之际,想到了求助。她认为父母同学老师包括她亲密的性伴侣——叶子都不能理解、给予她帮助时,她向心理医生求助是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我们共咨询了八次,用了16周的时间,最终芝子从困难的境地中走出来了。

    芝子对同性叶子的心理依恋是一种幼儿时期不成熟的寄生心理,芝子反复对我说:“谁要爱我,我就接受谁。”而芝子指的接受就是对爱的接受,也正如她讲:“爱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所以,缺失的爱,饥渴的爱,在仓促之中让青春期的青少年饱尝痛苦,肯定说芝子不是一个真正的同性恋。在完成我们双方共同拟定的改善人际交往计划的具体实施中,她与同校大四的师哥建立了友好关系,她幽默地对我说:“是能撞击出火花的那种好,邓老师,只是我需要有点耐心,不能着急……”

    导读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变了,变得不听话,变疯了,变野了,敢顶嘴了!这还了得?不能惯这毛病,于是家长们一边开始“镇压”孩子的叛逆,一边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想当初,这孩子多么听话呀……”无限感慨因此而生。

    这个案例中的母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光听母亲评价自己的女儿,那所有人肯定觉得这姑娘“大逆不道”,但是听完女儿婉霞的讲述,不知道各位家长有什么想法,是不是觉得婉霞说得也有那么一点道理:这孩子也不容易。

    这就是因为,我们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父母和孩子当然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但是,家长和孩子只能站在对立面上吗?

    当然不是,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突变表示费解,孩子们的变化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几个字来形容——“孩子长大了!”

    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很多刚刚上初中的孩子价值观就已经有了雏形。尽管他们的看法很稚嫩,有时候因为学识所限而片面,有时候因为年轻气盛而偏激,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特别是成年人。这是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

    案例

    寒假前期;一对母女从外地赶来。两天前这位母亲在电话中急促地对我说:“邓医生,我的女儿太难教育了,我和她爸爸都没有办法了。谁也管不了她,关键是她根本就听不进去好话……我想带着女儿尽快到北京请您咨询,麻烦您安排一下好吗?”我与她约好两天后的早上八点,一上班就为她们做咨询。

    母女俩如约而至,我热情地把二人让到室内,看到她们风尘仆仆,面有倦意,便立刻冲上两杯热茶,让她们提提精神,暖暖身体。

    母亲看上去很干练,见到我显得有些激动地说:“邓医生,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路远不说,这孩子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带到您这里来的——没这么不听话的孩子了。”

    女孩看上去很秀气,柳叶眉,细长的眼睛,听了妈妈的话虽然没有反驳但小嘴撅得老高。她抬起眼皮看我一眼,目光又垂下去了,抵触地说:“你把我大老远地骗来,看你这迫不及待的样子,还说我的不是?”

    母亲皱皱眉头,无奈地说:“我并不想骗你,如果我好好劝你来看心理医生,你听吗?”女儿反驳道:“不想骗你还骗,我不听你的话就是有问题,你自己有很多问题,才更应该看心理医生呢。”

    这对母女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在我一个外人面前火药味如此浓烈,可见积怨之深。这时候我不宜再保持沉默,该给她们降降温了。

    我打着手势说:“无论你们双方谁有问题,我想你们都是健康人对吗?”母女二人共同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脸上:“对!”只是女儿马上又扫视了母亲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仍然流露出很强的不满情绪。

    我耐心地笑着对她们说:“即使健康人也都会有心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谁能保证没有烦心的事?心理咨询就是解决健康人的心理问题,你们两人都在咨询范围内,如果互相配合,咨询效果就好,否则没有效果,当然咨询必须是自愿的。”我把脸转向女儿一边说,“你完全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咨询,这是你的权利。母亲愿望比较迫切,先请她与我谈谈,你坐在楼道里等会儿可以吗?”

    女孩很配合地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