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图解生活心理学 > 第八章 长效的竞争心理(1)

第八章 长效的竞争心理(1)(2/2)

、报表打交道,可是她上学时对文学非常感兴趣,曾经梦想以后以卖文为生,但现在她的工作和当初的理想离得越来越远,她整天感到自己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越转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她也想过转行做文字工作,但是自己已经这么多年没动过笔,又没受过专业训练,如果转做文字工作,和那些专业写手相比,自己能行吗?于是她陷入矛盾,对目前的工作提不起兴趣,更别提老人教育的“献身工作”了。

    心理分析

    李小姐的职业疲惫,显然与对所从事的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献身度有关。在现代社会中,就业的困难使年轻人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时不敢轻易离开,往往在犹豫中选择了拖延,或者靠命运决定自己的生活。另外,年轻人普遍对自己的理想没有实际规划和准备,多年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年轻人安心于考试和背课本,却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怎样指引自己找到相应的资源,于是,他们往往停留于空想和对不喜欢的行业的消极怠工。

    虽然老人们都教育年轻人要干一行爱一行,专心本职工作,以后再图发展,但是年轻人比较自我,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喜欢的就不想干,要“为所欲为”,可是往往眼高手低,自己喜欢的行业又没有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这使他们长期处于消沉状态,手头的工作成为他们的“鸡肋”,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更不能令他们投入,导致职业疲惫,李小姐就是这种情况。

    其实,年轻人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工作,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自主的表现。老一辈无我、干什么听分配的状态,已经不适合现代人,年轻人需要自己树立自己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自己主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过来人的指导,更需要开发他们自我规划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握住命运。另外,年轻人的理想不要变成理想主义,理想也需要在社会上找到实现的途径和适合的职位,这样与竞争对手相比才有优势。比如李小姐,她现在做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她将来做文秘很有帮助,可以考虑从这里转型。当这样的思维在年轻人脑海中多起来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感叹人生浮华了。另外,像李小姐这种情况如果转型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这也需要她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

    小刚是一名刚入职一年的职场新人,但他最近却闹着要当“啃老族”,不想再去工作了,说工作疲惫,“心累”。原来是因为他的上司经常指出小刚工作中的失误,却从不批评他的竞争对手,这使小刚起了逆反心理,消极怠工不成,干脆不去上班了。小刚的父母很着急,想要找人疏通关系,让小刚去别的单位工作,但小刚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己哪儿也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