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后为大 > 菩萨赐以“工具箱”

菩萨赐以“工具箱”(1/2)

    菩萨赐以“工具箱”

    “至少从我们这代开始,让我们自己照顾自己的下半辈子,让孩子活得像个人样”。

    有一天我燃起一炷香,前去跪求菩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赐我一只神奇的工具箱吧。里面要有一套绳索,暂且让我把即将破败的家捆绑牢靠;里面要有一面可以把我变完美的镜子,我需要以之为荣;里面要有一根带魔法的拐杖,以便年老体弱时可以衣食无忧。”我没注意到自己的贪婪已令菩萨不耐烦,仍在唠叨,“里面要有一盏绚烂的霓虹灯,以便我可以光耀门楣??”

    菩萨终于打断了我:“干吗绕来绕去的,不就是想要孩子么。”

    如你所料,这只是心理虚构而非真实情境。不过,有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之后,我再看到寺庙里向送子观音上香跪拜的人们,不免暗自思量:难道他们也在申请一只万能工具箱?

    前述虚构自有现实依据,在显意识或潜意识里,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孩子当做各种各样的工具。

    一个编辑朋友对我讲,在他的办公室里,父亲母亲交流育儿心得成了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家发现,某中年同事居然把孩子高考落榜的消息隐瞒了一年,直到复读后终于考取了功名。很显然,该中年人把孩子的成败视作自身的成败,他愿意展示其炫耀工具光闪闪的时刻,而隐匿那些让他颓丧的部分。

    身为父亲,能否容忍他的孩子“平庸”,很可以检验出他是否把孩子当做炫耀的工具。在我的阅读范围内,北岛、王朔、胡适都有过坦然面对子女“平庸”的表态,这实在是晚辈之幸。

    通常与炫耀纠缠到一起的,还有一种通过孩子完成自我再实现的心态。潜意识里,父母大多会把自身投射到子女身上,而且冀望投射的是一个更理想化的自己。他们关爱子女,其实也是在关爱自身,他们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的焦躁,其实是担心自我再实现的失败。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里,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让下一代成为一种金融工具:

    为了能够更顺利地活下去,也为了生命的延续,个人必须跟其他人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益交换,即人与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是人类活下去的必须。

    农业社会里,人际金融交易以人格化的隐性方式实现。家庭、家族之内不分你我,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即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

    ??

    “三纲五常”的安排之下,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其名分、等级,越位就是“犯上”,甚至朝廷法律也明文规定不孝子该杀。这种刚性秩序当然能增加“孝道”下的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安全,父母不用担心在子女身上的投资会没有回报,兄不用担心弟的回报。因此,传统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对儒家建立的这种刚**易体系“放心”,家庭、家族内的金融交易风险小,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体系能运作两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