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后为大 > 父母有恩才是过

父母有恩才是过(1/2)

    父母有恩才是过

    “如果儿女因没有回报父母而感到一丝愧疚,意味着父母教育的失败。”

    《本草纲目?禽部》描述了一个现象:“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该现象似乎未被证实过,却被中国人与“羔羊跪乳”一起,包装成了宣扬孝道的经典。潜台词是,孩子啊,你总不能连羔羊和乌鸦还不如吧。

    年幼的我跪在地上,喝着这样的乳汁成长着,生发出孩子气的愤怒:林子里什么鸟都有,只讲了乌鸦一个模范,其他的肯定都是不肖子孙。

    在智识增长之后我发现,乌鸦反哺这种拟人化描述极其讨厌,就算是确有反哺存在,干吗非要把道德说教付之于一种动物本能?

    2004年春天,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老师给班级学生布置了假期作业—为自己的父母洗脚,它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另一方面也被许多教育者效仿着。

    21世纪的大学里,竟上演如此一幕,太梦幻了。这根本就不是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把滑稽像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就会发觉让人心寒的内核:向晚辈灌输养育之恩,目的是将情感变成道德,再将道德变成权力。

    有时教化不成功,还要恼羞成怒,动用暴力机器。中国古代法律,自唐代以降,“不孝”都列入“十恶”以内的重罪,量刑上更是从重处置。唐代京官李氏兄弟,二十多年没回过故乡,还隐瞒母亲的死讯,查证以后,皇帝对他们处以早已废止的车裂之刑。据著名学者蒋复璁晚年回忆,小时候家乡发生一起儿子打母亲的事,结果府、县官员去职,科举停考,连城墙也削去一角,以示耻辱。

    孝道的荒诞,我早有察觉,到了更成熟一些,才慢慢思考到为父母者的恩德问题。

    自幼熟知礼仪的孔融是较早对这个问题提出异议的中国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道:“**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他认为,捍卫伦常的“圣人之徒”的错误,在于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理应提倡欧美国家以幼者为本的观念。

    胡适对“父母无恩论”发言最为踊跃,他在日记里写道:“当我看到儿子高兴我就心安理得,当我看到儿子不高兴我就内疚,因为是我把他带到这个世间的,不是他要来的,如果我不带他来不就不会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