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谁的孩子(2/2)

种精神满足,或潜意识里把子女生命等同于自身。既然如此,无论你的付出多么巨大,都不要简单赞颂为无私奉献。

    我不信上帝,但也不想把孩子当私产,原因很简单:生而为人,谁愿意成为摆布在别人手里的物件呢?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三国演义》了,其中的某些情节,最初读时觉得大义凛然,虚长了几岁之后再读,却感到触目惊心。比如刘备的夫人糜氏,在曹军的包围下抱着孩子跳井而亡,很符合中国人对气节的嘉许,却没有人怀疑一下:谁给了她对一个孩子生杀予夺的权力?那个叫阿斗的孩子,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其父刘备是一代“影帝”,为了显示爱才之心,把襁褓中的阿斗摔到地上。中国人钟情“三国”,多半是欣赏里面的权谋,没谁在乎阿斗的感受。而一个被政治家当道具的儿子,长大之后扶不起来,何足怪哉?

    请问,你如何理解这个由六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这是我的儿子。在我看来,这句话里面并不包含所有权,与“这是我的钱包”、“这是我的剃须刀”不是一个概念,它只是一种关系界定。否则,你儿子来一句“这是我的父亲”,莫非你就要变为儿子的私有财产了?

    很多决定不要孩子的丁克,和我一样,并非看不到孩子的可爱与美好,只是担心自己会亵渎,索性不与他建立某种特定关系,仅仅做一个欣赏者。

    著名作家纪伯伦在其《先知》中虚构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找到纪伯伦说,请给我们讲讲孩子。纪伯伦开始了诗意的表述: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

    无论如何,让一个不信仰基督的人认同“你生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确实够挑战的。对吾国吾民而言,假使所有权也残酷地明晰起来,人们是否会重新考虑要孩子的必要性?

    在那些鼓励生育的、经济发达的基督教国家,政府也在发愁人口的负增长,国民的生育意愿之低迷,连宗教都难以挽救,足见“无后为大”的价值观在现代文明社会多么受欢迎。

    必须理智地承认,人类既不能退回到依靠本能繁衍的初级状态,也远没有高级到仅把生育视为责任。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控制欲无可避免,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直面它,而不是以“母(父)爱无私”自欺并欺人。在直面的基础上,要么选择不生,要么尽最大可能压制你的私欲。

    当占有欲被逼至角落,美好的亲情才会释放无限活力。我虽驻足不前,也难免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