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珍珠翡翠白玉汤(1)(2/2)

次暑假住进了北京农机化研究所。那时的农机化研究所地处京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体育场跑道周围,雨后的草地青翠欲滴,简直可以比得上后世的度假村。萨有机会上这儿来,是因为那时萨的老娘在这儿上班,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时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百废俱兴,许多知识分子得以重返工作岗位一展抱负,所里工作的人心情看来都很好,整天忙忙碌碌但笑声不断,也许因为这个原因,让我对那个地方至今多有好感。

    不要以为搞农机的会把自己弄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和萨娘一个研究室做喷灌项目的张云端研究员,气质温文,风度绝佳,今天思来《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也不过如此。然而,要论深受尊敬,那就要数杨申教授了。大家说,杨先生那才是真有本事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学生们批斗教授,说老先生浪得虚名,开来个拖拉机要“考教授”,结果杨教授把眼睛蒙上,在十几个学生围攻下舌战群儒,对答如流!

    无奈的学生愣了,商量之后只好改批杨教授“白专”。

    大家说,杨先生可不是等闲人物,留苏的高才生,回国就是专家待遇,吃的面包上黄油要抹那么厚。说话的人用手指比出不同的厚度,总之都是表示杨教授何等**,口气或羡或妒。

    听了这样的评论,萨觉得黄油一定是非常好吃的东西。

    那时候,商店里边肉都看不着,有谁会买得到黄油呢?巧得很,这农机化所不是农业口嘛,自然农林水产方面的好东西会经常作为“样品”送来给大家尝鲜,算是知识分子们难得占便宜的机会。萨住了几天,就有内蒙古自治区的某个企业送来大量成块的黄油,堆在食堂里,供大家吃馒头面包时自由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