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7章 幼儿语言(2)(1/2)

    第17章 幼儿语言(2)

    有声语言的发展一般开始于2到7岁这个年龄阶段。人在2到7岁时感知力开始形成,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注意力自发地转向外界事物,记忆力特别强。这个时期的人运动能力也开始形成,所有思维运动通道的通融性变得越来越大,且肌肉机制也开始形成。

    在此期间,借助听觉通路和语言运动通路之间的神秘纽带,听觉就像从遗传的沉睡中苏醒了一样,在接收刺激后能直接引起有声语言这种本能的复杂动作。众所周知,只有在这个年龄段,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所有的音调特征,而在年龄较大的时候却是无法掌握的。

    母语,正是因为它形成于孩童时期,才成为一个人说得最好的语言。**在学说一种新的语言时,一定带有外国人说话的那种缺陷。只有七岁以下的孩子们能够在同时学习几种语言的情况下掌握这些语言的所有语音特征和发音技巧。

    因此,儿童阶段养成的一些缺点,如方言或一些坏习惯,在成年阶段是很难根除的。

    高级语言不再建立在语言机制上,而是建立在利用机械语言的智力发展上。当有声语言随着其机制的应用而发展,并在感知的作用下得到扩充时,高级语言才发展出语法和句法,并且在智育中得到强化。

    回到前面的语言图解,我们看到在指代低级语言的弧线上方形成了高级语言。D点为语言运动冲动的发出点,转换成了口语,用于表达智慧之人的思想,并在智育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得到丰富,在语法和句法的学习中得到完善。

    在此之前,由于思维定式,人们一直认为书面语言应该归入到高级语言,并应将其作为获得教育、进行语法分析和语言构造的工具。由于口语是灵活多变的“带翅膀的语言”,所以智育只能借助于像图像语言那样固定、客观、可进行分析的语言来开展。

    我们承认图像语言是智力教应贵的,甚至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它决定了人类的思想,允许人类对其进行分析并吸收书本中的知识。图像语言在书中的形象是不可磨灭的,它似乎不受语言记忆的影响,通过它,我们可以对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但为什么我们不承认它有助于我们组成表达感觉的词语,不认为它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的声音组成呢?

    在教学偏见的驱使下,我们无法将图像语言的概念和其所发挥的功能区分开来。在我们看来,对一个只有简单的感知能力、各种机能还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进行这样的语言教育则是犯下了严重的心理学错误和教学错误。

    但是,如果我们摆脱这种偏见,只考虑图像语言本身,重建其心理-生理机制,那么它会远比有声语言的心理-生理机制来得简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