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文学的新路(2)(2/2)

思想成熟的史学家智慧的结晶。

    1780至1783年,卡拉姆津就读于莫斯科私立寄宿中学,同时在莫斯科大学旁听。一生主要从事著述,曾长期受法、德启蒙思想家影响。1787年开始发表文学译作。1789至1790年游历西欧,回国后创办文学月刊《莫斯科杂志》,陆续刊登他的《一个俄国旅行家的书信》、著名小说《苦命的莉萨》以及文论、剧评和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创作。他一生猾宣传贵族感伤主义,对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提出挑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撷取题材,不用帝王将相而用农民、小贵族等作为主人公,强调他们的内心感受和不幸遭遇,在作品中使用比较清新生动的口语。但卡拉姆津与西欧感伤主义者不同,他无意反对封建制度,其政治理想只限于开明君主制。1802至1803年,主编保守的文学和政治半月刊《欧罗巴导报》,并发表中篇历史小说《城总管太夫人马尔法》(又名诺夫哥罗德征服记),以证明**政体的优越性。1804年起全力撰写12卷本的《俄罗斯国家史》,上起远古,下迄17世纪,主旨仍在维护君权,但文笔清丽,资料丰富,为普希金的《鲍里斯·戈东诺夫》和19世纪30年代俄国许多历史剧提供了基本素材。作者认为主宰历史的是伟大人物,他的任务则是用心理分析方法去揭示这些人物的行为动机,阐明历史事迹由于他的温和的保守主义,他被称为精神上的斯拉夫派之父。

    卡拉姆津坚持写普通人,但政治观点越来越保守,常常歌颂人的道德平等而造**的社会不平等,其崇尚感情原是针对古典主义的崇尚理智而来,由于作品能提示人的内心生**现作家个性而适应当时个性解放运动的要求,但是作家人为地逃避现实生活,钻入个人主义的主观意味,在社会意识觉醒的历史新阶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