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两个大胡子”的较量(1)

“两个大胡子”的较量(1)(1/2)

    “两个大胡子”的较量(1)

    赫尔岑

    赫尔岑于1812年4月6日出生在俄罗斯最古老的贵族世家雅可夫列夫家族。其父伊凡于1811年游历欧洲时与德国符腾堡一小公务员之女——年方16岁的露易莎产生私情。伊凡通过其显赫世家的关系,将露易莎携至俄国。次年,拿破仑侵略俄国的战争爆发,而赫尔岑即诞生于俄国这第二首都莫斯科遭遇大火的前夜,赫尔岑本可成为一个平凡、普通的大贵族之子、显赫世家未来的继承人。虽然其母与其父终生未婚,但因其父对他溺爱有加,冠私生子以赫尔岑的姓氏便足见其对他的关爱。他接受的也是与俄罗斯大贵族子女无异的教育,一如同时代俄罗斯诸多贵族所接受的教育:有来自德国的老岳负责其看护,有来自法国的教师教育其蒙学。在具有进步思想的家庭教师启蒙教育下,赫尔岑从小就向往自由,憎恨**制度。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遭到镇压,对赫尔岑影响很大。14岁的赫尔岑和挚友奥格辽夫在莫斯科城郊麻雀山上庄严宣誓,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革命传统,“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

    赫尔岑在大学时代曾醉心于西方的政治学说,被认为是“危险的自由主义者”。但由于1830年法国革命失败和1831年波兰起义被镇压,他在30年代初就对自由主义产生过怀疑。“怀着内心的恐惧,我们开始看到,在欧洲,特别是在我们曾经期待出现政治标语和口号的法国,事情并不顺利……由拉法耶特、本杰明·孔斯坦、彼尔·贝朗瑞的鼓吹而在法国人观念中逐渐形成的幼稚的自由主义,在波兰灭亡之后己对我们失去了它那动人心弦的力量。”

    1833年,赫尔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并获硕士学位,但沙皇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以“对社会极为危险的自由主义者”罪名逮捕了他。因为无法给他定出严重的罪名,于是他被逐放到阿拉木图。1834—1840年的流放生活使赫尔岑更深入地认识俄国社会的现实,他感觉到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平庸、琐碎和不足,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抱有的希望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他开始宣传革命的思想,认呜须用革命方式消灭现存制度,强调要寻找更加具体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去推翻旧制度,打破一切成见,毫不留情地去对待一切以前是神圣的东西。”在40年代创作的《谁之罪》、《克鲁波夫医生》、《乌鸦》等小说中,他尖锐批判了农奴制度,表达了对教育、自治、自由和社会政治新形式的追求。

    1840年,赫尔岑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猾投身于反对农主制的斗争中去,成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领导者。1841—1842年,赫尔岑第二次被沙皇政府流放,在此期间,他深入地研究哲学问题,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他批判地接受了黑格尔哲学,将辩证法称之为“革命的代数学”,同时对他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中,赫尔岑最早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反动的社会政治观点提出了批评。赫尔岑的哲学思想是同俄国的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时,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更加成熟了。1842年7月定居莫斯科后,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在这期间着有哲学文集《科学中的华而不实作风》、《自然研究通信》,并进行了文学创作,完成了中篇小说《克鲁波夫医生》、《偷东西的喜鹊》和长篇小说《谁之罪》。《自然研究通信》发表在1845—1846年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