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鲁迅学通史 > 《中国鲁迅学通史》“发热”的研究书

《中国鲁迅学通史》“发热”的研究书(2/2)

的心里留下了奇妙的感觉。(该书《后记》)

    这段话是对鲁迅追踪者“热情”的追述和反思,把它和梦阳先生的《通史·代跋》放在一起读,就会在很多鲁迅研究者那里找到一个跨越国界的共通点,即热情和忍受寂寞的毅力。用梦阳先生在《代跋》里回答他“为什么陪鲁迅一辈子”的话来说,就叫作“大荒原上追‘过客’”!

    本来研究是最忌讳“发热”的,但“发热”却是中外鲁迅研究中包含的一个最大特征。梦阳先生的《通史》既是一部专业性极高的中国鲁迅研究的学术史,同时也是二十世纪的中国——连同作者自己——对鲁迅“发热”的一份记录,甚至《通史》就是从这种“发热”现象写起的∶

    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的精神文化史,无论你站在什么立场,持有什么观点,甚至怀有什么成见,都不能不重视这样一个现象∶一位文化巨人,身材瘦小,疾病缠身,仅生存了半个多世纪,著作不算浩繁,也没有长篇巨制,却能在生前就以雷霆般的精神力量震撼中国精神文化界;身后更以其精神之力撼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几乎所有的政治派别、文化群体都要对他作出反响,所有历史阶段的思想争论、精神碰撞都要迸出他的火光,有的崇拜,有的赞颂,有的利用,有的扭曲,有的攻击,有的讽刺,有的谩骂。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他所遭受的精神反弹都是无人可以比拟的。他的生存和对他的反响,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景观,形成了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重要精神文化现象。

    然而,即使按照纯学术的观点,也很难对包括本书在内的鲁迅研究中的“发热”现象立刻做出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因为鲁迅本身的确是一个“理”与“情”很难剥离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就像他所自述的“冰火”,使人在触摸他的理性时不能不感受到情感的燃烧,而且也很难不被这种燃烧所“热”。由此我想到了鲁迅当初立志文学时,是以“诗人”自命的。“盖诗人者,撄人心者也。凡人之心,无不有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鲁迅全集》第一卷第68页)

    掩卷《通史》,在说它的“学术”之前,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再次强烈领悟到了“鲁迅”与包括鲁迅研究者在内的“读者”之间的那种经久不懈、与时共进、难舍难分、不可化消的情结,即“撄人心者”和“会解者”之间的那种充满紧张的情结。因此,梦阳先生说得对∶鲁迅研究“从一开始就不同于一般性的纯学术研究”。李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