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温文载道 >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1/2)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应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到的关于《反分裂国家法》的问题时,**总理说:“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也希望关心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理解并支持这部法律。”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这句话出自《史记?淮南王传》,原文为:“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意思是说,民间有人编造歌谣唱淮南厉王刘长:一尺布还可以缝制成衣服一起穿,一斗谷粟也还可以舂好了大家一起吃。但兄弟两个人之间竟然不能相容。根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他的小儿子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后来代王刘恒继承了皇位就是汉孝文帝,刘长依仗自己皇弟的地位,行为骄横放肆,一点也不注重君臣之间的礼节。遭到孝文帝的斥责后,刘长就乘机密谋起兵叛乱。谋反的事情很快败露,孝文帝免除了刘长的死罪,把他贬为庶民,遣往蜀地。在遣送途中,刘长绝食自杀。民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认为孝文帝逼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就编了这首歌谣,讽刺兄弟之间不和睦。**总理在这里引用“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以“同胞兄弟何不容”的反问语气说:一母同胞的兄弟还有什么不能容让的呢?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真挚的骨肉兄弟之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原诗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意思是:煮豆子拿来做汤羹,过滤去煮熟豆子的残渣制成豆汁。锅下面,豆秸在燃烧;锅里,豆子在哭泣。我们本来是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同胞兄弟,你为什么要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自己的兄弟曹植一直心怀猜忌。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以“兄弟”为题的诗,但是诗中不允许出现“兄弟”两字,要是做不到就处以极刑。于是曹植应声吟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