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和合故能谐(1/2)

    和合故能谐

    2006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九十五周岁生日表示祝贺。温总理在与季羡林讨论“和谐”这个话题时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正如温总理在谈话中说到的,“和合故能谐”出自《管子?兵法》,原文是:“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在这段话中,“道”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德”是指人性的普遍准则,“辑”则是民众聚集、和睦相处的意思。因此整段话是在说,按照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管理人民,满足其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那么人民就会和睦;按照人性的一般准则来引导教育人民,采取对人民有利的措施,那么人民就会团结。有了和睦、团结,人民就能做到行动协调,进而能够同心同德、同仇敌忾。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和谐、和睦,就没有什么能够伤害这样的国家了,国家就能因此而立于不败之地。管子对于“和谐”的论述可以看做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和理论起点,但是在管子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关于“和”与“合”的论述了。

    “和”作为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原意是声音的相应和谐,更侧重于和谐。而“合”原意是上下嘴唇的合拢,更侧重于合作。因此“和合”的意思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差异的前提下,将其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取长补短,形成最佳组合,从而推动共同体的发展,促进新事物的产生。中国这种和合思想或者说贵和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和”与“合”的内涵不断变化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国语?郑语》中第一次提出了“和合”这个范畴:“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商契能够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从而使百姓得以安身立命。在这里,“和合”的含义是指协调各种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是一种治理国家、教育百姓的方式。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对于“和合”思想也有很详尽的论述。《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就记载了孔子对于执政之道的看法:“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说,政策宽松的时候民众就容易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