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温文载道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1/2)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006年9月5日,**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欧洲媒体访问,当《泰晤士报》记者问到关于读书的问题时,温总理引用了六句诗词作为对该问题的回答,其中就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时写下的,诗的大意是:我卧在县衙里的书斋内,听着屋外竹叶被风吹动发出沙沙的声音,觉得这声音像是民间百姓号哭抱怨的声音。在州县里像我们这样地位卑下的小官吏,虽然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可民间发生的一点点小事都如同画上的一枝一叶一样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郑板桥一生坎坷,为人怪诞,十分清高,但是他为官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是个能够体会到民间疾苦的好官,因而才会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样的诗句。温总理在此引用这句诗更是表明政府时刻为百姓生活忧心,希望百姓生活富足的执政理念。为官者关注民生疾苦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数千年间流传下来不少类似的诗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表现手法与思想内涵与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颇为相似。诗的全文为: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是陆游退居家乡时所作,因为不能投军报国,所以诗人心中万分悲愤。这首诗的大意是:寒夜里风雨交加,村子里又孤寂冷清,我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心中想的仍旧是为国守卫边疆的事情,完全没有为自己凄凉的处境担忧。深夜静卧在床上听那风雨交加之声,恍惚中仿佛梦到自己又重披战袍骑着战马,跨过那因天气寒冷而结冰的河流,斗志昂扬地出征。

    郑板桥于县衙书斋之中,由风吹竹声联想到民间百姓的疾苦,陆游夜听风雨想到为国出征报效国家。虽内容不同,但两位诗人其实都是一样心怀家国,无论是位卑官小或是已经被迫退居家乡,心中依然时刻挂念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可谓处江湖之远而不忘报国之志。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是唐朝白居易《观刈麦》中的一段。意思是说:我有何功何德,可以不用从事耕田养蝉这样的劳动,每年领取的俸禄有三百石之多,到了年底还会有余粮。每每思及此事,心中就觉得万分羞愧,一整天都不能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