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温文载道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2)

国诗人,南宋年间无论黎民百姓还是文人学士最关注的就是收复失地的问题。因为只有收复国土,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陆游身在病中也不曾减少分毫的忧国爱民之心,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宣传和学习的。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明朝政治家、诗人于谦的《咏煤炭》。原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凿开地下混沌的岩石才能得到煤炭,漆黑的煤炭中蕴涵着融融的暖意。燃起炭火就觉得仿佛有春光出现一般,炼铁的烘炉里煤炭燃烧的火焰甚至能照破这漆黑的夜空。鼎和彝需要煤炭燃烧的烈火将铁石熔化才能制成,铁和煤炭虽然都消失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仍蕴藏在鼎、彝之中。希望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为了美好的未来,我宁愿像煤炭一样走出深山,将自己的身躯熔在熊熊的烈火之中。

    这首诗是于谦的明志之作,表面看起来句句是歌颂煤炭对人类的贡献,实际上是以煤自喻,书写自己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作者的心志在“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为杜甫草堂题写的对联,言语间处处透露着对“诗圣”杜甫的赞赏。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破败、满目疮痍,杜甫面对这样的现状,写下了许多表现民间疾苦的诗篇,诸如“三吏”、“三别”之类,甚至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呐喊。

    郭沫若这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杜甫的一生,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杜甫一生官职低微,无法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国为民分忧解难,只能用手中的笔留下无数表现当时百姓生活艰辛的诗篇。今天的政府官员们应该继承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温总理借千年前屈原的名句来明志,以表自己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同时也是作出表率,号召政府官员们关注民间疾苦,做到心系百姓。中国的百姓自古多灾多难,近代这数百年来更是遭受了无数屈辱与苦难。关系百姓的问题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看似细微,实际却与国之根本有关。作为政府官员,在工作时脑海中应每时每刻都要有这样的想法——要对百姓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国为民。同时关注民生不应仅是政府行为,也应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需要屈原、范仲淹、杜甫式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同政府一道担负起心系百姓的责任。

    /GB/1029/42354/4786507.html  2006年9月6日

    《**总理接受欧洲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