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外行谈戏(2/2)

可是它们并不这样做,它们似乎要等到剧本能赚大钱的时候才欢迎剧本,于是剧

    本的出版希望被扼杀了。我还要顺便提一提,不单是剧本,诗也如此。我们出版的文学

    作品,好像只有小说,小说,小说……。

    最奇怪的是苏联剧本,无论在出版或演出方面,也是那样地不被重视。苏联戏剧在

    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上贡献出的功绩,大大地超过了苏联的小说,如果和惊险小说比起来,

    那距离就更远了。可是我们的出版界却非常欢迎苏联的惊险小说,而不怎样重视苏联剧

    本。我以为向苏联学习,应该从最好的学起。解放以后出版的苏联剧本,品种反而比解

    放以前为少,这又从何说起?

    苏联戏剧之很少演出,这是由于我们话剧不振的关系。要消灭这一现象,当然首先

    要大力发扬话剧。我们的话剧运动,如果从“春柳社”算起,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可

    以说是有传统的了。五四运动以后,许多戏剧工作者,即使是搞民族戏剧的人,思想上

    大都承认话剧是新时代的主要剧种,为许多次反帝、反封建运动和抗日战争服务,而获

    得光荣成绩的,也主要是话剧。但近年来,话剧的情况却一蹶不振,好像它不在民族戏

    剧传统之内了。**对诗歌工作的指示是非常正确的:“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我们对戏剧似乎也应当有同样看法。今天我们的戏剧,只有京戏和话剧是有全民性的。

    我个人主张以话剧为主,京戏为辅。但也愿意退一步,承认二者共存共荣。至于其他一

    切地方戏,不妨环绕着这二者争鸣斗胜。如果它们中间有能够发展成为全民性的,那就

    给以更多的支持,成鼎足之势。但这必须是观众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领导上的偏爱

    和硬撑(如果有这种情形的话)。这里又牵涉到一个人民看戏的方式问题。我觉得现在

    看戏好像是被配给的。一个个剧团,一个个戏院,都排好了程序,观众只能依照这个程

    序去看戏,无法自由选择。这样就可能过分支持了某一戏种,也可能对另一戏种帮助不

    够,而无法看出人民的真正好恶,这是于戏剧的百家争鸣有妨碍的。

    我并不轻视任何一种地方戏,但我还主张我们应该在许多戏剧中分别主从。像上海

    这样的大都市,总该有几个戏种固定的戏剧。通年专演话剧和京剧,或者至少每年演两

    个戏剧季。我现在竟弄不明白人民大舞台是个什么戏剧院,长江剧场又是个什么戏院。

    我想非但我们观众感到不方便,恐怕剧团里的同志们也不很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