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儿童读物(1/2)

    好久不留心到儿童读物了。最近,孩子们来到香港,才想到似乎应该给他们预备一

    点“文化粮食”。于是为了这个目的,在皇后大道中各书铺中巡逻了一个下午。结果是

    毫无所得,勉强买了两三本小书回家,正如我意料的,孩子们并不能恰到好处地了解它

    们。

    我发现,在文字这方面,目下市上流行的儿童读物仿佛全没有注意到读者的程度。

    我要寻求的是小学三、四年级程度,年龄在十岁左右的孩子的读物。不论我所检阅到的

    儿童书封面上有没有标明本书的程度,凡我所能看到的一些为小学儿童印行的故事书,

    几乎每一本第一页就有问题。在一本书的第几行上读到“每况愈下”这个成语,我就把

    那书搁下了,虽然我相信那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又在另外一本书的第一章中读到了“转

    瞬间”和“无补于事”两语,这本书也被我放弃了。最后勉强买回家来的那一本小书的

    第一页中,我很替“点缀”两个字耽心,结果居然是无法使我的孩子完全明白它的意义。

    至于在内容方面,虽然小学教科书早已采用了猫狗谈话的教材,可是儿童读物的出

    版家及著作家似乎近来反而又倾向于知识的“投塞”了。我并不反对给儿童补充一点知

    识,但我们不能单注意于这知识而根本忘记了儿童。儿童对于各种知识的吸收是有限量

    的,一般的说起来,似乎只能限于日常生活的科学浅释,以及与他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有

    关系的历史地理的常识。对于一个上海儿童,你告诉他黄浦江的源流,比之于长江更为

    恰当,但倘若你要把尼罗河的知识放在他的小头脑中,那便是多余的。我要给我的孩子

    找一些关于科学常识及民族英雄传记的书,结果也没有找到一本适当的。大概都是作为

    儿童读物则太深,作为少年读物则又太浅。在文字与题材方面都如此,从十岁至十五岁

    的孩子,目下恐怕简直没有良好的读物。

    在一本翻译的故事书后面,我还读到了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