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偷窥(1/2)

    敏感:

    宋绍平是内科西医,出道不久已经赚得极好声誉,他不是叫病人轮候个多小时然后眼角瞄一瞄即处方开药那种医生。

    他有点傻气,认为医者需有父母心,病人过多,他会拒绝接收,作风同北美洲的家庭医生差不多。

    这一天早上,他已经看了七八个病人,稍觉累,于是坐下来喝杯咖啡,看护说:「接著一位病人四年前来过,后来到美国读书去了,现在回来工作。」

    宋医生看看病历表,上面写看古玉明。

    他走到邻房,见到一位容貌秀丽的白衣女郎坐著等他。

    他一贯温和地问:「有什么不舒服?」

    病人无奈,「皮肤敏感。」

    「在什么位置?」

    「面孔四周围,与吸烟的同事坐在一起不久,面颊便会起红斑。」

    「嗯,本市空气质素是差一点。」

    「听到不爱听的话,耳朵发烧,一天半天不退,又红又痒,十分烦恼。」

    宋医生注意到她的耳朵又红又肿,伸出手指,轻轻拨过一看,病人一震,医生说:「我的手指是冷一点,」耳后有一串红肿麦粒,他再检查她另一边耳朵,情况更差,然后,他注意到她耳下颈项之处也开始发红。

    「先搽药,一星期后不好再来,我给你介绍专科医生。」

    病人腼腆地说:「谢谢你。」

    宋医生想了想说:「也许,你精神应该放松一点,慢慢你自然会习惯这里的节奏。」

    病人嫣然一笑,离去。

    她连续又来了两次,红斑与肿粒一次比一次坏,因为痕痒,故用手去抓,耳背皮肤特别薄嫩,一破便感染细菌,宋医生连忙向他师兄求助。

    张医生的诊所就在楼上,病人见了他,声音呜咽,「我的耳朵快要掉下来了。」

    张医生笑,「不会不会,请放心。」

    他吩咐看护替患处敷冰水,然后仔细诊视,说也奇怪,红肿渐渐消褪,溃疡之处也平复下来。

    张医生知道这是罕有的敏感症,与其说是皮肤高度敏感,不如说是精神敏感。

    「古小姐,」他和蔼地笑笑,「一个人的修养固然重要,可是太过压抑自己,对健康会有妨碍。」

    病人面孔刷一声涨红,否认道:「没有呀,我生活得很好。」

    张医生又说:「成年人往往用意志力抵抗环境种种不如意之处,把情绪控制得收放自如,可是身体却出卖我们,有人一紧张便头痛或胃绞痛,有人会呕吐,有人发风疹,这些都是警报。」

    古玉明怔怔地看著医生。

    「有人甚至生理都起变化,引起内分泌失调。」他停一停,「是工作使你困惑吗?不如换一份职业。」

    病人连忙否认,「不不不,工作过得去,没问题。」

    「那么,是感情有困扰吗?」

    张医生注意到病人耳朵烧至透明,可怜,那么漂亮的女孩子,有那么大的心事。

    这时,有人敲门,张医生抬头说:「请进。」

    进来的却是宋医生,他一脸关切,「怎么样?」

    病人一见他,浑身一震,期期艾艾,说不出话。

    张医生都看在眼内,口中说:「没有大碍。」

    宋绍平医生走近病人一看,「照旧红肿,我已抽样到医院检查是哪一只细菌作怪。」

    张医生不动声色,「古小姐,你先回去,报告出来,再与你联络。」

    病人静静离去。

    宋绍平搔头,「两大名医会诊,却束手无策,何故?」

    张医生笑问:「你认识病人多久了?」

    「好几年,我刚在本区启业时,她由母亲带来检查身体预备到美国留学。」

    「那么说来,她一直对你有印象。」

    「恐怕如此,所以学成归来,仍然找我看病。」

    张医

    生笑笑,「我觉得她对你有极大好感,只是努力压抑,不好意思表露出来。」

    宋绍平一愣,沉默半晌,「师兄你莫取笑,你说到什么地方去了。」

    张医生嘴角仍带一抹微笑,「我记得我在求学时期暗暗仰慕美术系一名高材生,她家境富有相貌出众,一见她我便紧张得右肩酸痛,历久不散。」

    宋绍平是他师弟,当然知道他娶的不是她。

    张医生苦笑,「后来每次想起她那把天然长鬈发,右肩感觉照旧。」

    「至今如此?」

    「一模一样,药石无灵。」

    半晌宋绍平说:「她的确是个美丽敏感的女孩子。」

    张医生轻轻地,似自言自语道:「医生约会病人,也极之稀松平常。」

    报告出来,病人患处并无任何细菌作祟。

    他把报告交给她,忽然鼓起勇气说:「我听说对面那条街有间意大利菜馆的食物非常可口。」

    病人仰起头,展露一个美得令人不置信的笑脸,直截而了当地问:「什么时候一起去?」

    他们约好晚上七时正。

    地出去了,他连忙卷起袖子,检查腋下一片红肿之处,那块巴掌大的皮肤,自从第一次见到古玉明,情绪一紧张,便会叫他难受。

    面子上他一点都不露出来,坚强的意志力控制住表情,永远不会失态。可是身体出卖了他,作为医生,他太明白,身上处处有不随意肌,心脏病人一受刺激,可以致命。

    说也奇怪,红痒肿多日的皮肤忽然不再作怪,就在他眼前渐渐平息,恢复光滑,当然,大力抓过之处,倘有一条条痕迹。

    俘虏:

    深夜,张家敏在公路上超速飞车,嘴里边喃喃抱怨:“工作时间之长,好比白领加舞女,真累死人。”一边看表板上的钟,算一算,假使在半小时内回到家中,还可以睡四小时,真没想到做广告这行会这么累。

    正在此际,忽然强光一闪,她愣住,是缉捕快车的雷达吗,可能系最新装置,放光线特强。

    接着,她发觉车子处于胶着状态,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像是有一条非常非常有力的巨型橡筋,钩住了数千磅重的房车,使她踩尽油门,也不能往前进。

    张家敏先是错愕,然后惊恐莫名,她究竟遇到了什么?

    还未能了解发生了何事,房车四轮已渐渐离地,往山坡下移去,张家敏用力握住驾驶软盘,额角开始滴汗,到这个时候,她反而镇定下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且看,是怎么一回事,车子在斜坡停下,引擎经已熄灭,张家敏把自己锁在车厢里。

    她抬起头看,四处静寂一片,山坡下万家灯火闪烁,如身边有个男伴,还真是谈情的好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强光又闪了闪,家敏用手挡了挡光线,她听到柔丝似声音钻进车厢:“你是女子不是?”

    家敏啼笑皆非,她自问样貌娟秀,身段出众,只要是人都看出她是名出色的女子,莫非,家敏打一个冷颤,此君不是人?

    家敏大喝一声:“你是谁?”

    “你放心,我也是女性,并且性情祥和,不会伤害你。”

    家敏立刻说:“那么何以把我抢劫到此地,马上放我走。”

    那声音沉默一会儿才继续:“你的胆子比较大,有好几个人,当我问他们是男是女之际,已经惊怖莫名晕厥过去。”

    “那你拿他们怎么样?”

    声音无奈,“只得放他们走呀。”

    早知装景。“你想怎么样?”

    “我有一事讨教。”语气十分诚恳。

    这真是怪事,家敏说:“请讲,”又忍不住补一句:“你能不能亮相?”

    那声音轻盈地笑起来,笑声十分悦耳:“小姐,你胆识过人,我十分钦佩,我来自二十八宿中之心宿,外貌与你大不相同,面对面,恐怕你不能接受我的外貌。”

    家敏张大了嘴。

    外星人,她遇上了外星人!

    公路上一夜有无数车子驶过,为什么偏偏是她?这是走了什么运!

    这些年来,她在无数报章杂志电视节目中看过地球人遭外星高级生物据劫之事,她一直维持客观,不完全相信,也不完全不信,今天,叫她遇上了。

    家敏唯有冷静地说:“不要伤害我。”

    “你放心,我保证不会,我只不过想你解答一个问题。”

    家敏干笑一声,“以你们的智慧与能力,还有什么疑难?”

    “我想请教,怎么样才可以得到十全十美的爱情?”

    家敏瞪大双目,冲口而出:“怎么会来问我们?”

    那把声音充满憧憬,陶醉地说:“地球人最懂得享受男欢女爱,女性尤其深谙笼给异性之道,她们温柔、驯服、体贴,使异性死心塌地爱惜保护她们,我们心宿的女性太羡慕了,故此派我前来学习。”

    家敏听得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请告诉我,是什么技巧合得地球男性着迷?是你们那精湛的烹饪技巧,抑或某一种修饰装扮,还是纯粹幸运?你们到底如何俘虏异性?”

    家敏忽然轰然大笑,冒着得罪激怒外星人之险,笑得几乎没落下泪来。

    那声音充满疑惑,“有何可笑?”

    家敏长叹一声,“你从何处得来上述资料?”

    “从你们的书籍上的记载呀。”

    “什么书!”

    声音说了一个名字,“是他的著作。”

    家敏惊呼:“全世界那么多有益有建设性的著作你们不读,却偏去看那种最无聊肤浅的爱情小说,活该有这种误会!”

    声音旁徨失措,“我们错了?”

    “恕我打破你的美梦,地球上并没有完美的爱情,事实上地球人的感情生活千疮百孔,几近崩溃,地球新女性已不奢望异性痛惜,早把所有责任揽到肩膀上,自力更生,庄敬自强。”

    声音大吃一惊:“此话当真?”

    家敏苦笑,“我骗你作甚?以我为例,除了努力事业,已不作他想,市面上好的异性已卖少见少,可遇不可求。”

    声音不服,“你是最不幸的一个吧。”

    家敏嗤一声笑出来,“你可继续做抽样调查,听听别的个案。”

    对方噤声。

    “你叫地球上的爱情小说欺骗了,不过我必须承认,在某些伤心寂寞的夜晚,我也曾经在那些幻想故事里寻找慰藉。”

    “我以为只有心宿的女性身兼数职,感情生活又不如意,所以才来到地球讨教……”声音黯然。

    “来错地方啦,到银河系别的星球去讨教吧,如果找得到秘方,别忘了通知我一声,好使我得益。”

    家敏又看到那一股强光,这一次,它渐渐远去。

    家敏没动,她独自坐在车中,无比秋欧,看看钟,今晚恐怕要捱通宵,她取出手袋中无线电话,拨紧急号码。

    “我车子失事,堕落在夕涌大道第三个出口斜坡处,请速来救,不,我没有受伤,是,我会维持镇静。”

    家敏下车,抬起头,看到一天空的星。

    全宇宙的女性大概都在寻找理想的感情生活吧。

    背包:

    何小屏低看头在做功课,天气十分炎热,家中没有空气调节,她到狭小的浴室洗了把脸,又再坐下翻字典,毫无怨言。

    大门并没有关上,自铁闸的空隙中,路过的邻居可以看到小屏在用功,不期然都露出欣赏的神色来。

    谁都知道她是该座廉租屋里的模范少女,成绩优异,又还不介意帮手处理家务,每天替小学生补习赚取零用,真罕见。

    可是,一年前的她,却不是这样的。

    那时的何小屏是只怪物,无心向学,结交不良少年,喜欢在街游荡,一天到晚伸手问要钱。

    她母亲是个钟点女佣,回家已经很累,还得赶着打点一切,而小屏总是缠看她需索无穷。

    那一天,小屏问要一只背包。

    “廖德晶与容彩珍都买了,现在最流行名牌背包,**美说,凡是有身分证的人都该有一只那样的书包,便宜一点的,千把块买得到。”

    何太太在洗刷厨房,无言。

    小屏先厌恶起来,“一直以来,都是要什么没什么,我讨厌这个家,我看不起你们这种父母,陈伟良叫我离开你们,他包我丰衣足食,他能满足我。”

    何太太忍不住,伸手给小屏一巴掌。

    小屏没有哭,她掩看脸退到门口,憎恨地看一看母亲憔悴苍老的面孔,以及那简陋挤逼的家,头也不回的奔下楼去。

    谁稀罕父母了解,陈伟良说过,他有办法,他认得人,只要她愿意,她可以要什么有什么。

    十五岁的她还穿看校服,借用公众电话,与陈伟良联络上。“我决定出来跟你,你有无胆子收留末成年少女?”她咭咭笑。

    那陈某大喜过望,“你在什么地方?我马上来接你,二十分钟内到。”

    “我家附近的杂货店。”

    “别走开,我马上来,我们去庆祝,我自然买新衣服新鞋子给你。”

    “我要一只名牌背包。”小屏急急说。

    “没问题,只有最贵的,最好的,才衬得起你。”

    小屏笑着放下电话,父母刻薄她,外头自有人对她好。

    她一走出电话亭,便看到一只漂亮的背包。

    它的尺寸刚刚好,不大不小,鲜红色,袋盖上贴看一枚金色名牌徽章,四周围吊看十多只金色安全别针做装饰,摇摇晃晃,趣致极了。

    哎呀,这正是地想要的背包!

    小屏追上去想看个仔细,它的主人转过头来,向小屏嫣然一笑,那是个美少女,比小屏大一点,约十六七岁模样。

    小屏笑问:“姐姐,背包在哪里买,什么价钱?”

    那少女笑靥如花,“一千──美金。”

    小屏啊一声,那么贵,她怀疑甚至陈伟良都买不起。

    “不过,”少女说:“我不是用钱买的,我用东西把它换回来。”

    小屏好奇问:“什么东西?”

    “啊,那东西人人都有。”

    小屏忍不住问:“我也有?”

    少女笑意更浓,“你当然有,不然,陈伟良干吗来接你。”

    小屏惊讶,“你也认识陈伟良?”

    少女只是笑。

    小屏接看说:“姐姐,我也想换。”

    “你若想清楚了,就跟我来。”

    小屏哪里还用想,二话不说,跟看那位姐姐就走。

    那少女不再言语,低头疾走,穿过闹市,走入一条暗而窄的小巷,终于在一间货仓似大厦门口停下,敲门,说了暗号,推门进去,又是一条长廊,两边都是门。

    小屏起了疑心,这是什么地方?只见少女轻轻说:“是这里了。”把其中一扇门推开。

    小屏呆住,她看到的是一家装修美轮美奂的大型名贵时装店,店里已经有好几十位男女客人正在挑选衣物,他们都年轻漂亮,人人兴致勃勃。

    小屏一眼看到她要的背包,立刻上前,把它自架子摘下,紧紧拥在怀中,大声笑出来,这回可得偿所愿了。

    少女此际已收敛笑容,“你真愿意交换?”

    小屏拼命点头。

    “请到这边来。”她示意她到更衣室。

    即在此际,一个售货员打扮的男子走过来,在少女耳畔密斟,少女抬起头来同小屏说:“你在这里等一等,我马上就来。”她急急随那男子走开。

    小屏站在那一排试身室外,忽然听到一声痛苦的呻吟。

    她一呆,怎么一会事;衣服太紧?

    轻轻推开试身室门,在缝子里张望,噫,试身间比她想像中大得多,且光线幽暗,有异别的时装店。

    她走进去,又听到一声呻吟,小屏毛骨悚然,“谁,谁在里边,发生什么事?”

    小屏摸到灯掣,顺手开亮了灯。

    灯光并不是十分明亮,可是足够使她看到试身室最远的角落,坐看一个女孩子,她手中拿看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正在切割胸前皮肉,刀锋所及之处,有血丝渗出,她一边划、一边把皮揭起,小屏可清晰看到皮下黄色脂肪与暗红色肌肉。

    小屏浑身颤抖,“你在……干什么?”

    那女孩呻吟道:“你不知道吗,这里一切,都得靠皮肉来换。”

    小屏魂飞魄散,夺门而逃,也没人阻止她。她哗呀一声扔下那只红色背包,冲出两道门,终于来到街上,重见天日她双腿一软,晕到路旁。

    由途人报警把她送到医院,再出母亲把她领返家中,但何小屏无论如何不肯说出那日下午发生过什么事。

    不过自第二天开始,她就变成现在这样。

    其实她补习所得,已足够她买任何一款名贵背包,但是何小屏似已浑然忘怀那件事,她用的仍是旧书包。

    偷窥:

    心理医生诊所的温度非常舒适,令病人躺在丝绒沙发上倾吐心事,一边可闻到案上的栀子花香。

    病人的声音很低:“那时……我七岁。”

    医生本来坐在安乐椅上,有句话没听清楚,故身子向前倾,“你说什么?”

    “我说我开始偷窥的时候,才七岁。”

    医生小心翼翼,故作冷静地问:“你偷窥什么人?”

    “家母。”病人看着天花板一盏小巧水晶灯,陷入沉思,嘴角带一丝笑,思潮像是已飞回童年去。

    “你偷窥母亲?”医生轻轻咳嗽一声。

    “是。”

    “可以说得比较详细吗?”

    “我只得七岁,那时,家父去世已一年多,我们生活倒并无问题,但是家母精神一直恍惚,我很快学会照顾自己。”

    医生像是非常感兴趣,用笔记下对话内容。

    病人继续说下去:“她对声响敏感,故此在家我开始蹑手蹑足,唤她之前,时常把卧室门推开一条缝子,先看看她做什么。”

    医生不语,等病人说下去。

    “有一夜,我起床喝水,看到卧室门缝有灯光,轻轻推开门,看到母亲在一盏小小灯下,对着梳妆台镜子,正在缓缓宽衣。”

    医生轻轻吁出一口气,病人的情况,比他当初想像严重得多了,他略觉困惑。

    “她的长发是漆黑的,皮肤十分白皙,我记得那两种颜色,强烈的对比,可是丝毫没有生气。我屏息站在门后,在缝隙中张望,至今还记得,母亲穿着象牙色丝袍子,她用修理得十分整洁的手指轻轻把吊带卸下……”

    “你……每夜都愉窥?”

    “是,每一夜。”

    “她一直没有发觉?”

    “我不肯定,”病人声音非常经,几乎似自言自语,“大抵太专注了,没发现我站在门后。”

    “这种情形,持续了多久?”

    “三年吧,医生,镜中的她真美,嘴角带一抹微笑的痕迹,有时候看得见,有时候不,她在镜中细细端详自己,然后,把灯关掉,那么,我也会回房睡觉。”

    诊室内静默了一会儿,病人的神情十分温柔,像是再度看到年轻美丽的寡母缓缓放下头顶的长发,对镜梳妆。

    医生问:“这种偷窥行为,在什么时候停止?”

    病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自顾自说下去:“直至有一夜——那一夜开始的时候,与任何一夜没有不同,她悄悄地在镜中欣赏自己的黑发、皮肤、用手捧着脸细细地看,然后她笑了,关掉那盏小小的灯,她走到卧室中央,忽然站到一张小凳子上面去”

    医生的笔记簿子掉到地上发出噗一声。

    病人忽然转过头来看着他,碧清凄沧的大眼睛像幼儿般彷徨,“医生,那时我才发觉,天花板上垂着一条绳环,她迅速套进去,静寂无声,结束了她的生命。”

    病人用手紧紧掩住面孔,“而我,站在门后,始终以一个观众的身分,不作一声,半晌,才明白过来,卧室不是一个舞台,房间里所发生的事,不是一场戏,于是我发狂似跑到邻居拍门求救,可是已经太迟,家母返魂乏术。”

    见多识广,诊治过无数病例的心理医生也禁不住微微张大了嘴。

    病人蓦然坐起来,长发散落在肩膀上,脸容苍白,“医生,我间接杀死了母亲。”

    医生按住她,“不,不是你的错,她沮丧了有一段日子,终于钻不出牛角尖,走了这一步下策,你毋须责怪自己。”

    病人额角冒出亮晶晶汗珠,闭上眼睛,叹息一声,她似镇定下来,忽然说:“哎呀,时间到了,我有事。”

    医生说:“请留步,我想与你多谈一会儿。”

    “抱歉,医生,这不是一个约会,我必须去接小女放学,我明天再来。”她匆匆离去。

    “等一等。”医生追出。

    病人苗条身影已在门外消失。

    看护笑着对医生说:“上天有时非常公道,那么漂亮的人也有烦恼。”

    医生无言。

    病人离开诊所,神色渐渐平静,随便怎么观察,都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少妇,并无异样。

    她在小学门口接了女儿。

    回家途中,在车上,那小孩子说:“今天是父亲逝世一周年纪念。”

    “是。”

    “我想念父亲。”

    少妇答:“我也是。”

    母女无限惆怅,紧紧拥抱,少妇默默流下泪来。

    她们住在宽敞舒适的公寓里,傍晚,家务助理下了班,女孩独自在房间做功课,累了,在床上睡着。

    深夜蓦然醒来,女孩走出客厅找水喝,大堂漆黑,她蹑足轻轻走过,

    忽然发觉母亲卧室门底有一线灯光,呵,她也睡着了吗,要不要替她关灯?

    女孩走近,把卧室门推开一条缝。

    她为室内的情形讶异,只见母亲放下了漆黑的长发,身上只穿一件象牙色丝袍,双手捧着自己的脸,在水晶镜子里细细端详。

    女孩这时发觉母亲的肌肤白得没有血色,压根儿没有生气,只见她轻轻站起来,对着镜子,缓缓脱下丝袍。

    女孩站在门后偷窥,为这个情形迷惑。

    母亲在该到那看上去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她在微笑呢。父亲去世后,已经有一段日子没见过母亲的笑意,很多时候她不言不动,只是坐着沉思,女孩已学会照顾自己,不去打扰母亲。

    站在黑暗中,七岁的她,静静偷窥,直至母亲熄了那盏小小的灯,她才轻轻回房。

    红鞋:

    母亲进书房唤他的时候,徐维清正与电脑下棋,输得一败涂地。

    “你父亲找你,请你到公司去见他。”

    维清问:“有什么事?”

    “今天是他生日,大排筵席,藉此介绍你给众人认识。”

    维清问:“你会否出席?”

    他母亲神色忽然僵硬,“我与他已长远没有来往。”

    维清叹口气,“是,母亲。”

    “你到了大宅,把那对徕俪水晶瓶子给我带回来,那还是你外婆给我的嫁妆,现在已找不到那样好的东西了。”

    “是,母亲。”

    维清那容貌秀丽,出自大家的母亲忽然握住他的手,“维清,你是我唯一的希望。”

    维清把母亲的手轻轻按在脸上,半晌,母亲叹口气走出书房。

    做她也真不容易,一直把喜怒哀乐收藏得那样严密,父母如此钟爱,身分何等矜贵,却因婚姻失败,半生闷闷不乐。

    他父亲是另外一个故事。

    到了宇宙大厦,上到三十三楼,推开总裁室大门,秘书马上笑着迎上来,“维清,徐先生在等你。”

    维清再打开一重门,见到父亲徐日权坐在安乐椅上,身上围着一方白巾,背后站着一个艳妆妙龄女郎,正替他理发。

    维清开门见山问:“有话同我说?”

    “今晚早点来。”

    “就这么多?”

    徐日权又说:“到楼下去见段律师,他已准备好文件让你签署,我把南湾那幢新屋写给你,你搬过去住吧。”

    “我同母亲相处得很好。”

    徐日权哈哈笑,“相信我,你会需要自己的地方。”

    头发已经理好,徐日权拉开抽屉,取出一张钞票,作为小费,交给女郎,那女郎立刻媚笑着道谢,把钱塞进衣襟里。维清别转面孔,不欲观之,只觉恶俗,他迳下楼去。

    段律师在等他,“维清,恭喜你学成归来,请过这边,文件已准备妥当。”

    维清签完名,“我父亲还是老样子?”

    段律师笑,“一贯作风,拼命赚,拚命玩。”

    “从不顾虑我母亲脆弱的心灵。”

    段律师不能置评,只得赔笑。

    半晌维清抬起头来轻声问:“段律师,梁小姐可在?”

    段律师笑了,扬声叫助手:“灼真,你进来一下。”

    梁灼真应声而至,在维清眼中,她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可人儿。

    整间宇宙,就是梁灼真对徐日权不假辞色,公归公,私管私。这些日子来,维清都看在眼中。

    当下她微笑打招呼,“维清,好吗,打算在本市长住?”

    “是。”

    “会加入宇宙吗?”

    “不,我已在大学找到一份教职,将在英国文学系工作。”

    “那多好,只怕徐先生要失望。”

    “不见得,我们已达成协议。”

    维清细细打量梁灼真,只见她眉清目秀,笑脸盈盈,大眼睛也正看着他呢。维清到时间涨红了脸,低下头,过一刻,才轻轻说:“灼真,以后,假如,有空的话,可否,呃,请你吃饭?”

    梁灼真怕惊动这大男孩,也轻声答:“当然可以。”

    维清带着笑脸离开宇宙大厦。

    回到家,他跃进泳池,一边自言自语:“灼真,告诉我,在英国读法律是怎麽一回事。”隔一会儿又问:“听说你是个苦学生,半工读,志气可嘉,愿闻其详。”然后语气比较退切:“家母想见你,你能与她喝杯茶吗。”在泳池载沉载浮,自得其乐。

    “维清,”是母亲的声音:“记得那对水晶瓶子。”

    其实这是她念念不忘过去的不自觉表现,何尝与那对花瓶有关。傍晚,他换上西服,驾车到大宅,时间还早,管家佣人正穿插打理宴会所需,维清问明了花瓶此刻放在主卧室外的起座间。

    管家有点吞吐,“呃,徐先生在楼上休息。”

    “没问题,我不会惊动他。”

    维清走到楼上,推开起卧室双重门,立刻看到那对花瓶,他走过去,轻轻取出瓶中满满的粉红色茶花,刚想找个地方倒掉瓶水,忽尔听到卧室传出一阵嘻笑声。

    维清抬起头,他又不是昨日刚出世,当然知道这属何种笑声。据说,当年他母亲就是这样撞破父亲的好事,闹至分手,如今他独身,当然更加名正言顺肆无忌惮。维清压恶地抱起花瓶,转身就走。

    他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低头一看,是一双红色猄皮高跟鞋及一双黑色蛛丝网花纹的丝袜。

    维清像是看到天下至猥琐的东西一样,匆匆逃离是非之地。

    他把水晶瓶子放进车厢,驾着车子不住在山上兜圈子,手提电话不久便呜呜作响,“维清,你还不来?客人都差不多到齐了。”父亲声音微愠。

    维清长叹一声,“我就在山腰。”

    “都等你呢。”

    “马上来。”

    维清的气渐消,母亲破碎的心已无可弥补,上一代的感情事上一代自会处理,他不应夹在当中揽事上身自寻烦恼。

    他深呼吸数下,把车子驶返大宅。

    众人看到他如见到凤凰一般欢喜,“维清来了”,“维清,这边坐”,“维清,好久不见”,维清老远看见一张面孔,喜出望外。

    是梁灼真,她也看到了他,朝他微笑。

    维清走近她,“灼真,你也来了。”

    “我来帮忙招呼客人。”

    “灼真,”维清十量局兴,“我们找个清静地方说话。”

    梁灼真站起来笑问:“有什麽话要说?”

    她走近维清,维清觉得她今夜特别窈窕,低下头,耳畔嗡一声,蓦然看到灼真脚上穿着黑色蛛网丝袜与一双尖头血红的猄皮高跟鞋。

    化了灰,他也还认得那样的袜与那样的鞋。

    秘密:

    少女在一起爱说什么?

    这是英国寄宿学校的宿舍,规定六个女孩子住在一间房间,毕业礼已经举行过,暑假即将来临,她们就有各散东西,这是相聚的最后一夜。

    她们团团坐在地上,找来啤酒与零食,看样子这个晚上不打算睡觉了。

    开头的时候,不过是谈谈个人前途问题。

    象“爱媚最幸福,考到剑桥”,“平平也不错,到美国波士顿升学”,“炯华的计划迄今未透露”等。

    佻皮的周金容说:“回到家,无论如何先休息几个月,你看这个宿舍,百多年历史,象鬼屋,初来吓得晚上睡不着,谁猜到热水器回发出嚎嚎的惨叫声,我还以为是哪个十九世纪洋人怨魂不散呢。”

    “是可怕,”谢桂忠也说,“卫生间在走廊尽头,半夜不得不去,真觉得阴风阵阵。”

    大家颇感慨了一会儿。

    刘炯华这时开口了:“各位的令尊令堂还以为大家是天之骄子呢。”

    茹平平说:“我是情愿留在家里读书的,又不是考不到好学校,不知怎地母亲一定要我出来见识世界,结果拉丁文、法文、网球、梵哑铃学了一大堆,杂七杂八什么都懂一点,可是根本不够时间把任何一门工夫练得精湛。”

    炯华笑,“别太谦虚了。”

    “总算毕业啦。”大家吁出口气。

    “记得我们向柏坚逊太太申请要求几个华裔学生住一间房吗,六年来她始终没答应。”

    “听着各位苦苦哀求,她不知多痛快,心理变态。”

    曹爱娟走到窗前,大雾,一丝灯光都看不见,她只看到玻璃上自己面孔的反映,“整座宿舍明天就关闭放假,现在只剩我们几个人在这里。”

    谢桂忠笑说:“哎唷,我有点害怕,宿舍对面有座坟场。”

    周金容拱手,“拜托拜托,别谈这个。”

    茹平平笑说:“我们这几个人也算够亲密了,一点秘密都没有,在宿舍里袒胸露背,什么没有见过。”

    炯华笑笑,不以为然的样子,过一刻说:“人心是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每个人都保存若干秘密。”

    平平问:“同学之间最坦诚,有什么秘密?”

    “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的事,像金容与继母不和,平平一次考试作弊被记大过一次,哈,还有,炯华抽屉里有酒被舍监理出来……拜托各位,将来如果我在社会上扬名立万,千万包涵包涵,勿把我少年的逸事抖出来。”

    众女生笑作一团。

    “同学之间保存得最好的秘密是什么?”

    爱媚忽然说:“大家对梁祝传奇必定耳熟能详。”

    桂忠说:“那故事真荒谬,华人的民间传奇最老套。”

    “嗳嗳嗳,不能那样说,”爱媚举起一只手指,“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均有男扮女装情节。”

    金容大笑,“可是你想想,睡在一张床上,能不发觉吗?”

    炯华轻轻说:“如果存心维持秘密,对方不一定察觉。”

    “炯华你这理论站不住脚,幸亏你只不过打算念建筑!”爱媚过去搂着她肩膀,“如果读法律系可真惨了。”

    平平笑:“如果没有游泳班,也许可以瞒得一时。”

    “那除非入学体格检查报告亦找人顶替。”

    “嗳,那并非不可为。”

    “这个题材太无聊了,各位同学,我们谈谈世界大事岂非更好?”

    桂忠有点悲怆,“所谓世界大事,不过由几个政客操纵,更加荒谬。”

    这时,大家发觉炯华走到房间另外一个角落默默无语。

    “炯华,过来呀,你老是有点孤僻,今晚不聊,以后可没机会了。”

    “炯华为何没有意见?”

    桂忠啖哈笑,“炯华从来不与我们谈性的问题。”

    “这不是性,这只是性别。”

    炯华缓缓抬起眼来,“我且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嗳好,炯华讲故事挺好听。”

    炯华开始:“古时一个深夜,几个书生坐在一起,辩论世上有无鬼——”

    “我不要听我不要听,我怕,说好不讲鬼故事。”

    “嘘,听炯华讲下去。”

    炯华笑一笑,“其中一位辩才奇佳,硬是说无鬼,另外一人与他争得面红耳赤,硬是说不过他,不觉动气,于是再努力争辩”

    这时宿舍天花板那盏六十火灯泡忽然闪了闪。

    金容几乎没哀求:“我们改讲别的吧。”

    其他女孩把金容按下去,“炯华,你尽管说。”

    炯华说:“可是他仍然争不过,那人恼怒,站起来,拂袖,大声道:‘何谓鬼?仆即为鬼!’译为白话,意思是‘谁说没有鬼?我就是鬼!’抹脸,化为鬼魂而去。”

    少女扪哗一声叫,都觉得紧张刺激,战栗半晌。

    是爱媚先静下来,她凝视炯华,半晌她问:“炯华,你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是什么意思?”

    平平浑身寒毛忽然竖起来,瞪着炯华。

    在这个静寂的黑夜里,有什么事不会发生?

    炯华嗤一声笑出来,“我当然不是鬼。”

    大家松口气,往塑胶杯子里添啤酒。

    可是,炯华又说下去:“不过,我想说的是,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可看不出来。”

    只有爱媚仍然狐疑,“炯华,你话中有话。”

    大家又静下来,看着炯华。

    屋外仍然大雾迷漫,炯华慢慢走到窗前,拉下幔子,轻轻说:“从小,我都不爱穿男装,我比较喜欢与女生在一起,你们,明白吗?”

    那几个女孩子像是被人在头顶上浇上冰水,目瞪口呆,一句话说不出来,手脚不听使唤,动弹不得。

    只见刘炯华微笑地说下去:“已经是最后一次聚会了,同学之间,不必保存什么秘密。”语气有点无奈,亦有点凄迷。

    她慢慢解开衬衫钮扣,轻轻把衬衫卸下。

    邂逅:

    六月的巴黎,就象巴黎六月的女孩子,穿着笔挺的牛仔裤,薄薄的棉纱T恤,时髦的卷发,靠在路边咖啡店的藤椅上喝咖啡,随时从裤袋里摸出一只卡蒂埃打火机来吸一口烟。虽然热,但是不至于干燥的程度,她们或瘦或胖,都有风姿,瘦的是毕加索粉红时期,肥的是亥诺亚。

    我喜欢巴黎,有一种畸形的偏爱,朋友常嘲笑我,“她呀,她的巴黎不止月圆一点,她的巴黎有两个月亮。”

    每一年考完试,我来不及的到巴黎。我从没想过可以去别的地方,去了也没用,去了我也会后悔我没来巴黎,我喜欢这地方。

    来了头三天先把钱花了再说,剩一、两百个法郎,天天吃面包,喝自来水,去罗浮宫。下午无聊,躺在印象派画馆的石阶上晒太阳。

    我常常怀疑我有点发臭,但是这不要紧。

    我并不是在印象派的画馆看见他的。我在蒙马特看见他。

    他在蒙马特搭个摊子跟人写生,六十法郎一张速写。

    我以为他是日本人。巴黎的日本人很多,学生、游客、生意人,都是日本人。

    他也以为我是日本人。

    我站在那里看了他的画很久,他没有生意。

    蒙马特上圣心堂的那条路,逢我种有阳光的天气,总有上百的小伙子在那边搭摊头写生,看的人多,光顾的人少,实则他们画得不好,所以做不到生意。他的速写还算不错的呢。

    我摸摸口袋,我全身只剩一百个法郎,还想捱一个星期,说什么也不能拿出来救济他,况且我是不救济日本人的。

    我想走了。

    他叫住我:“中国人?”说的可是国语。

    我笑了。“是呀。”我在他的小凳子坐了下来,用手擦擦汗。

    “要不要速写?”他问。

    “没有钱。”我说。

    他笑。雪白的牙齿。

    “你是巴黎住客?”我问。

    “我还是巴黎稣邦大学的大学生呢。”他答。

    我笑,“今天放假?”

    “今天不上学,凡是天气好,我们不上学,出来寻外快,即使是巴黎,也还得填饱肚子再说。”他的手已在纸上画了起来。

    “我是游客。”我说。

    “一眼看就知道,傻鸡似的。”他笑说。

    我真为之气结。

    “你喜欢巴黎?”他问我。

    “嗯,我没钱乘车了,只好走上圣心堂去。”我说:“斜坡很吃力。”

    “你只一个人?”

    “是。”

    “哪里来?”

    “伦敦。”

    “在伦敦念书?”

    “是。”我简单的说。

    我在伦敦念法律。我念法律是因为虚荣。到底这年头谁都要吃饭,而且要吃得漂漂亮亮。我喜欢画,是,但是画没有标准,画随时可以欣赏,画随手可以作出来。但大律师出庭可不是胡乱使得的。我没有蔑视艺术的意思。可是艺术到底太有标准了,完全是个人的主观。

    他是一个美术学生吧,一看就看得出来。

    此刻我是羡慕他的。我们在阴暗的书院里啃法律,一个案子又一个案子,天天下雨,树上、石阶,迟早连大衣上都会长出青苔来,在太阳下的蒙马特摆摊子画画,多么逍遥自在,风流快活。

    我喜欢画,可是喜欢管喜欢,我还没有意思为艺术牺牲本人的前途,我不能为了快活几年,将来回家孵豆芽,然后埋怨香港是个文化沙漠,不不,我是个庸俗的人,我读我痛恨的法律,年年升级以后,再到巴黎来觅我的理想与清高。

    此刻我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法律科学生。我穿烂裤子薄衬衫,破草鞋,身上发着臭,肚子咕咕的叫,饿得要命。

    他说:“画好了。”他把图钉取掉,把画交给我看。

    我接过了那张速写。很漂亮的一张铅笔画,技巧很好,但没有新意,可是六十个法郎,不能太苛求了,那画中人发呆的样子,跟我是很神似的。

    我说:“我没有钱。”

    “我知道。”他开始收拾他的摊子。

    “你不做生意了?”

    “不了。”他说:“今天早上画了两张,赚够了,咱们下山去走走,难得碰上一个会说国语的中国人。”

    我看着他,这就是艺术家风度吧?赚够了,就懂得不赚。谁做他的老婆,就够倒霉的,交了房租,就不去赚奶粉钱。这种人只可远观。

    可是我怀疑他是有来头的。他穿着雪白的一条牛仔裤,熨得有纹有路,虽然膝盖处脏了一点,可是能够肯定他是今天才穿出来的,他的一双短靴子也款式可爱,簇簇新,他是一个很登样的“艺术家”。

    “你的肚子在叫,要到什么地方去吃饭?我请你。”

    我想说美心。

    “美心?”他仍然笑,雪白的牙齿,光亮的眼睛。

    我白了他一眼。

    他抱着他的工具,便跟我走下山去,一路上他跟人打招呼。巴黎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万里无云,在山路上可以看到下面的景色。

    “要不要到我的公寓去?”他问:“你放心,我是规矩人。”

    我在心中打了一个算盘,我现在是三年级,还有几年好毕业了,我的性命很值钱,犯不着冒险到一个陌生男人的公寓去。我偷偷看他一眼,然而若不去,他一定说我扭扭捏捏,

    不够大方。所以我不响。

    “你今天有什么特别的节目没有?”他问。

    “没有。”我说。

    “看样子你算是有资格的游客,我请你吃午饭,我会做很好的西班牙奄列,你要不要来?”

    “好吧,先让我看看你住的公寓在哪里。”

    “不会在福克大道,是在圣米雪儿。”他说。

    我的妈。

    “咱们搭地下火车?”

    “这种天气,搭地下火车多可惜?走路回家吧。”

    “要走上一小时呢。”我抗议。

    “你这个游客,彷佛不大起劲似的。”他取笑我。

    “我是个游客,不是步行客。”我说。

    “我请你搭计程车如何?”他问。

    “太浪费了。”我说。

    “喂,小姐,你到底想怎么样?”

    “走路。”

    我们开步走。

    在巴黎走路是很有趣的,从蒙马特到圣米雪儿,我们走了三个钟头。途中喝了两次咖啡,他买了一次棉花糖给我,吃得一塌糊涂,找一个喷泉洗脸,又吃冰淇淋,又在花园站着看了一场木偶戏,又买了一只蓝不汽球,后来摔了一跤,把汽球压破了,又买了一只红的,又吃了一大只面包,他请我喝可口可乐,在小摊子上买了一条玻璃珠子。

    后来他催我走,拉着我,才捱到他的公寓,正门是一家书店,我们自后门上去,二楼,很洁净,他放下了工具,累得说不出话来。我坐在地上,那身体慢慢往下滑,结果变成躺在地下。

    我第一句话是:“西班牙奄列呢?”

    他咬牙切齿的说:“当心我杀了你!这个教训是:别在蒙马特跟游客勾搭。”

    我很满意,他的确是个规矩人,我拉一拉红汽球的长绳,汽球碰到天花板上,很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你真饿了?”他问。

    “并不是,刚才吃了不少东西。”我说了老实话。

    “你住什么酒店?”他又问。

    “不会是丽池,住一个小酒店,在罗浮宫旁边。”

    “那还好,还近。”

    “你的公寓很漂亮。”我问:“在窗口看得见月鸽吗?”

    他笑,并且摇头,“你错了,你的巴黎不是我的巴黎,你想像中的巴黎是不存在的。”

    “胡说,我是巴黎老游客。”

    “可是你没有真的住下来,是不是?”他看着我。

    “我喜欢巴黎。”我固执的说。

    他自橱里取出一瓶白酒,开了盖子,再取出两个杯子,都倒满了。我取过来喝一口。

    “你要不要淋浴?”他问我:“这楼上有位法国小姐,她有一个淋浴的地方,你可以上楼去。”

    “你也是天天上去淋浴?”我好奇的问。

    “自然不,我到楼下房东那里去。”他说。

    “那多不方便。”我同情的说。

    “小姐,我早说了,巴黎不是你想象中的巴黎。别多说了,她人很好,会把衣服借给你,我看你都发臭了,你下来,便有西班牙奄列吃。”

    我上楼去,敲门。那位小姐会说英文,可是长得不漂亮,人非常好,以为我是楼下住客的女朋友,我痛痛快快的洗了头,洗了脸,刷了牙,洗了澡,焕然一新。

    楼上小姐借给我一件长袍穿,她说我的衣服已经放进洗衣机了,两小时之后可以取到。我把我那宝贵的一百法郎暂寄她处,她笑了。

    巴黎此刻已是黄昏了,在我眼中,这是最美丽的城市。没有熟人,没有功课,没有工作,无忧无虑的一个城市,这是我的逃避所。

    法国小姐是她楼下住客的同班同学,她房间里堆满了画。为娱乐她自己的,为娱乐她教授的,为娱乐她的顾客的。她说:“教育不是为了谋生,教育是为了培养生命。”

    然而隔了一会儿,她耸耸肩,她说:“可惜我们都要吃饭。”

    我下楼去。

    他为我开门,他自己也洗干净了,换上另一条牛仔裤,一件非常漂亮的T恤,手中捧着一个碟,上面是香喷喷的奄列。

    我更羡慕的说:“你们是会享受的巴黎人。”

    在吃饭的时候,我问他:“谁帮你洗熨衣服?”

    “房东太太。”

    “幸运的人。”我说。

    “你在伦敦,很多人看你,也一样幸运。”

    “或许。”我说:“的确有人这么说过。”

    他笑,“可不是,我看你,你比我好,你看我,我也比你好。几时我也到伦敦来看你?”

    我说:“我把地址给你。”

    “你念什么?”他终于问了。

    “法律。”

    “噢,失敬失敬。”他说:“真是难得。”

    “难得?我不否认。可是至少你们是快乐的。”我说。

    “任何科目,但凡要通过考试,都不快乐。”他说。

    我们一起笑了。

    “做艺术家好不好?”我问。

    “很不错,将来回家,还是要在广告公司里找一份工作的,你说好不好?”

    我摇摇头,“你父亲很有钱吧?”

    “他刚刚开着一家广告公司,你爸呢?”

    “他自己也是个律师。”我说。

    “那么咱们就不必多说了。”他笑。

    我打量着他的公寓,一个房间,有一个洗手间,一个小厨房,房间内的家具很简单,床是小小的,地板上铺着一条手织的麻绳地毯,有几只陶瓷,床头有一幅画,是幅占姆士甸靠在机器脚踏车旁,嘴角吊一只烟。

    “很好的画,你的作品?”

    他点点头。

    “你喜欢占姆士甸?”

    他点点头。

    “法国人喜欢他。”我说。

    房间里很空荡。

    我走近窗口,对面人家大概是不正派的女人,一条晾衣绳上都是内衣内裤,花红柳绿的样子。没到一会儿,那些内衣内裤的女主人把整个身子探出窗外来收衣服,没有穿什么,光着胸脯,也不是一个美女,看上去给人一种残花败柳的感觉。

    我吓一跳,不是没有见过外国女人的胸脯,而是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形之下看见,我把身子猛地退后几步。

    他笑了,依然是那句话“巴黎不是你想象中的巴黎。”

    我辩说:“什么东西都有两面的。象这间房间,就象莲花一样,连床单都是雪白的,香喷喷的。

    ”

    他微笑。“念法律的人不该这么天真。”

    我说:“我不是天真。一到伦敦,我马上换一个样子,回到家,又是另一副嘴脸,可是巴黎是我唯一松驰自己的地方,请你不要破坏我的理想。”

    “你把理想建筑在此。”

    “是。”

    “你见过凯塞林公园里树林掩映的小凯旋门吗?”他问。

    “见过。”

    “那就比大凯旋门好看。”他说:“因为看不清楚,因为没有人知道。巴黎是一个曝光过度的城市。”

    我不出声。

    他在这里住的太久了,自然不喜欢。可是他是一个说话的好对象。有很多人,对于爱恶便没有宗旨,碰上什么是什么,今天红色,明天绿色,无所谓的。他可以说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至于我,那是更不用说了,我念的是什么,我执行的也是什么。

    我披着一件过大的袍子,坐在一个陌生男子的房间,说起家中的笑话,说起家里的人,话象是不断的,他开了一瓶酒又一瓶酒,卢亚谷的白酒象蜜水一样,并不醉人,只是我为别的理由而有酒意了。

    我们离开了公寓,出外散步,走得很远,过了桥,又走回来,我们说着各个画家的画,我坚持着我喜欢的一派,他坚持他一派。

    有一段时间,我多么希望我是一个读美术的学生。

    我们为不相干的事争执着,巴黎忽然下雨了。

    “天呀,”我说:“我的头发还没有干,此刻又淋脏了。”

    我们躲在一颗树下,我把头靠在他肩上。

    有一对中年男女走过,撑着伞,很明了地向我们微笑,表示颀赏。

    他推推我,“他们以为我们是爱人。”

    如果谈恋爱有这么简单,我十分愿意谈恋爱,我并不天真,恋爱是很复杂的,但凡是复杂的事,都有一种龌龃感。

    我觉得凉,摸摸手臂。

    他问:“几时回去?”

    “就这几天了。”

    “回去干什么?”

    “准备下学期的功课,我们真是长期抗战。”

    “有没有男朋友?”他忽然问。

    “没有。”

    “应该有。”他说。

    “真滑稽,什么叫应该有?你有没有女朋友?”我反问。

    他笑,“没有。”他是一个漂亮的男子,也应该有女朋友。

    “找不到?”

    “开头有很多,太多了,很是讨厌,于是决定一个也不要。现在我已经过了‘客串女朋友’的年龄,要找一个真正耐久的,不那么简单,所以先搁一会儿。”

    “我也是客串的。”我说。

    “不不,你是游客。”他说。

    我笑,雨还是没有停,有点象春雨似的,细如油。

    我问:“你的法文好不好?”

    “不好就要死了,我都住了三年了。”他说。

    “我不会法文,”我说:“说来听听,一向认为除了国语,法文是最好听的,你到底是两样都说得好。说来听听。”

    他用法文问:“你要我说什么?”

    “随便什么。”我说。

    他说了一大堆,声音很低,我听不出来,可是我一边微笑,一边听着。

    “说了什么?”

    他用英文翻译:“在这种天气里,在一个这样被公认美丽的城市,遇见一个可爱的同乡女子,很容易爱上她,然而换一种天气,换一个地方,又怎么样呢,人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

    我微笑。

    雨停了,我们慢慢走回去。

    出来的时候没有锁门,我发觉我的衬衫与裤子都放在他的床上,楼上的小姐真是一位可爱的小姐。

    但是我身上的袍子又脏了。

    他说:“没关系,这次我帮你洗好了送上去。”

    我摸摸裤袋,那一百法郎还在。

    “你今天快乐吗?”他问。

    我努力的点点头。

    我抬头看我的红汽球,氢气漏了一点,它下降了一点。快乐要适可而止,不要象这汽球,等它的气全漏光了,才放手,就没有意思了。

    他是一个漂亮的人,但是换一个地方,又怎么样呢?大概是不行的,很少有国际性的人,通常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地盘,就变得失措无常了。

    我借他的洗手间换了衣服,拿起他给我画的速写。

    我道别。

    “夜未深,”他说:“你知道,巴黎人痛恨睡觉。”

    “该走了,”我说:“我没有资格做巴黎人。”

    “我送你回去。”他说。

    “不用,我会叫计程车。”我说:“而且雨已经停了,明天我要出去买一把伞。”

    “我替你叫车子。”他说。

    他陪我下楼,叫了计程车。我站在车门口,看了他很久,他的长裤的裤管已经湿了,凭他的习惯,这条裤子又该换了,一个很修边幅的艺术家。

    “谢谢一切。”我说。

    “不用客气。”

    “特别是这张画。”我说。

    他微笑。

    我上了车,走了。

    回到酒店,把那张速写藏在箱子底下,非常宝贝的样子,他真的画并不是这样的,这不过是为游客而作,六十法郎一张的货。

    我又微笑了。

    第二天又是个下雨天,可是我没有去买伞,我没有上蒙马特,我叫了车子到奥利机场,我飞回伦敦了。

    我把汽球漏在他家里,但是汽球的生命很短,不打紧,对他来说,不算是一种负累。

    我觉得这么多次数来巴黎,没有比这一次更开心的了。

    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在香港碰见他,他穿得西装笔挺,在中环,自他父亲的广告公司出来,我会向他挤挤眼,说:“喂……”假如我们还记得对方的话。

    回到了家,经过暑假,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把那张速写镶了框子,挂在床头。

    同学们见了,总是很了解的样子,“噢,蒙马特的货色。”

    我微笑。

    又过了几个月,由校方转来了一个极大的包裹,一看就知道是一幅画,上面贴满巴黎的邮票。校方责备我说:“这包裹真是烦死人,又没有姓名,又不能退回,只是说:‘中国小姐,法科,伦敦大学,’法科有十多位中国小姐,都说不是她们的,这是不是你的?你可以拆开来看看。”

    我知道是我的,脸上泛起一个微笑。

    校方说:“以后叫你朋友寄东西,写得清楚一点。”

    是一幅真的画。

    那是我,一件长袍,站在树下,头顶一道虹,背后一个灰色的占姆士甸,他手中拿着正义女神的天称,我的左手拿着一只蓝汽球,右手做一个OK的姿态,是一幅极好的半超现实画,写尽了我的矛盾。

    我把那么大的一张油画按在胸前,热泪滚滚的流下来,这真是一个知己。

    看看邮戳的日子,这张画是航空来的,可是因为辗转的关系,经过两个月才到我手里。由此可知他是在我走了以后,马上动手画的。

    画上没有签名。

    我马上把画挂在那张速写旁边。然后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到苏邦大学去。我没有他的姓名,可是我附着我自己的姓名地址。我到底是念法律的,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我冲出去把那封信寄了。

    那幅画得到了同学们的激赏。甚至有美术系的人跑来看。

    我的脸被画得很美。

    他们都说:“这可不是她?一天到晚嚷法律闷,可是年年考了第一,升了级,年年说念不下去了,眼看就会毕业,整天与教授吵架,可是功课准时交,到了图书馆,专门看画册,好象很反叛的样子,其实最妥协,幻想力又特丰富,情绪不稳定,说老实话,这个人是再了解你没有了,不然怎么在一幅画里全表达了出来?”

    我不响。

    我在等那封信的回音。

    可是一直没有等到,也没有退回,我在信封上注明了姓名地址,但是一直没有被退回,他到底有没有收到信呢?我不知道。

    我等了很久,等到我毕业,还是没有收到他的信,我放弃,对于一个艺术家,要求不能太高。我抱着那张画回家,挂在房间里。

    有朋友来看见,都说好,他们说:“怎么没有署名?”

    有一天,他成了名,我会知道他是谁吧?

    有一天,我成了名,他也会知道我是谁吧?

    以后我毕业竟没有再去巴黎。巴黎要年纪轻去才好,年纪大了,眼光就不一样了,没意思。象那一年,我才廿一岁,法科三年级学生,穿破裤、破衣服、破鞋,一身臭汗,碰见那样一个人,才有意思。

    我也不是国际性的啊,到巴黎,穿破衣服,到香港,穿巴黎时装,谁知道呢?

    后来的朋友只是说是一张漂亮的画,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我变了。我想我是变了。

    但是我记得巴黎,巴黎对我来说是再熟没有的一个地方,从蒙马特走到圣米雪儿,可以走上三个小时,或是四个小时,走累了,可以随时坐在地下休息。

    老实说,换了是今天,我就不玩那种潇洒了,我就会回去找他,真正跟他做一个朋友。可是如果我那么做,就不会有张画了吧?

    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微笑。

    除了微笑,还能做些什么事?

    我没有成名,也没有成为一个大律师,我结婚了。

    那张画始终挂在娘家原来的卧房中。

    我的一生很平凡,没有波浪的,没有值得回忆的事。只除了这一件。与丈夫去旅行,总是避开了巴黎,反正他也去过,我不想有比较。

    我们去瑞士、奥国、美国、巴哈马,很多地方,但没有巴黎。

    丈夫跟别人说:“她不喜欢巴黎,我也不喜欢,太繁华了,有种不堪的味道,况且也被去滥了,况且那是个艺术家去的地方,不是吗?我是医生,她是律师,我们不去那地方。”他理由充分。

    我不响,有很多事他是不知道的。丈夫的事,妻子知道得越少越好,妻子的事,丈夫也知道得越少越好,千万不要互相了解,了解才糟糕呢。

    所以我总是微笑。

    沉湎:

    伍期安这样对心理医生说:“她沉缅写作,一直同我说,只有在创作过程中,她才得到至大满足,还有,世事无常残缺,可是在她的故事里,她永远得心应手,渐渐,她爱上了她一手创造的世界,根本不愿自书房出来。”

    医生听毕,露出一丝微笑:“令堂贵庚?”

    “中年人了,我不宜透露她的年龄。”

    “她是否成名作家?”

    “过得去啦,有些人硬是不看小说,连曹雪芹鲁迅的名字都没听过,可是要是喜欢看小说,一定知道她是谁。”

    “伍小姐,你担心的是什么呢?”

    “家母本来已经退休,可是一年前,她忽然想写一个故事,于是又开始动笔。”

    医生说:“人有个精神寄托,实是好事。”

    “可是接着工作使她不眠不休,整个人神情恍惚,有时跟她讲话也听不见。”

    医生会心微笑:“这叫做投入,你没听过这种情况吗,正如音乐家陶醉在韵律里,画家沉湎在色彩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是,我知道,只有艺术家与科学家才会那样全面投入,浑忘世事。”

    “你应该替令堂高兴。”心理医生忽然感怀身世,“像我,对工作尽责尽力,可是这不是一份令人沉迷的职业。”

    伍期安尚不能释疑,“我仍然为家母担心。”

    “你可知道她此刻在构思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知道,她打算把过去创作的小说中所有比较重要的角色统统抽出来放在一个新的故事里。”

    “啊,”连医生都觉得有趣,“那多好玩。”

    “我开头也那么想,可是家母废寝忘餐,形容憔悴,健康大不如前。”

    “故事几时脱稿?”

    “问题出在这里:她久久未能完成那个故事。”

    “平时呢?”

    “往日她才思敏捷,长写长有,毫无困难。”

    “会不会是年纪渐大,精力不支?”

    “有时她非常亢奋,半夜跳起来写,写到天亮,不支沉睡,一而再,再而三,叫人担忧。”

    “写了那么久,对写作尚有狂热,令人钦佩。”

    “或者,医生,我该把她带到你处,请你开导她一二。”

    “不敢当,来谈谈当然可以。伍小姐,我听人说过,一个作家最了解的人物,是他书内主角,并非他家人,一个作家真正生活的天地,在他字里行间,不是真实世界,所以,令堂的态度可能是正常的呢。”

    伍期安不禁笑出来,“医生,你太了解了!”

    “所以伍小姐,你毋须忧虑。”

    伍小姐向医生道谢,告辞而去。

    约过了一个星期,这个脸容秀丽、打扮时髦,谈吐斯文的少女又来见医生。

    这次,她面色苍白,心情更加沉重。

    医生叫她坐下来慢慢说。

    “家母曾锁在书房里三两天不出来。”

    “是赶写故事结尾吗?”

    “不,故事一点进展都没有,终于,今天早上,她打开书房门叫我,对我说:‘期安,他们叫我进去,期安,我要向你道别’。”

    医生浑身一凛,随即问:“她的意思是精神完全投入写作吧?”

    伍期安答:“开头我也那么想,可是她说:‘不,期安,我要到文字里去与他们聚头,期安,我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已无兴趣生活下去’——”

    医生跳起来,“噫,她已有自杀倾向。”

    伍期安落下泪来,责怪医生,“我一早知道事情非比寻常,你偏偏不信。”

    “你这次为什么不请她一起来?”

    “她不肯,她笑我傻。”

    医生觉得需要负责,“我立刻到府上走一趟。”

    伍期安说:“我有车。”

    在途中,她维持缄默,可是心中反覆回忆今晨母亲对她说过的话:“期安,你看这世界多苦闷多讨厌,日复一日,快乐少痛苦多,月复一月,失望多如意少,年复一年,有限温存无限辛酸,我不愿意再自书中出来,我将与我的朋友会面,与他们一齐生活,再见,期安。”

    伍期安心情好比热锅上蚂蚁。

    好不容易驶到家,她急急下车。

    那是一幢漂亮的小洋房,心理医生想,噫,若是单靠稿酬收入而住得这么好,伍小姐的母亲一定是位首席作家。

    打开了门,只见室内布置优雅,书房在偏厅侧。伍期安轻轻敲门,

    “妈妈,妈妈,请开门。”

    没有人应。

    伍期安转过头去,问家务助理:“太太有无出去过?”

    女佣答:“没有,她一直锁在书房里。”

    伍期安取过锁匙,抽出一条,打开了书房门。

    那是一间宽敞舒适的书房,大书台的旁边有沙发床,难怪可以三两天不出来,不过书房的主人并不在。

    伍期安到附设的浴室看了一下,气急败坏地说:“家母失踪了。”

    医生答:“马上报警。”

    伍期安连忙拨电话。

    忽然医生指著书桌说:“看!”

    书桌上有一叠厚厚整齐的原稿,伍期安脱口而出:“她的小说完成了,怎么可能,今早才写了一半。”

    她去翻阅原稿,看了一两页,神色怪异,“她进去了,她真的在里边,她在书里与主角谈笑甚欢,”伍期安歇斯底里叫起来:“我母亲走到书里边走了!”

    警察到了,医生迎上去,出示身分证明文件,轻轻说:“那少女是我的病人,她受了点刺激,她怀疑母亲失踪,你们查案,我来照顾她。”

    伍期安抬起头来,“你们不相信我?你们不是小说读者吧,其实家母,一直生活在她的作品里……”

    请辞:

    孙小燕同姐姐小怡说:“这份工作我实在做不下去了。”

    小怡冷眼看妹妹,并不加以同情,“所有工作都一样,开头均需向上司同事证明你的办事能力,人人若像你,才做了三个月就大喊受气委屈,都没有上班的人了。”

    “不,老姐,你且听我说——”

    “你一向骄纵,有事总归他人不是,都是妈妈把你宠成这样,我告诉你,家里的准则不作数,你现在置身社会,需拿出实力出来,不是老扮小可爱可胡混过去。”

    小燕为之气结,取过一本小说看将起来,不再言语。

    看几页,放下,自我检讨。

    说也奇怪,小小办公室里连她共十二位同事,就她似障碍物,其余十一人,都亲亲密密,你帮他,他帮你,端的十分和睦,他们就是看她不顺眼。

    三个月来,她不住赔小心,小燕并不是笨人,平时能说会道,精乖伶俐,可是这否多个日子来,可真尽了力去讨好同事,换回来的却是冷面孔。

    她买了点心请同事,没人要吃,一盒盒搁那里,三两天后只好扔掉,她见他们喜孜孜聊天,想过去搭讪,他们却一哄而散。

    下班,想一起叫车,人人表示与她不同路,周末,大队买票看戏,从来不预她一份。

    换句话说,公司里没有孙小燕这个人。

    天下有这么怪的同事。

    个个脸色孤寡灰沉,见了小燕,目光从来不与她接触,即时避开,三个月来,几乎没人与她说过话,她交出去的报告,从来没收过回来,亦无评语,追问,人人顾左右而言他。

    孙小燕彷佛是公司里一只影子。

    她的座位被编在最暗的角落,背着众人,小燕老是像听到诸同事在她身后窃窃私语,一转头,他们又若无其事,低头工作。

    这是小燕第一份职业,年轻的她受不了恶劣气氛,叫苦连天,打算辞职。

    世上一定有比较好的工作吧。

    她已密切留意西报上的聘人广告。

    半晌,小怡进房来,对妹妹说:“你已成年,应有主见,如果真要转职,宜快不宜迟。”

    小燕露出一丝笑容,倒底姐姐还是支持她。

    “他们真是那么怪?”

    小燕点点头。

    “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一起联群结队排挤年轻的新同事。”

    “你要相信我,老姐,我说的都是事实。”

    “一个不例外?”

    “连面孔表情都一模一样,黄灰色,眼神闪烁,偶然笑起来,声音像哭泣,真的可怕。”

    小怡忍不住笑,“你别夸张。”

    “老姐,我一走进办公室坐下,便觉得惊怖疲累。”

    小怡叹口气,判定是妹妹嫌那份工作沉闷,“那就请辞吧。”

    “我明天就递辞职信,做到月底,拿了本月薪水就走。”

    “怎么,才两星期通知?”

    “试用期,双方半个月通知即可。”

    “怕只怕你到了别处,也一样丑化同事。”

    “不,老姐,相信我,那个地方那些人,实在有点不对路,我认为走为上着。”

    “他们就是想你走,你却偏偏走给他们看,真乖。”

    小燕低头想了想答:“姐,知难而退,也不愧是聪明人。”

    翌日,她递了辞职信。

    小怡注意到妹妹精神一日比一日差,脸上明显瘦了一圈,本来佻皮的她此刻目光都呆滞起来,小怡开始相信小燕的工作的确不适合她。

    第二天下班回来,小燕穿着的浅色外套肩膊上有一点点锈色债子,骤眼看,像血渍,小怡吓一大跳。

    “这是怎么一回事?”

    “姐,我度日如年,今日天花板漏水,这是冷气管子漏下来的铁锈水,不偏不倚,全落在我身上。”

    小怡心一动,忽觉不妥,“小燕,别去了。”

    小燕疲倦地抬起头,“什么?”

    “一个月的薪水,算了,姐姐付给你。”

    “哎唷,我可不舍得。”

    “走就走吧,再捱下去都快病了。”

    “姐,这几天,完全无人办事,他们交头接耳,纷纷说:‘好了好了,孙小燕要走了,孙小燕原不该来,她原不属于我们这票人,现在总算肯走了’。”

    小怡愣着,“你没听错?”

    “绝对没有,他们兴奋得眼睛都红了,在幽暗的角落闪出猩红色光芒,当时,我发觉他们的脸乾黑枯燥,像油尽灯枯的样子,真惊人。”

    小怡浑身寒毛竖了起来,半晌,不动声色地说:“睡吧,别想太多,明天起不用上班了。”

    那一晚,小燕噩梦频频,不住惊喊道:“我一定走,别逼我,我一定走!”

    下半夜,睡得比较好,深陷的眼窝显示她实在已经劳累到极点。

    早上,小怡起来看过妹妹,见她熟睡,放下心来,小怡是名小学教师,教下午班,放回房改卷子。

    案头放一架小小电视机,忽然有紧急新闻报告,荧光幕上记者用焦急口吻抢着叙述情况,小怡才听了几句,已经浑身冷汗,颤抖不已。

    新闻内容如下:“宝丰银行燕子硖分行今晨九时半遭纵火,电源中断,双重保安门不能开启,后门逃生通道早被封闭,银行并无装置自动洒水系统,消防员用了近半小时,才撬开双重保安门,火警导致十多名职员死亡。”小怡手脚僵硬,要隔很久,才能慢慢走到妹妹卧室,唤醒她。

    小燕一看闹钟,“唉呀,十点半了,来不及上班了。”

    看到姐姐神色不对,小燕诧异,“你干吗面如土色?”

    “我明白了。”小怡颤声说。

    “明白什么?”小燕大奇。

    “你的同事逼你走,原来是为着救你!原来他们不是坏人,快,快来看新闻。”

    蝴蝶:

    门铃一响,王碧基就知道那是她的小小芳邻胡宝儿。

    胡家住七号,夫妇均为执业大律师,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应酬亦多,十岁的宝儿由保母带大,物质享受应有尽有,可是像都会中大多数父母忙于事业的孩子一样,心灵难免寂寞一点。在偶然的机会下,碧基在门口与宝儿谈了起来,发觉宝儿聪明、懂事、健谈,碧基与他迅速成为忘年之交。

    之后,他有空便到她家玩。

    胡太太曾过来道谢,当然,亦怀着好奇心,不过一见王宅窗明几净,

    布置雅致,已经放下一半心,不过仍然说:“王小姐好像很悠闲。”

    碧基笑道:“我写作为生,有时需赶通宵。”

    胡太太恍然大悟,从此任由宝儿到王宅作客。

    下午三时十五分,准是这孩子。

    碧基拉开门,笑道:“欢迎欢迎,请进请进。”

    宝儿的圆面孔充满兴奋:“热可可准备好了吗,三文治都搁桌上啦?”

    “老规矩,早在等着你。”

    宝儿笑着与碧基拥抱。

    他又问:“祈纳叔在吗?”

    “他在书房。”祈纳是碧基的男朋友。

    祈纳闻声出来,“宝儿,找我什么事?”

    宝儿说:“有一样东西,我要给你们看。”

    他打开书包,小心翼翼自夹层中取出一只盒子。

    碧基与祈纳交换一个眼色,嘴角含笑,这孩子,弄什么玄虚。

    宝儿先喝一大口热可可,然后,把小盒子轻轻打开。

    碧基先噫了一声。

    祈纳连忙按住女友的手,一边轻轻说:“是只蝴蝶标本。”

    宝儿说:“不错,这是一只马达加斯加岛生长的蓝闪蝶,当地人叫它‘会飞的花’。”

    碧基奇问:“你从何处得到这枚标本?”

    “同学徐志铭送给我,志铭叔父是位生物学家。”

    祈纳抬起头笑,“现今儿童接触面广,懂得也真多。”

    碧基凝视该枚蝴蝶不语。

    此刻,它已死亡,动也不动被针在小盒子底部。

    宝儿小脸严肃起来,他说:“我在图书馆看过蝴蝶的资料,祈叔,它们真是天底下最奇妙的生物之一,原来蝴蝶翅膀上那层彩色的粉末是鳞片。”

    碧基接上去:“唔,闪蝶翅膀上鳞片的色素,叫物理色,由于特殊构造,射上去的光线会发生反射,是颜色中最永久一种,鳞片上微细的色彩脊纹越密,产生的闪光也越强。”

    宝儿听了,十分兴奋,“碧姨,你懂得真多。”

    “都是书本里记载的呀。”

    宝儿这时说:“我有一个问题。”

    “请说。”

    “这只马达加斯加的蝴蝶,又与众不同。”

    宝儿用一只钳子,轻轻取出标本,让它斜斜地对着窗外射入的阳光。

    果然,在某个角度下,蝴蝶翅膀上一个指甲大小的斑点纹,忽然绽出七彩光芒,闪亮耀目,宝儿的手侧一侧,那斑点便闪一闪,像是传发讯号一样。

    宝儿说:“大自然多么奇妙!”

    碧基温和地问;“你的问题是什么?”

    “啊,”宝儿说:“蝴蝶翅膀上的斑点,到底有什么用途?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蚊子吸血用的管子同时可注射血液免凝剂,还有,蝙蝠用声纳探路,蜻蜓飞翔动力启发直升机原理,可是科学家却未能解答蝴蝶的彩色翅膀有什么用。”

    祈纳咳嗽一声,“也许,蝴蝶的翅膀只用作装饰。”

    宝儿笑了,“不,全世界生物,只有人类才会在身上不住加装饰品,我相信蝴蝶色彩一定有实际用途。”

    碧基笑了,“宇宙的奥秘,有待胡宝儿发掘。”

    这时候宝儿说:“我要回家做功课了,明天再来。”

    他收好了标本,吃完点心,高高兴兴回家去。

    门一关上,碧基即刻收敛了笑容。

    祈纳面色沉重,“他知道多少?”

    “那只是个孩子的好奇心。”

    祈纳看着碧基,“你可记得上一个到我们家来吃点心的孩子是谁?”

    “呵,他叫查尔斯达尔文,比胡宝儿更聪明。”

    “是你帮他揭开生物进化之谜的吧。”

    碧基缓缓摇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研究。”

    祈纳走到窗前,看着天空,寂寥地说:“我们来了太久了。”

    “祈纳,这是我们的任务。”

    “天下竟有这么沉闷的工作。”祈纳苦笑。

    碧基笑:“幸亏人类儿童活泼可爱,为我们解离乡别井之愁苦。”

    祈纳不语。

    碧基问:“你仍然怪我打破了饲养蝴蝶的瓶子吧。”

    “不,只是没想到蝴蝶会在地球上繁殖得那样好。”

    “人类酷爱蝴蝶。”

    “可是他们的特性永远是忙不迭占为己有,妄求永恒,把生物制成标本。”

    碧基不语,隔很久她才问:“胡宝儿会解答蝴蝶翅膀鳞片脊纹上物理色闪光之谜吗?”

    祈纳想一想答:“再过三十年或许。”

    碧基吁出”口气,“那将是国际科学界一大发现。”

    祈纳说:“届时他会发现,那是英仙座一切生物传达讯息的工具。”

    说着,他脱下衬衫,把裸背对着黄昏的斜阳,他背部皮肤上,有一块巴掌大的花纹,在某个角度下,泛出七彩晶光,由阳光传递,直射到晚霞里去,他轻轻转动身体,闪光强弱亦有所改变,拍子长短,分明同摩斯电报原理相似。

    不一刻,天际亦有闪光传来,碧基轻轻解码:“——人类时间再过三百年,当有同事前来接替基地任务,请稍安毋躁——”

    不怕:

    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榕树下,有一张可以坐两个人的石凳,石凳之后,是一幢已经拆卸一半的旧楼,颓垣败壁,荒草处处。

    是大都会里仍有这样残破的角落。

    附近并没有街灯,可是远处霓虹灯反映过来,人迹隐约可辨。

    这时,一个瘦小的人影缓缓走近,穿白衣白裙,姿态文弱羞怯,细细

    看遍四周无人,才松口气,走到石梁一端轻轻坐下,她凝望山下七色灿烂灯光,嘴里不由得说:“真美。”

    她有一把乌亮的直短发,秀丽的尖面孔有点苍白,一双眼睛非常机伶。

    她独自坐榕树下,像是十分享受这一刻宁静。

    对下一条街是住宅区,虽然已近午夜,仍有孩子嬉戏的声音,中秋节近了,他们一定在举行提灯晚会。

    少女好奇地站起来探望一下,虽看不见什么,可以想像儿童们是何等

    开心。

    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正在此时,身后忽然传出一声咳嗽声。

    少女笑容僵住,蓦然转过身子,看到破墙之前站着一个黑衣女子,因为光线欠佳,只见模糊人影。

    少女大惊失色,返后三步,惶恐地瞪着那人影。

    对方踏前一步,急急摇手,“不怕不怕,”顿一顿脚,“唉,看你吓成那样,你放心,我不是——”

    少女犹自不敢动,“你不是?”

    女子没好气,走到较亮之处,“你看清楚没有?”

    少女仔细打量地,吁出一口气,“果然不是。”

    那女子笑了,“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

    “这张石凳有两个座位,请过来坐。”

    女子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谈玉芬,在这附近住。”

    女子说:“你可以叫我宝姨,我年纪比你大些。”

    她们二人倒是一见如故,絮絮聊起来。

    少女说:“此处凉风习习,幽静万分,是个乘凉好角落。”

    “现代人不爱乘凉,他们喜欢钻电影院或是咖啡厅。”

    少女笑笑,“今晚假使有月亮就更好。”

    宝姨看着山下的霓虹灯,有点感慨,“这些年来,不知添增了多少高楼大厦,市容大有改变。”

    少女说:“是几百万人好几代的努力建设呢。”

    宝姨点点头,“肯定是心血结晶。”

    少女神色温柔,“所以我最爱坐在这里看灯色。”

    宝姨语气有点惋惜,“不过这一带将完全拆卸,计划盖豪华大厦。”

    玉芬诧异,“不是说救火车上不来,不适合重建吗?”

    宝姨笑,“利之所在,总有办法,路可以修改。”

    玉芬真正惆怅了,“可是我自小到大在这一带玩。”

    “你那些小朋友呢?”

    “留学的留学,结婚的结婚,早搬走了,已无音讯。”

    宝姨端详她的面孔,“你是叫一场病耽搁了吧。”

    玉芬低下头,不愿再讲私事,宝姨也不去勉强她,她们静了下来。

    忽然听到蟋蟀吗。

    这个角落,像是与整个大城市脱节,可是不久将来,推土机会开上来,货车搬运钢筋混凝土,工人开工,不消一年半载,大厦便会盖妥,又是另一番光景。

    实姨轻轻说:“没想到你那么年轻都会怀旧。”

    玉芬笑一笑,“你呢?”

    “我?我年轻时,山下只得一个霓虹灯招牌:英文字母拼出丽的呼声字样,那时,每清早,有人挑了担子到这里卖水豆腐及猪肠粉。”

    玉芬颔首,“你是老街坊了。”

    “还有小贩卖麦芽糖,捏面粉人……唏,都叫人万分怀念,可是时光一去不复回,”宝姨无奈,“愈是良辰美景愈叫人惆怅。”

    玉芬拍一拍宝姨的手。

    “我的感触可是太多了?子女都嫌我唠叨,不要理我。”

    “不!宝姨,很荣幸认识你。”

    “你要是不嫌我,我们每星期约好在这里见面如何?”

    “好呀,”玉芬相当踊跃,“可是这里拆卸了又怎么办?”

    “届时再算,另找地方好了,总有我们容身之处。”

    玉芬总算露出一丝笑。

    宝姨握住她的手,怜惜地问:“他们都没有来看你?”

    玉芬没有即时回答,过一刻才说:“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家父与新太太已经移了民,把妻儿搁在太平洋另一头,自己来回来回那样跑。”

    “忙什么呢?”

    “攒钱呀,衣食住行,都要最好的,开销大,怎么放得下生意。”

    宝姨无奈,“他们有他们的想法。”

    正在这个时候,机伶的玉芬忽然把耳朵竖起来,“噫,有人来了。”

    可不是,只听得有两个男子说话的声音,自小路传上来,他们穿着皮靴,走起路来,咯咯咯咯,一听就知道是巡警。

    玉芬幽幽地说:“我最讨厌人,我们快走吧。”

    宝姨点点头,“适才你看到我,也以为我是人吧。”

    “所以吓一大跳呀,幸亏看错了。”

    宝姨笑道:“不怕不怕,我不是人,玉芬,今晚到此为止,下星期同样时间再见。”

    这时两个结伴的警察巡至榕树之前,其中一个大喝一声:“什么人?”立刻开了电筒照射。

    他的拍档笑道:“哪里有人,你眼花了。”

    “我明明看见两个人影,一黑一白,一闪而过,你没发觉吗?”拿着电筒的警察一脸疑惑。

    “是榕树须在风下飘拂引起幻象吧,好走了,这边没人。”

    那警察嘀咕,猛然抬头,看到港口夜景,声线不由得放轻,“你看,夜色多美。”

    另一个却不耐烦,“收工啦,走吧。”

    存稿:

    何少明从不准时,他就是喜欢搭架子。

    他是一名职业撰稿人,搞质优良,可是稿德恶劣,副刊每日下午三时截稿,可是他非拖到黄昏,甚或晚上七八点才肯赐稿。

    他爱在酒醉饭饱之际哎呀一声,“噫,尚未交稿”,于是当众表演其写作才华,或是致电秘书:“把我的专栏稿传真到报馆”,甚至让编辑部空等一场,翌日开天窗。

    怕什么,编辑抽屉里有的是未成名写作人的存稿,胡乱找一篇补上,皆大欢喜。

    正是:哪个大作家不脱稿,天天交稿决非名作家,好稿何用天天见报,叫读者们略为思念,岂非更加难能可贵,与众不同。

    报馆一位姓郭的编辑天天干坐着等何少明大作直等到八点。

    为什么他可以享有这样的优待?一方面因为何氏作品拥有不少读者,

    另一方面因为他和报馆老板有点私人恩怨,老板微时,他帮过老板忙,还有,他不叫这老郭吃亏,他暗地里津贴此人,像介绍工作给老郭的儿子之类,因此老郭等得十分服贴。

    既然打通了所有关系,何少明无后顾之忧,架子可以一直摆下去。但他不准时作风叫一些同文艳羡不已。

    ——“你以为你是何少明?学人脱稿?还想混吗?”

    “你看人家何少明,人强马壮,从来不怕编辑部,在阁下神功练成之前,还是乖乖交稿吧。”

    何少明乘胜追击,发表伟论:“优异文字构思下笔需时,焉可能天天交稿,只有劣质马虎行货,才不费吹灰之力日日见报。”

    所有埋头苦写,尽忠职守之同文统被打入敷衍塞责之黑五类,不知何年何月方得平反,此系题外话,且表过不提。

    花开两头,单表一枝,话说何少明的得意之秋也持续了好几年,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傲视同侪,忽然一日,报馆老总李锦昌欲约他见面。

    何少明纳罕,一向有什么事,他从来不与老板以外的人商谈,老李有什么事,莫非他的子女也想找工作了?

    为表示大方,何少明说:“请到舍下一行。”

    李锦昌自有一报之总的风度,笑容满面来到何宅,拱拱手,开门见山,“少明兄,报馆方针已改,以后请准时交稿,凡脱稿者报馆只好割爱。”

    何少明一愣,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事,干笑数声,“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你只是想叫那些天天交稿的作者不得脱稿,可是这样?”

    “不!”老总耐心解释:“任何人不得脱稿。”

    何少明不服气:“我找卜老板说话。”

    “卜先生度假去了,这正是他临行之前的最高指示,少明兄当然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卜先生是有意整顿纪律。”

    何少明大嚷:“纪律关我什么事?我是客卿,你是伙计,伙计才须遵守规矩,我不干了,我到别家去写,告诉你们,损失不在我方。”

    老李只是笑,“消息已经带到,我告辞了。”

    三天之后,何少明籍故脱稿。

    编辑部立即找人顶替,把何氏专栏一笔勾销。

    李锦昌问副刊同事:“何某反应如何?”

    同事答:“频频找老板说话。”

    李锦昌感慨:“我一早提点他,这并非我们搞鬼,此乃卜先生主意,不拿他开刀不行,近年来本报副刊脱稿成风,一天总有三四个专栏开天窗,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副刊没有何少明,不是损失?”

    “世上没有谁不行呢?”

    “咦,何少明有续稿到,并附有宣誓书,以后誓不脱稿。”

    “姑且信之,向上请示,看上头肯不肯多给他一次机会。”

    何少明到底是何少明,一枝生花妙笔自有群众基础,报馆为着读者着想,网开一面。

    可是何少明仍是何少明,总无存稿,需日日追,编辑部只觉筋疲力尽:“少明兄,多写三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那怎么行,我要是明日死了,岂非不值,白写那么多存稿”,“少明兄——”,“不用多讲”。

    如此这般老脾气总是不改,编辑部徒呼荷荷。

    一日,李老总正忙,何少明忽然找上门来。

    这是一个不得不应酬的人,“少明兄,什么风吹来,请坐。”

    何少明说:“下星期我将与家人乘轮船到欧洲旅行。”

    “不要紧,豪华轮船一定有完善传真设备。”

    “我想多交几篇稿,免同事们辛苦。”

    李锦昌愣住,抬起头来,怀疑耳朵出了毛病,有话没听清楚,“什么?少明兄请再说一遍。”

    “我打算改过自新,”何少明重重吁出一口气,“不再叫你们烦恼,出发之前,会多交几段。”

    李锦昌几乎没流下泪来:“皇恩浩荡,这真是读者的福气。”

    何少明抬起头来,看着天花板,过一会儿说:“最近出版部同我说,拙作销路,已大不如前。”

    李锦昌一边陪笑一边、心中忐忑不安,似有不良预感,一直传说,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人的性格会变,还有,其言也善,他连忙说:“少明兄,不必写那么多,一天一段已经足够,不必改变作风。”

    何少明无言,稍后离去。

    报馆在十日后接到何少明在旅游途中、心脏病发的消息,同事们匆匆撰写痛失英才特稿,只有李锦昌一人坐在墙角发战。

    忽然之间有编辑提高声音:“看,何少明,有传真稿件到。”

    “噫,一段、两段……共有四段,终于等到他的存搞了!”

    “这一定是他病发之前一天做好的。”

    “唉,也许就是交存稿的压力使他、心脏不胜负荷。”

    一位编辑大惑不解,“这四天存稿还有什么用呢,多么不值,原本他可以用这三两个小时去寻欢作乐。”

    自该刹那起,李锦昌决意他一天只做一天事,一日只交一日稿,何少明起先说得对,存稿要来何用?

    原宥:

    那陌生男子在地车中接近朱燕珊,“小姐,我有一事相求。”

    他打扮斯文,语气诚恳,可是燕珊还是给他吓了一跳,十分疑心充满敌意地看着地。

    那人连忙取出一张名片给燕珊,她低头一看,是刘关张律师楼的关旭明律师。

    燕珊仍然非常警惕,“有什么事,快说。”

    地车轰轰,人挤着人,真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朱小姐,我知道你在宇宙贸易公司上班,你的同事马少光是我老同学。”他笑一笑,“所以我不算白撞,朱小姐,我有一事相求。”

    燕珊好不讶异,此君一表人才,很明显且年轻有为,有什么事要低声下气求一陌生女子?

    回去非追问马少光不可。

    “朱小姐,请给我一个电话。”

    燕珊站起来,“我到站了。”

    她匆匆下车,转过头去查看,不,他没有跟看她,她松一口气。

    回到公司,燕珊一把抓住马少光,问起详情来。

    马少光有点意外,笑着打趣:“什么,他钉梢?他藉故与你攀谈?男人那么做,只有一个理由,他准是爱上了你,告诉我,你打算如何应付?”

    燕珊板着面孔,“他怎么知道有我这个人?”

    “某次我家有聚会,他好像见过你一面,你没有印象吗?之后也不见他提起你,最近却一直追问你下落。”

    燕珊抬起头想了一想,“不!其中必有跷蹊,你把他叫出来,我当面问他。”

    马少光摇头摆手,“我不会再做媒人,自从提合刘桑伟与麦绮雯失败,他们二人视我为仇敌,我一时失去两个好友,痛定思痛,再不做丑人,你自己找他吧。他叫我约你,我也这么说。”

    燕珊啼笑皆非,只得亲手拨电话给关律师。

    她中午到律师楼去见他,他一早在门口迎接。

    燕珊开门见山:“请问有何事求我?”

    “朱小姐,你长得非常像一个人。”

    燕珊一愣,一声不响,等着下文。

    关律师言辞简洁,“我有一个当事人,他母亲久病,已近弥留状态,医生说,就在这几天。”

    燕珊仍然不明白。

    “我请那位当事人林太太与你亲口说个清楚好吗?”

    原来是托上托,既来之则安之,燕珊点点头,小会议室门随即打开,一位打扮富泰相貌娟秀的年轻太太走进来,与燕珊打一个照面,随即说:“像,真像。”

    燕珊终于忍不住问:“像谁?”

    那位林太太看了看关律师,关律师示意她有话直说。

    “朱小姐,”她语气恳切:“我有一个性情反叛的妹妹,自幼离家出走,多年不与我们联络,你的相貌声音,都与她极之相似。”

    燕珊对此事总算稍有眉目了。

    “朱小姐,家母十分挂念她,临终想见她一面,我们设法找到了她,可是她断然拒绝。”

    燕珊啊一声,“为何如此绝情?”

    “她俩之间,有着不可冰释的误会,家母告诉我,希望在辞世之前,听到女儿求她原宥。”

    燕珊明白了,“我能冒充她吗?”

    林太太悲哀地说:“家母双目已盲。”

    燕珊恻然,“我需要做些什么?”

    “告诉她,你求她原谅你。”

    燕珊低下头,叹口气,助人为快乐之本,她又毋须冒认谁,到了病榻,只含糊地求老人家原宥就可以了。

    “朱小姐,我愿付薄酬。”

    燕珊笑笑,不予理会。

    那天傍晚,她由关律师陪同,来到一所私家医院的头等病房,一见到病人,她立刻知道就是今晚的事了。

    病人听到声响,转过头来,微弱地说:“小容,你终于来了。”

    林太太在一旁悄悄落泪。

    燕珊轻轻蹲下来,在老人耳畔说:“我求你原宥。”

    老妇人视而不见,可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宛如骷髅的她看上去异常诡秘可怖,她反问:“你求我饶恕了?”

    燕珊只得重复说一次,“是,请原谅我。”

    谁知意外就在此时发生,老妇挣扎起来,充满恨意,指着燕珊说:“你从来没有照我意思做过任何事,不,我不会原谅你,听着,我不会原谅你!”她不住喘息,作势欲扑。

    燕珊虽是冒充,却也大吃一惊,退后两步,看护已经过来按住病人,关律师连忙与燕珊离开病房。

    关律师苦笑,“对不起,叫你受惊了。”

    燕珊连忙说:“不关你事,她女儿到底是谁?是否十分堕落,引致她失望痛心愤怒,以致临终都不肯原谅她?”

    关律师低声答:“她的女儿,你我都认识。”

    “什么,她是谁?”

    关律师且不回答:“女儿的观点与角度完全不同,女儿认为错不在她,错在其母,女儿认为母亲应当求她原宥,所以怎么肯来求老人,况且你看,见了又有什么用,求情无效,还招至更大的侮辱。”

    “她女儿到底是何人?”

    关律师自公事包取出一张英文报,翻到财经页,指了指一帧照片,燕珊一看,哗呀叫出来,相中人是证券界鼎鼎大名的一位女士,上月刚取得女皇勋衔,众所周知,是自学成功最佳例子。

    “这样一个人物,还得求老人原宥?”

    关律师又再一次叹息,“现在你明白了,老人**政权,往往如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标准与自由世界完全脱离。”

    燕珊垂首,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时林太太也出来了,一边流泪一边说:“早知如此,不必麻烦朱小姐前来顶替认罪。”

    燕珊一言不发,由关律师陪着离开医院。

    她站在太阳底下,感慨得连炽热的阳光都不觉得,任由汗珠自额角滴下。

    遐思:

    已经深夜了,毫无倦意的刘彦平送女友王玉贞到门口,还不愿意走,他央求道:“玉贞,请我进屋喝一杯咖啡。”

    玉贞佻皮的笑笑,“请客容易送客难。”

    “二十分钟,到了时间我一定走。”

    玉贞温柔地看着地,她相信他,即使不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她有客房。

    一杯香浓咖啡在手,刘彦平得陇望蜀,“玉贞,你很少告诉我关于你青少年时期的事。”

    玉贞抬起头来,“青少年期是一片草原,那么辽阔,从何说起?”

    刘彦平清清喉咙,“自你感情生活说起。”

    玉贞笑笑,“家母在我十三岁那年去世,翌年父亲再婚,嫌我碍事,把我送到伦敦念寄宿学校,从此,我患了失眠症,晚上通宵不寐,白天带着熊猫眼上学,情况糟透了。”

    失眠的美丽少女,这引起刘彦平的遐思。

    此刻,玉贞松了腰带,解除束缚,踢掉鞋子,放下头发,蜷缩在沙发上,娇慵如一只猫。

    经过一日,她脸上的化妆有点模糊,褪色的胭脂,淡却的口红,使轮廓柔和朦胧可爱。

    刘彦平陶醉地看着她,秀色可餐,一定就是这个意思。

    玉贞说下去:“这个失眠症,一直要待进了大学才不药而愈。”

    刘彦平思潮如野马奔腾,不可收拾,他兴奋地说:“我知道,你找到伴侣了。”

    玉贞也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完全错了,大学我并没有住宿舍,我与一位女同学合租一间两房公寓,那两间房,同现在我这屋子的间隔一样,是贴连的,两房共用一墙。”

    刘彦平心痒难播,“慢着,你那室友,是男是女?”

    “当然是女生。”

    刘彦平却更觉刺激,“你同她——”他坐立难安,又怕不慎失言,玉贞会恼怒,他就没故事可听,于是强忍好奇心,咳嗽一声,待玉贞把话说下去。

    只听得玉贞轻轻道:“那女孩是混血儿,长得极美,她身段之曼妙,同性都按捺不住,想多看几眼,追求者众,天天有男孩子送她回来。”

    刘彦平睁大双眼,知道故事已进入精彩部分。

    玉贞从来不与他谈及这种题目,今夜忽然透露心声,是刘彦平意外之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