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书 > 艺文志第十

艺文志第十(2/2)

《邓析》:书今存。(2)《尹文子》:书今存。郭沫若疑其为假(《宋钘尹文遗著考》,载《青铜时代》)。(3)《公孙龙子》十四篇:今存六篇。(4)《成公生》:书已亡。成公生:姓成公。(5)《惠子》:书已亡。《庄子·天下篇》引其十事。(6)(7)书皆已亡。(8)右名七家,三十六篇:今计家数、篇数不误。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1)。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2)。”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3),则苟钩析乱而已(4)。  (1)异数:差别之意。(2)孔子曰等句:此引《论语》载孔子之言。意谓欲为政,必先正名。名:指名号、爵位。(3)譥(jiào):吹毛求疵之意。(4)(pì):破也。  《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1)。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2)。  《我子》一篇(3)。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4)。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5)。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6)。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7)。  (1)《尹佚》书已亡。尹佚:亦曰尹逸,又曰史佚。(2)《田俅子》:书已亡。田俅:即田鸠。(3)(4)(5)书皆已亡。(6)《墨子》:书存而不全。陈国庆曰:“此书宋世已亡九篇,久无善本。今存两种版本,一道藏本,五十二篇;一《四库》本,六十三篇。”(7)右墨六家,八十六篇:今计家数、篇数均不误。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1)。茅屋采(棌)椽(2),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3),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4);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5);以孝视(示)天下,是以上(尚)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6),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1)清庙:谓肃然清静之宗庙。守:“官”之误。(2)棌椽:以柞木为椽。(3)三老五更:古时设三老五更,以父兄之礼养之。(4)右鬼:谓信鬼神。(5)非命:言无吉凶之命。(6)非礼:当是“非礼乐”(王念孙说)。  《苏子》三十一篇。名秦,有《列传》(1)。  《张子》十篇。名仪,有《列传》(2)。  《庞煖》二篇。为燕将(3)。  《阙子》一篇(4)。  《国筮子》十七篇(5)。  《秦零陵令信》一篇。难秦相李斯(6)。  《蒯子》五篇。名通(7)。   《邹阳》七篇(8)。  《主父偃》二十八篇(9)。  《徐乐》一篇(10)。  《庄安》一篇(11)。  《待诏金马聊苍》三篇。赵人,武帝时(12)。  右从(纵)横十二家,百七篇(13)。  (1)《苏子》:书今存十二篇。有辑本。陈国庆曰:“诸家皆以《鬼谷子》为苏秦书。盖刘向《别录》原题《鬼谷子》,《班志》本《七略》,从其核实题名《苏子》。”(2)(3)(4)(5)(6)书皆已亡。(7)《蒯子》:书已亡。蒯通:本书有其传。(8)《邹阳》:书已亡。邹阳:本书有其传。(9)《主父偃》:书已亡。主父偃:本书有其传。(10)《徐乐》:书已亡。徐乐:本书有其传。(11)《庄安》:书已亡。本书有《严安传》。本姓庄,班氏因避东汉明帝讳有时称严。陈直曰:《汉书》对于庄字,有避有不避。不避,用变形字体,已隐含有避讳之义。(12)《待诏金马聊苍》:书已亡。金马:金马门。聊苍:《汉书·严助传》作“胶苍”。(13)右纵横十二家,百七篇:今计家数、篇数均不误。  从(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1)。孔子曰:“诵诗三百,使干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又曰:“使乎,使乎(3)!”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尚)诈谖而弃其信(4)。  (1)行人之官:掌使之官。(2)孔子曰等句:此引《论语》载孔子之言。意谓为使不达干事,诵《诗》虽多,亦无所用。(3)“使乎,使乎!”引《论语》载孔子之言。意谓使者其人难得。(4)诈谖:诈言。  孔甲《盘盂》二十六篇。黄帝之史,或曰夏帝孔甲,似皆非(1)。  《大禹》三十七篇。传言禹所作,其文似后世语(2)。  《五(伍)子胥》八篇。名员,春秋时为吴将,忠直遇谗死(3)。  《子晚子》三十五篇。齐人,好议兵,与《司马法》相似(4)。  《由余》三篇。戎人,秦穆公聘以为大夫(5)。  《尉缭》二十九篇。六国时(6)。  《尸子》二十篇。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7)。  《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集)智略士作(8)。  《淮南内》二十一篇。王安(9)。  《淮南外》三十三篇(10)。  《东方朔》二十篇(11)。  《伯象先生》一篇(12)。  《荆轲论》五篇。轲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司马相如等论之(13)。  《吴子》一篇(14)。  《公孙尼》一篇(15)。  《博士臣贤对》一篇。汉世,难韩子、商君(16)。  《臣说》三篇。武帝时作赋(17)。  《解子簿书》三十五篇(18)。  《推杂书》八十七篇(19)。  《杂家言》一篇。王伯(霸),不知作者(20)。  右杂二十家,四百三篇。入兵法(21)。  (1)(2)书皆已亡。(3)《伍子胥》:疑即《越绝书》(参考顾实《汉志讲疏》)。(4)(5)(6)书皆已亡。(7)《尸子》:书已亡。鲁人:王先谦以为“晋人”之讹。施之勉引钱穆说:“其时晋已不国,而魏沿晋称,尸佼殆为魏人。”有多种辑本。(8)《吕氏春秋》:书今存。二十六篇:细分为一百六十篇。今有《吕氏春秋集释》。(9)《淮南内》:即《淮南子》,今存。王安:淮南王刘安。 (10)《淮南外》:书已亡。(11)《东方朔》:残。《汉书补注》引叶德辉曰:《北堂书钞》百五十八引《嗟伯夷》,《文选·海赋》注引《对诏》,《艺文类聚·灾异部》引《旱颂》、《人部》引《诫子》,凡四篇。(12)(13)(14)(15)(16)书皆已亡。(17)《臣说》:书已亡。说:人名,读曰“悦”。(18)(19)书皆已亡。(20)《杂家言》:书已亡。王霸:王霸之道。(21)右杂二十家,四百三篇:今计二十家,三百九十三篇,少十篇。入兵法:其上脱“出蹴鞠”三字(《补注》引陶宪曾说)。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1)。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2),见王治之无不贯(3),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4),则漫羡而无所归心(5)。  (1)议官:《周礼》无议官。《隋志》以为出于史官。(2)此:指杂家之言。(3)王治之无不贯:言王者之治,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4)荡:放也。(5)漫羡:犹漫衍。  《神农》二十篇。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1)。  《野老》十七篇。六国时,在齐、楚间(2)。  《宰氏》十七篇。不知何世(3)。  《董安国》十六篇。汉代内史,不知何帝时(4)。  《尹都尉》十四篇。不知何世(5)。  《赵氏》五篇。不知何世(6)。  《氾胜之》十八篇。成帝时为议郎(7)。  《王氏》六篇。不知何世(8)。  《蔡癸》一篇。宣帝时,以言便宜,至弘农太守(9)。  右农九家,百一十四篇(10)。  (1)(2)(3)(4)书皆已亡。(5)《尹都尉》:书已亡。尹:姓也。都尉:官名。(6)《赵氏》:书已亡。姚振宗以为是赵过的书。(7)《氾胜之》:书已亡。师古引刘向《别录》曰:使教田三辅,有好田者师之,徙为御史。今有辑本。(8)(9)书皆已亡。(10)有农九家,百一十四篇:今计家数、篇数均不误。关于农家,可参考今人工毓瑚《中国农学书录》。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1),”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2),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3)。  (1)“所重民食”:此引《论语》载孔之言。意谓为君之道,当重视民食。(2)以为无所事圣王:谓不须圣王,天下自治。(3)欲使君臣并耕等句:《孟子·膝文公上》曰:“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  《伊尹说》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1)。  《鬻子说》十九篇。后世所加(2)。  《周考》七十六篇。考周事也(3)。  《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4)。  《师旷》六篇。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5)。  《务成子》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6)。  《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7)。  《天乙》三篇。天乙谓汤,其言非殷时,皆依托也(8)。  《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9)。  《封禅方说》十八篇。武帝时(10)。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武帝时(11)。  《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12)。  《臣寿周纪》七篇。项国圉人,宣帝时(13)。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14)。  《百家》百三十九卷(15)。  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16)。  (1)《伊尹说》:书已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伊尹以割烹要汤,孟子尝所详辩,则此殆战国之士所为矣。(2)(3)(4)(5)(6)书皆已亡。(7)《宋子》:书已亡。宋子:即宋钘,又作宋、宋荣子。(8)(9)书皆已亡。(10)《封禅方说》:书已亡。方说:方士言方之说。(11)《待诏臣饶心术》:书已亡。饶:人名。齐人。(12)《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书已亡。安成:道家。未央术:即长生术。陈直曰:“长生未央,为西汉人之习俗语。……未央术当为长生术之歇后语。”(13)《臣寿周纪》:书已亡。圉:县名。故属项国,汉属淮阳国。臣寿,实为淮阳国圉人。(施之勉说) (14)《虞初周论》:书已亡。虞初:姓虞,名初。洛阳人。其说以《周书》为本。(15)《百家》:书已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曰:《百家》为浅薄不中义理的东西,殆为故事之无当于治道者。(16)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今计十五家,一千三百九十篇,多十篇。小说家言,多浅薄妄言,故皆亡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攸谬者也。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1)。街谈巷语,道听涂(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2)。”然亦弗灭也。阎里小知(智)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3)。  (1)稗官:小官。(2)孔子曰等句:引文为今《论语》载子夏语。师古以为此是《论语》载孔子之言,可能他根据于《齐论语》或《古论语》;而今《论语》则是《鲁论语》。(3)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出蹴鞠一家,二十  五篇(1)。  (1)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今计为一百八十九家,  四千三百五十九篇。多二十五篇。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1)。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途),一致而百虑(2)。”今异家者各推所长(3),穷知(智)究虑,以明其指(旨),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4)。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5)。”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6),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7),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8)。  (1)九家:十家中去小说家。(2)《易》曰云云:引文见《易·系辞下》。(3)异家:各相异之家。(4)流裔: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5)“礼失而求诸野”:言都邑失礼,则于郊野求之,亦将有所收获。(6)索:求也。(7)舍:废也。(8)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焉:凌稚隆《汉书评林》:叙尾合有“叙诸子为十种”六字,疑衍。  屈原赋二十五篇。楚怀王大夫,有《列传》(1)。  唐勒赋四篇。楚人(2)。  宋玉赋十六篇。楚人,与唐勒并时,在屈原后也(3)。  赵幽王赋一篇(4)。  庄夫子赋二十四篇。名忌,吴人(5)。  贾谊赋七篇(6)。  枚乘赋九篇(7)。  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8)。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9)。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10)。  太常蓼侯孔臧赋二十篇(11)。  阳丘侯刘郾赋十九篇(12)。  吾丘寿王赋十五篇(13)。  蔡甲赋一篇(14)。  上所自造赋二篇(15)。  ■ 宽赋二篇(16)。  ■ 光禄大夫张子侨赋三篇。与王褒同时也(17)。  ■ 阳成侯刘德赋九篇(18)。  ■ 刘向赋三十三篇(19)。  ■ 王褒赋十六篇(20)。  右赋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21)。  (1)屈原赋二十五篇:今存。顾实《汉志讲疏》:今《楚辞》、《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天问》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三篇,凡二十五篇。(2)唐勒四篇:书已亡。(3)宋玉赋:今存。宋玉:屈原弟子。姚明辉《汉志注解》:今考《楚辞》载《九辨》九篇,《招魂》一篇。《文选》载《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四篇。《古文苑》载《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钩赋》五篇,凡十九篇。(4)赵幽王赋:《高五王传·赵幽王传》作“歌”。本书《高五王传》载歌一篇,疑即此赋。(5)庄夫子赋:今存《楚辞》有《哀时命》一篇,即庄夫子所作(参考王逸注)。(6)贾谊赋五篇:今存五篇,即《惜誓》、《吊屈原赋》、《鹏鸟赋》、《旱云赋》,以及《郾赋》残篇。(7)枚乘赋九篇:今存三篇,即《七发》、《柳赋》、《梁王兔园赋》。(8)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今存六篇,即《子虚赋》、《哀二世赋》、《大人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9)淮南王赋:今存《屏风赋》(载《艺文类聚》)。(10)淮南王群臣赋:今存《招隐士》一篇。淮南小山之作(王应麟说)。(11)太常蓼侯孔臧赋:陈国庆曰:“《孔丛子连丛子》上《叙书》云: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而卒。先时尝为赋二十四篇。别不在集。似其幼时之作也。或即《谏格虎赋》、《杨柳赋》、《郾赋》、《蓼虫赋》四篇。”(12)阳丘侯刘郾赋:书已亡。阳丘:《王子侯表》作“杨邱”。“郾”,与“偃”相通(陈直说)。(13)(14)书皆已亡。 (15)上所自造赋二篇:今存。上:武帝。陈国庆曰:“本书《外戚传》载有《伤李夫人赋》一篇,《文选》载有《秋风辞》一篇,《沟洫志》载有《瓠子之歌》二章。”(16)(17)(18)书皆已亡。(19)刘向赋三十三篇:存而不全。陈国庆曰:“今存《楚辞》载有《九叹》九篇,《古文苑》载有《请雨华山赋》一篇,本书《高帝纪》、《高帝颂》一篇,凡十一篇。(20)王褒赋十六篇:残。陈国庆曰:“今存《楚辞》载有《九怀》九篇。列传载有《圣主得贤臣颂》一篇。《文选》载有《洞箫赋》一篇。《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载有《甘泉宫颂》、《碧鸡颂》二篇,凡十三篇。”(21)右赋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今计家数、篇数均不误。顾实曰:此《屈原赋》之属,盖主抒情者也。  陆贾赋三篇(1)。  枚皋赋百二十篇(2)。  朱建赋二篇(3)。  常侍郎庄忽奇赋十一篇。枚皋同时(4)。  严助赋三十五篇(5)。  朱买臣赋三篇(6)。  宗正刘辟强赋八篇(7)。  司马迁赋八篇(8)。  郎中臣婴齐赋十篇(9)。  臣说赋九篇(10)。  臣吾赋十八篇(11)。  辽东太守苏季赋一篇(12)。  萧望之赋四篇(13)。  河内太守徐明赋三篇。字长君,东海人,元、成世历五郡太守,有能名(14)。  给事黄门侍郎李息赋九篇(15)。  淮阳宪王赋二篇(16)。  扬雄赋十二篇(17)。  待诏冯商赋九篇(18)。  博士弟子杜参赋二篇(19)。  车郎张丰赋三篇。张子侨子(20)。  骠骑将军朱宇赋三篇(21)。  右赋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入扬雄八篇(22)。  (1)陆贾赋:已亡。陆贾有《孟春赋》(参考《文心雕龙·才略篇》)。(2)枚皋赋:已亡。《枚乘传》附枚皋传。本传提及《平乐馆赋》、《皇太子生赋》、《立皇太子禖祝》、卫皇后立时为《戒终赋》。(3)朱建赋:已亡。(4)常侍郎庄忽奇赋:已亡。师古引《七略》云:忽奇,庄助昆弟。(5)(6)(7)赋皆已亡。(8)司马迁赋:存有《悲士不遇赋》一篇(载《艺文类聚》卷三十)。(9)(10)(11)(12)(13)(14)(15)(16)赋皆已亡。(17)扬雄赋:今存。顾实《汉志讲疏》:“后注云‘入扬雄八篇’,盖《七略》据《雄传》,言作四赋,止收《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扬赋》四篇,班氏更益八篇,故十二篇也。其八篇,则本传《反离骚》、《广骚》、《畔牢愁》三篇,《古文苑》之《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三篇,又有《覈灵赋》(《文选》、《御览》)、《都酒赋》(即《酒箴》,亦作《酒赋》,详《上古三代文》)二篇,凡八篇。然若益以《解嘲》、《解难》、《赵充国颂》、《剧秦美新》诸篇,则溢出十二篇之数矣,岂此诸篇不在内耶?”(18)待诏冯商赋:已亡。(19)博士弟子杜参赋:已亡。杜参:杜陵人。死于阳朔元年。(20)车郎张丰赋:已亡。(21)骠骑将军朱宇赋:已亡。“骠骑将军”下脱一“史”字。(22)右赋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今计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多一篇。顾实曰:此陆贾赋之属,盖主说辞者也。  孙卿赋十篇(1)。  秦时杂赋九篇(2)。  李思《孝景皇帝颂》十五篇(3)。  广川惠王越赋五篇(4)。  长沙王群臣赋三篇(5)。  魏内史赋二篇(6)。  东暆令延年赋七篇(7)。  卫士令李忠赋二篇(8)。  张偃赋二篇(9)。  贾充赋四篇(10)。  张仁赋六篇(11)。  秦充赋二篇(12)。  李步昌赋二篇(13)。  侍郎谢多赋十篇(14)。  平阳公主舍人周长孺赋二篇(15)。  洛阳铸华赋九篇(16)。  眭弘赋一篇(17)。  别栩阳赋五篇(18)。  臣昌市赋六篇(19)。  臣义赋二篇(20)。  黄门书者假史王商赋十三篇(21)。  侍中徐博赋四篇(22)。  黄门书者王广吕嘉赋五篇(23)。  汉中都尉丞华龙赋二篇(24)。  左冯翊史路恭赋八篇(25)。  右赋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26)。  (1)孙卿赋:存。顾实《汉志讲疏》:十篇,盖十一篇之误。《荀子》有《赋篇》、《成相篇》,《成相》亦赋之流也。《赋篇》有《礼》、《知》、《云》、《蚕》、《箴》五赋,又有《佹诗》一篇,凡六篇;《成相篇》载有五篇,共有十一篇。(2)(3)(4)赋皆已亡。(5)长沙王群臣赋:已亡。长沙王:指吴芮(陈直说)。(6)魏内史赋:已亡。西汉无封魏之王,次于长沙群臣赋之后,或为魏王豹之内史(陈直说)。(7)东暆令延年赋:已亡。东暆:县名。初属临屯郡,临屯郡罢后则属乐浪郡。陈直曰:“王先谦谓延平亦见《沟洫志》(原文为齐人延年上书),‘延年’在西汉为最通常之名,似不应混为一人。”施之勉也指出王氏之说无据。(8)卫士令李忠赋:已亡。卫士令:官名。属卫尉。(9)(10)(11)(12)(13)(14)(15)(16)赋皆已亡。(17)眭弘赋:已亡。眭弘:即眭孟。(18)别栩阳赋:已亡。别栩阳:姓别,名栩阳(顾炎武、钱大昭说)。然顾实引庾信《哀江南赋》:“栩阳亭离别之赋。”则别栩阳非人之姓名。(19)(20)(21)(22)(23)(24)赋皆已亡。(25)左冯翊史路恭赋:已亡。史路恭:史谓掾史,路恭为人名(陈直说)。(26)右赋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今计家数、篇数不误。顾实曰:“此《荀卿赋》之属,盖主效物者也。”  《客主赋》十八篇(1)。  《杂行出及颂德赋》二十四篇(2)。  《杂四夷及兵赋》二十篇(3)。  《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4)。  《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5)。  《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6)。  《杂山陵水泡云气雨旱赋》十六篇(7)。  《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8)。  《杂器械草木赋》三十三篇(9)。  《大杂赋》三十四篇(10)。  《成相杂辞》十一篇(11)。  《隐书》十八篇(12)。  右杂赋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13)。  (1)《客主赋》:已亡。扬雄《长杨赋》有子墨,客卿;翰林,主人。盖用其体。(2)(3)(4)(5)(6)(7)(8)(9)(10)(11)(12)赋皆已亡。(13)右杂赋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今计家数、篇数不误。顾实曰:此杂赋尽亡不可徵,盖多杂诙谐为庄子寓言者欤?  《高祖歌诗》二篇(1)。  《泰一杂甘泉寿宫歌诗》十四篇(2)。  《宗庙歌诗》五篇(3)。  《汉兴以来兵所诛灭歌诗》十四篇(4)。  《出行巡狩及游歌诗》十篇(5)。  《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四篇(6)。  《李夫人及幸贵人歌诗》三篇(7)。  《诏赐中山靖王子哙及孺子妾冰未央材人歌诗》四篇(8)。  《吴楚汝南歌诗》十五篇(9)。  《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歌诗》九篇(10)。  《邯郸河间歌诗》四篇(11)。  《齐郑歌诗》四篇(12)。  《淮南歌诗》四篇(13)。  《左冯翊秦歌诗》三篇(14)。  《京兆尹秦歌诗》五篇(15)。  《河东蒲反(板)歌诗》一篇(16)。  《黄门倡车忠等歌诗》十五篇(17)。  《杂各有主名歌诗》十篇(18)。  《杂歌诗》九篇(19)。  《洛阳歌诗》四篇(20)。  《河南周歌诗》七篇(21)。  《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22)。  《周谣歌诗》七十五篇(23)。  《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24)。  《诸神歌诗》三篇(25)。  《送迎灵颂歌诗》三篇(26)。  《周歌诗》二篇(27)。  《南郡歌诗》五篇(28)。  右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29)。  (1)《高祖歌诗》:今存。二篇为《大风歌》、《鸿鹄歌》(见《高帝纪》、《张良传》)。(2)(3)今皆存。两者合为十九章,见《礼乐志》、《郊祀志》。(4)《汉兴以来兵所诛灭歌诗》:王先谦曰:疑即汉鼓吹饶歌诸曲。(5)《出行巡狩及游歌诗》:残。王先谦曰:盖武帝《瓠子》、《盛唐》、《枞阳》等歌。汉《饶歌上之回曲》当亦在内。(6)(7)皆亡。(8)《诏赐中山靖王子哙……歌诗》:已亡。中山靖王:刘胜,景帝之子。其子哙不见于侯表。陈直曰:“孺子盖王侯庶妾有号位者之称,冰为孺子之名,未央材人即才人,为妃嫔之号。此诗作者是未央材人,经汉廷写赐与中山王子哙,及其妾冰,上列二人非作家也。”(9)《吴楚汝南歌诗》:疑。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王先谦曰:“郭茂倩《乐府》有《鸡鸣歌》,《鸡鸣歌》即《汝南歌诗》也。”顾实曰:《宋书·乐志》“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也。”是亦吴楚歌诗之可徵者欤?(10)(11)(12)(13)(14)(15)(16)皆亡。(17)《黄门倡车忠等歌诗》:已亡。陈直曰:“黄门倡为倡技之巧,车忠为人姓名。”陈国庆曰:“《乐府诗集》载有《黄门倡歌》一首。又有《俳歌辞》一首”。(18)(19)(20)(21)(22)(23)皆亡。(24)《周谣歌诗声曲折》:亡。声曲折:即乐谱。王先谦曰:“声曲折,即歌声之谱,唐曰乐句,今曰板眼。(25)(26)(27)(28)皆亡。(29)右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今计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六篇,多二篇。  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入扬雄八篇(1)。  (1)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今计一百零六家,一千三百二十一篇,多三篇。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1),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2)。”言感物造端,材知(才智)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3);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4)。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5),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6),皆作赋以风(讽)(7),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讽)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8)。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9),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序诗赋为五种(10)。  (1)诵:讽也,今谓背诵。赋:敷也,谓能敷陈事物。(2)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毛诗·卫风·定之方中传》云:“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志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也。”(3)微言:隐语之类,无非欲隐约以见其志(顾实说)。(4)孔子曰等句:此引《论语》载孔于戒伯鱼之辞。(5)逸:遗佚之意。(6)离:遭也。(7)作赋以讽:王念孙曰:“讽”下原有“谕”字,而今本脱之。(8)辞人:言后代之为文辞者。(9)人:此字衍(王念孙说)。(10)序诗赋为五种:刘光汉《刘申叔遗书·论文杂记》曰:叙诗赋为五种,而赋则析为四类。《客主赋》以下十二家皆汉代之总集也,余则皆为分集。而分集之赋复分三类。有写怀之赋,有聘辞之赋,有阐理之赋。写怀之赋屈原以下二十家是也。聘辞之赋陆贾以下二十一家是也。阐理之赋荀卿以下二十五家是也。写怀之赋其源出于《诗经》,聘辞之赋其源出于纵横家,阐理之赋其源出于儒道两家。观《班志》之分析诗赋,可以知诗歌之体与赋不同,而骚体则同于赋体。至《文选》析赋骚为二,则与《班志》之义迥殊矣。  《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1)。  《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2)。  《公孙鞅》二十七篇(3)。  《吴起》四十八篇。有《列传》(4)。  《范蠡》二篇。越王勾践臣也(5)。  《大夫种》二篇。与范蠡俱事勾践(6)。  《李子》十篇(7)。  《缍》一篇(8)。  《兵春秋》一篇(9)。  《庞愋》三篇(10)。  《兒良》一篇(11)。  《广武君》一篇。李左车(12)。  《韩信》三篇(13)。  右兵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14)。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歇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种,出《司马法》入礼也(15)。  (1)《吴孙子兵法》:书残。吴孙子:孙武,齐人,仕于吴。《孙子兵法》传世有十三篇。(2)齐孙子:孙膑。早年失传,《隋志》即不见著录。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西汉前期墓葬中发现了《孙膑兵法》,已整理出版。(3)《公孙鞅》:已亡。(4)《吴起》四十八篇:清《四库全书》著录《吴子》一卷,入子部兵家类,《简目》以为“真古书”。顾实曰:“今本六篇,成一首尾,辞意浅薄,必非原书”。郭沫若《青铜时代·述吴起》断定其为“伪书”。(5)(6)(7)(8)(9)(10)(11)(12)(13)书皆已亡。(14)右兵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今计十三家,二百七十篇。多十一篇。当补“图十三卷”。(15)种:当作“重”。此字前又脱一“篇”字,(王先谦说)  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1)。  (1)以正守国,以奇用兵等句:顾实曰:《老子》曰:“以正守国,以奇  用兵。”《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道家、兵家通也。  《楚兵法》七篇。图四卷(1)。  《蚩尤》二篇。见《吕刑》(2)。  《孙轸》五篇。图二卷(3)。  《繇叙》二篇(4)。  《王孙》十六篇。图五卷(5)。  《尉缭》三十一篇(6)。  《魏公子》二十一篇。图十卷。名无忌,有《列传》(7)。  《景子》十三篇(8)。  《李良》三篇(9)。  《丁子》一篇(10)。  《项王》一篇。名籍(11)。  右兵形势十一家,九十二篇。图十八卷(12)。  (1)(2)(3)书皆亡。(4)《繇叙》:已亡。叙,疑为“余”。繇叙:即由余。(5)《王孙》:已亡。王孙:疑为吴王孙雄(姚振宗)。(6)《尉缭》三十一篇:残。尉缭:战国末人。清《四库全书》著录《尉缭子》五卷,入子部兵家类。《简目》言“今本二十四篇”。(7)《魏公子》:已亡。(8)《景子》:已亡。景子:景阳(沈钦韩说)。(9)(10)(11)书皆亡。(12)右兵形势十一家,九十二篇,图十八卷:今计十一家;一百零二篇,多十篇;图二十一卷,多三卷。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1)。  (1)以轻疾制敌:《孙子》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后人发,先人至。”“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皆言兵贵神速。  《太一兵法》一篇(1)。  《天一兵法》三十五篇(2)。  《神农兵法》一篇(3)。  《黄帝》十六篇。图三卷(4)。  《封胡》五篇。黄帝臣,依托也(5)。  《风后》十三篇,图二卷,黄帝臣,依托也(6)。  《力牧》十五篇。黄帝臣,依托也(7)。  《鳺冶子》一篇。图一卷(8)。  《鬼容区》三篇。图一卷。黄帝臣,依托(9)。  《地典》六篇(10)。  《孟子》一篇(11)。  《东父》三十一篇(12)。  《师旷》八篇。晋平公臣(13)。  《苌弘》十五篇,周史(14)。  《别成子望军气》六篇。图三卷(15)。  《辟兵威胜方》七十篇(16)。  右阴阳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17)。  (1)《太一兵法》:已亡。太一:天帝之神。(2)《天一兵法》:已亡。天一:星名。(3)(4)(5)(6)书皆亡。(7)《力牧》:书已亡。力牧:或作力墨(见《流沙坠简考释》释一、五页),或作力黑(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十大经》)。(8)《鳺冶子》:书已亡。(9)《鬼容区》:书已亡。鬼容区,即鬼臾区。(10)(11)(12)(13)(14)(15)(16)书皆亡。 (17)右阴阳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今计十六家;二百二十七篇,少二十二篇,图十卷。  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1),随斗击,因五胜(2),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1)刑:十二辰。德:十日。(《淮南子·兵略训》高《注》(2)五胜:五行相胜。  《鲍子兵法》十篇。图一卷(1)。  《五子胥》十篇。图一卷(2)。  《公胜子》五篇(3)。  《苗子》五篇。图一卷(4)。  《逢门射法》二篇(5)。  《阴通成射法》十一篇(6)。  《李将军射法》三篇(7)。  《魏氏射法》六篇(8)。  《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9)。  《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10)。  《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五篇(11)。  《蒲苴子弋法》四篇(12)。  《剑道》三十八篇(13)。  《手搏》六篇(14)。  《杂家兵法》五十七篇(15)。  《蹴鞠》二十五篇(16)。  右兵技巧十二家,百九十九篇(17)。省《墨子》重,入蹴鞠也(18)。  (1)(2)书皆亡。(3)《公胜子》:书已亡。公胜:即公乘。(4)《苗子》:书已亡。(5)《逢门射法》:书已亡。逢门:即逢蒙。(6)《阴通成射法》:书已亡。(7)《李将军射法》书已亡。李将军:李广。(8)《魏氏射法》:已亡。魏氏:疑为魏不害(陈直说)。(9)《强弩将军王围射法》:已亡。王围:郁郅人。(见《赵充国传》(10)《望远连弩射法具》:书已亡。(11)《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书已亡。护军射师:当为护军都尉之属官(陈直说)。(12)(13)(14)(15)书皆亡。(16)《蹴鞠》:书已亡。蹴鞠: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17)右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今计十六家,多三家;二百零七篇,多八篇;宜补“图三卷”。(18)省《墨子》重:《补注》引陶宪曾曰:省《墨子》重者,盖《七略》《墨子》七十一篇,入墨家,又择其中言兵技巧者十二篇,重收入此,而班省之也。《蹴鞠》本于诸子,班氏出之入此。  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1),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1)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姚明辉《汉志注解》:习手足,如手搏、蹴鞠是也。便器械,如射、弋是也。积机关,如连弩是也。  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入《蹴鞠》一家二十五篇,出《司马法》百五十五篇入礼也。  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洪范》八政,八曰师。孔子曰为国者“足食足兵”(1),“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2)。”明兵之重也。《易》曰“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3),”其用上矣。后世铄金为刃(4),割革为甲,器械甚备。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5)。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6),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  (1)“足食足兵”:《论语》载孔子之言。谓无兵无食,不可以为国。(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载孔子之言。此意在批评不素习武备。(3)《易》曰等句:引文见《易·系辞下》。弧:木弓。剡(yǎn):削也。 (4)铄:销熔。(5)盗取:言盗取秘府所藏兵法。  (6)裙(jiàn)摭:摘取;搜集。  《太一杂子星》二十八卷(1)。  《五残杂变星》二十一卷(2)。  《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3)。  《常从日月星气》二十一卷(4)。  《皇公杂子星》二十二卷(5)。  《淮南杂子星》十九卷(6)。  《太一杂子**》三十四卷(7)。  《国章观霓**》三十四卷(8)。  《泰阶六符》一卷(9)。  《金度玉衡汉五星客流出入》八篇(10)。《汉五星彗客行事占验》八卷(11)。  《汉日旁气行事占验》三卷(12)。  《汉流星行事占验》八卷(13)。  《汉日旁气行占验》十三卷(14)。  《汉日食月晕杂变行事占验》十三卷(15)。  《海中星占验》十二卷(16)。《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17)。《海中五星顺逆》二十八卷(18)。  《海中二十八宿国分》二十八卷(19)。  《海中二十八宿臣分》二十八卷(20)。  《海中日月彗虹杂占》十八卷(21)。  《图书秘记》十七篇(22)。  右天文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23)。  (1)《太一杂子星》:书已亡。太一:星名。(2)《五残杂变星》:书已亡。五残:星名。(3)《黄帝杂子气》:书已亡。(4)《常从日月垦气》:书已亡。常从:人姓名。老子师之。(5)(6)(7)书皆亡。(8)《国章观霓**》:书已亡。国章:人姓名。(9)《泰阶六符》:书已亡。师古引李奇曰:三台谓之泰阶,两两成体,三台故六,观色以知吉凶。故曰符。(10)《金度玉衡汉五星客流出入》:书已亡。金镀:铜度。玉衡:北斗第五星。五星:岁星(木星)、荧惑(火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11)《汉五星彗客行事占验》:书已亡。彗、客:二星名。(12)(13)书皆亡。(14)《汉日旁气行占验》:书已亡。“行”字下夺一“事”字。与前一书同名,而不是一书。(15)(16)(17)(18)(19)(20)(21)(22)书皆亡。(23)右天文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今计二十二家,多一家。四百一十九卷,少二十六卷。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1),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2)。”然星事凶悍,非湛(沈)密者弗能由也。夫观景(影)以谴形,非明王亦不能服听也。以不能由之臣(3),谏不能听之王,此所以两有患也。  (1)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古代一种恒星分群系统,周天四方各有七宿,东方曰苍龙,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北方曰玄武,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西方曰白虎,有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南方曰朱雀,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2)《易》曰等句:引文见《易·贲卦》彖辞。(3)由:用也。《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1)。《颛顼历》二十一卷(2)。《颛顼五星历》十四卷(3)。《日月宿历》十三卷(4)。《夏殷周鲁历》十四卷(5)。《天历大历》十八卷(6)。《汉元殷周谍历》十七卷(7)。《耿昌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8)。《耿昌月行度》二卷(9)。《传周五星行度》三十九卷(10)。《律历数法》三卷(11)。《自古五星宿纪》三十卷(12)。《太岁谋日晷》二十九卷(13)。《帝王诸侯世谱》二十卷(14)。《古来帝王年谱》五卷(15)。《日晷书》三十四卷(16)。《许商算术》二十六卷(17)。《杜忠算术》十六卷(18)。右历谱十八家,六百六卷(19)。_  (1)《黄帝五家历》:书已亡。黄帝五家:即《律历志》所说的黄帝、颛顼、夏、殷、周五家(周寿昌说)。(2)(3)(4)(5)(6)书皆亡。(7)《汉元殷周谍历》:书已亡。谍历:犹今之纪元。汉元殷周谍历:以汉元上推殷、周之年,如言汉元前某年。(8)书已亡。耿昌:即耿寿昌。“月”上疑脱一“日”字。帛图:画在帛上之图。或当作“度图”。《后汉书·律历志》,甘露二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以图仪日月行,考验天运状。姚振宗曰:似前二百余卷为图,后二卷为说。(9)《耿昌月行度》:书已亡。(10)《传周五星行度》:书已亡。传:当为“傅”(王念孙说)。傅周:姓傅,名周。(11)(12)书皆亡。(13)《太岁谋日晷》:书已亡。谋:当为“谍”(王引之说)。(14)《帝王诸侯世谱》书已亡。谱,与表名异而实同。(15)(16)(17)(18)书皆亡。(19)右历谱十八家,六百六卷:今计十八家;五百六十六卷,少四十卷。  历谱者,序四时之位(1),正分至之节(2),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3),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非天下之至材,其孰与(预)焉!道之乱也,患出于小人而强欲知天道者,坏大以为小,削远以为近,是以道术破碎而难知也。  (1)四时:春、夏、秋、冬。(2)分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三统:古历法名。汉刘歆作《三统历》及谱,以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  《太一阴阳》二十三卷(1)。  《黄帝阴阳》二十五卷(2)。  《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3)。  《诸王子论阴阳》二十五卷(4)。  《太元阴阳》二十六卷(5)。  《三典阴阳谈论》二十七卷(6)。  《神农大幽五行》二十七卷(7)。  《四时五行经》二十六卷(8)。  《猛子闾昭》二十五卷(9)。  《阴阳五行时令》十九卷(10)。  《堪舆金匮》十四卷(11)。  《务成子灾异应》十四卷(12)。  《十二典灾异应》十二卷(13)。  《钟律灾异》二十六卷(14)。  《钟律丛辰日苑》二十三卷(15)。  《钟律消息》二十九卷(16)。  《黄钟》七卷(17)。  《天一》六卷(18)。  《太一》二十九卷(19)。  《刑德》七卷(20)。  《风鼓六甲》二十四卷(21)。  《风后孤虚》二十卷(22)。  《**随典》二十五卷(23)。  《转位十二神》二十五卷(24)。  《羡门式法》二十卷(25)。  《羡门式》二十卷(26)。  《文解六甲》十八卷(27)。  《文解二十八宿》二十八卷(28)。  《五音奇胲用兵》二十三卷(29)。  《五音奇胲刑德》二十一卷(30)。  《五音定名》十五卷(31)。  右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32)。  (1)(2)(3)(4)(5)(6)(7)(8)(9)(10)书皆亡。(11)《堪舆金匮》:书已亡。堪舆:犹后世相地看风水。(12)《务成子灾异应》:书已亡。务成子:相传为尧师。(13)《十二典灾异应》:书已亡。(14)《钟律灾异》:书已亡。沈钦韩曰,“此盖京房之术。”见《续汉书·律历志》。(15)《钟律丛辰日苑》:书已亡。从辰:五行家占日的一个支派。《史记·日者传》有“丛辰家曰大凶”云云。(16)《钟律消息》:书已亡。消息:生为息,死为消。(17)(18)书皆亡。(19)《太一》:书己亡。太一:北辰神名。(20)《刑德》:书已亡。刑德:《淮南子·天文训》云:“日为德,月为刑,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21)《风鼓六甲》:书已亡。风鼓:王先谦曰,遁甲演于风后,“风鼓”疑“风后”之讹。(22)《风后孤虚》:书己亡。孤虚:占卜推算日时之法。(23)《**随典》:书已亡。**:谓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西合,已与申合,午与未合。(24)《转位十二神》:书已亡。(25)《羡门式法》:书已亡。式:即栻,旋转也。(26)(27)(28)书皆亡。(29)《五音奇胲用兵》:书已亡。奇胲:即奇该,非常也(王念孙说)。(30)(31)书皆亡。(32)右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今计三十一家,六百五十四卷,多二卷。五行者(1),五常之形气也(2)。《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3)”,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1)五行:木、金、火、土、水。(2)五常:仁、义、礼、智、信。(3)《书》等句:引文见《尚书·周书·洪范》。羞:进也。五事:貌、言、视、听、思。  《龟书》五十二卷(1)。  《夏龟》二十六卷(2)。  《南龟书》二十八卷(3)。  《巨龟》三十六卷(4)。  《杂龟》十六卷(5)。  《蓍书》二十八卷(6)。  《周易》三十八卷(7)。  《周易明堂》二十六卷(8)。  《周易随曲射匿》五十卷(9)。  《大筮衍易》二十八卷(10)。  《大次杂易》三十卷(11)。  《鼠序卜黄》二十五卷(12)。  《于陵钦易吉凶》二十三卷(13)。  《任良易旗》七十一卷(14)。  《易卦》八具(15)。  右蓍龟十五家,四百一卷(16)。  (1)(2)书皆亡。(3)《南龟书》:书已亡。南:或疑为“商”之误。刘师培曰:“南、商形近,南疑商讹。”(《连山归藏考》,《中国学报》第二册)陈直曰:“先考辅卿府君云:疑为商龟书之误字。”(4)(5)(6)书皆亡。  (7)《周易》:书已亡。易:当作“占”解。(8)(9)(10)(11)书皆亡。(12)《鼠序卜黄》:书已亡。鼠序:即鼠卜。卜黄:即鸡卜。(参考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13)《于陵钦易吉凶》:书已亡。(14)《任良易旗》:书已亡。任良:京房弟子。(15)《易卦》:书已亡。八具:八级,以八卷计。(16)右蓍龟十五家,四百一卷:今计十五家,四百八十五卷(包括八具八卷),多八十四卷。  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书》曰:“女(汝)则有大疑,谋及卜筮(1)。”《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善于蓄龟(2)。”“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预)于此(3)!”及至衰世,解(懈)于齐(斋)戒,而娄(屡)烦卜筮,神明不应。故筮渎不告,《易》以为忌(4);龟厌不告,《诗》以为刺(5)。  (1)《书》曰等句:引文见《尚书·周书·洪范》。卜筮:龟曰卜,蓍曰筮。(2)《易》曰等句:引文见《易·系辞上》。:同“娓娓”。勤勉貌。(3)“是故君子将有为也”等句:引文见《易·系辞上》。(4)“筮渎不告,《易》以为忌”:《易·蒙卦》之辞曰:“初筮吉,再三渎,渎则不告。”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云:“言求筮者初来求筮,则为之筮,而告以休咎。若不信初筮,反复多疑,而再三求筮,是狎辱筮人,则不为之筮也。”(5)龟厌不告,《诗》以为刺:《诗经·小雅·小旻》曰:“我龟既厌,不我告犹。”意谓龟甲已厌恶我们,占卜不出什么吉凶来了。  《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1)。《甘德长柳占梦》二十卷(2)。《武禁相衣器》十四卷(3)。《嚏耳鸣杂占》十六卷(4)。《祯祥变怪》二十一卷(5)。《人鬼精物六畜变怪》二十一卷(6)。《变怪诰咎》十三卷(7)。《执不祥劾鬼物》八卷(8)。《请官除妖祥》十九卷(9)。《禳祀天文》十八卷(10)。《请祷致福》十九卷(11)。《请雨止雨》二十六卷(12)。《太一杂子候岁》二十二卷(13)。《子贡杂子候岁》二十六卷(14)。《五法积贮宝臧(藏)》二十三卷(15)。《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十四卷)(16)。《昭明子钓种生鱼鳖》八卷(17)。《种树(藏)果相蚕》十三卷(18)。  右杂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19)。  (1)(2)(3)书皆亡。(4)《嚏耳鸣杂占》:书已亡。嚏(tì):喷嚏。杨树达曰:“今俗,人嚏,则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耳鸣:《居延汉简》有关于“耳鸣”的记述。(5)《祯祥变怪》:书已亡。(6)《人鬼精物六畜变怪》:书已亡。物:借为魅魅,老物精。(杨树达说)(7)(8)(9)(10)(11)(12)(13)书皆亡。(14)《子贡杂子候岁》:书已亡。《补注》引叶德辉曰:此因子贡货殖依托而作。(15)《五法积贮宝藏》:书已亡。(16)《神农教田相土耕种》:书已亡。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云:“似乎本书内容纯属占候性质。如《占经》所引,其言大都近于神秘,与后世的农谚不同。”(17)《昭明子钓种生鱼鳖》:书已亡。顾实《汉志注疏》曰:“亦《农书》之主占候者。”(18)《种树藏果相蚕》:书已亡。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云,《齐民要术》中种树诸篇以及所引《食经》的藏果法数十条,都是出于此书。(19)右杂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今计十八家,三百一十二卷,少一卷。  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徽(1),《易》曰:“占事知来(2)。”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3)。而《诗》载熊罴虺蛇众鱼旐之梦(4),著明大人之占(5),以考吉凶,盖参卜筮。《春秋》之说妖也,曰:“人之所忌,其气炎(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失常则妖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6)。”故曰:“德胜不祥,义厌不惠(7)。”桑谷共生,大戊以兴(8);鹏雉登鼎,武丁为宗(9)。然惑者不稽诸躬(10),而忌妖之见(现),是以《诗》刺“召彼故老,讯之占梦”(11),伤其舍本而忧末,不能胜凶咎也。  (1)徽:证也。(2)“占事知来”:见《易·系辞下》。(3)周有其官:师古曰:“谓太卜掌三梦之法,又占梦中士二人,皆宗伯之属官。(4)《诗》:指《诗经·小雅》之《斯干》《无羊》。从略不引。熊罴虺蛇之梦:吉祥之梦,而生男女。众鱼之梦:为丰年之应。旐(zhàoyú)之梦:为多盛之象。(师古说)(5)大人之占:谓以圣人占梦之法占之(师古说)。(6)“人之所忌”等句:此引《左传》庄公十四年申之言。衅:瑕也。失常:谓反五常之德。(7)厌:厌恶。惠:顺也。(8)大戊:商代国王。太庚之子。说在《郊祀志》。(9)武丁:商代国王。在位五十九年。后称为高宗。说在《五行志》。(10)稽:考也。躬:自身。(11)《诗》刺等句:引诗见《诗经·小雅·正月》。《山海经》十三篇(1)。《国朝》七卷(2)。《宫宅地形》二十卷(3)。《相人》二十四卷(4)。《相宝剑刀》二十卷(5)。《相六畜》三十八卷(6)。右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7)。(1)《山海经》:今存。今本为十八篇。(2)《国朝》:书已亡。疑为刘向志地理之书(沈钦韩、周寿昌说)。(3)(4)(5)书皆亡。(6)《相六畜》:书已亡。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曰:“据魏晋时代的人说,汉时有《相马经》,但《汉志》不载,独有本书,似乎这三十八卷,包括有关于鸟、狗、彘的各种相法,所以总题名为《相六畜》。后世分别传写,各成专书,原来的总名却消失了。”(7)右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今计六家,一百二十二卷。  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徵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1)。  (1)形法者等句:顾实曰:“此以形气言相,非专门名家难言之。然以《山海经》次其间,则其驳也。”凡数术百九十家(1),二千五百二十八卷(2)。  (1)凡数术百九十家:“十”字衍(朱一新说)。(2)二千五百二十八卷:今计一百一十家,多一家;二千五百五十八卷,多三十卷。  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1),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2)。”春秋时鲁有梓慎(3),郑有裨灶(4),晋有卜偃(5),宋有子韦(6)。六国时楚有甘公(7),魏有石申夫(8)。汉有唐都(9),庶得粗觕(10)。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  (1)史官:史,是史巫之史;官,则太卜(周寿昌说)(2)《易》曰云云:引文见《易·系辞下》。言道由人行。(3)梓慎:春秋时人,见《左传》襄公十五年。(4)裨灶:春秋时人。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5)卜偃:春秋时人。见《左传》闵公元年。 (6)子韦:春秋时人。宋景公之史。(7)甘公:即甘石。战国时天文学家。(8)石申夫:战国时天文学家。(9)唐都:汉代天文学家。(10)粗觕(cū):粗略。  《黄帝内经》十八卷(1)。《外经》三十七卷(2)。《扁鹊内经》九卷(3)。《外经》十二卷(4)。《白氏内经》三十八卷(5)。《外经》三十六卷(6)。《旁篇》二十五卷(7)。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8)。  (1)《黄帝内经》:今残。王应麟《汉志考证》引王冰云:《素问》、《灵枢》,在其数内。清《四库全书》著有《黄帝素问》二十四卷、《灵枢经》十二卷。(2)《外经》:已亡。(3)《扁鹊内经》:已亡。顾实曰:“《千金方》、《外台祕要》皆有引扁鹊法,或为此《内经》《外经》之遗文。”扁鹊:姓秦氏,名越人,战国时人。(4)《外经》:己亡。清《四库全书》著录有《难经本义》二卷。《简目》言“周、秦越人撰,元滑寿注。”(5)(6)(7)书皆亡。(8)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今计七家,一百七十五卷,少四十一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1),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2),调百药齐(剂)和之所宜。至齐(剂)之得,犹慈石取铁(3),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1)经落:经络。(2)针石:即石针。“所施”上当有“之”字(王念孙说)。(3)慈石:今作磁石。  《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1)。《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2)。《五脏六腑疽十二病方》四十卷(3)。《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4)。《太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5)。《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6)。《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7)。《金创疭瘛方》三十卷(8)。《妇人婴儿方》十九卷(9)。《汤液经法》三十二卷(10)。《神农黄帝食禁》七卷(11)。  右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12)。  (1)《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书已亡。痹(bì):风湿病。(2)《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书已亡。疝(shàn):心腹气病。(3)《五脏六腑疽十二病方》:书已亡。疽:黄疽病。(4)《风寒热十六病方》:书已亡。(5)《太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书已亡。扁鹊、俞拊:皆医生姓名。(6)《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书已亡。中:指内脏。(7)《客疾五脏狂颠病方》:书已亡。狂颠病:精神失常症。(8)《金创疭瘛方》:书已亡。即今之刀伤药。疭瘛:当作养瘛疭(chìzòng):即今小儿之角刀反张病。俗名“抽风”。(9)(10)书皆亡。(11)书已亡。禁:与“药”字近似而误。《神农黄帝食药》:疑即《隋志》《唐志》所录《神农本草》之所由托也。(周寿昌说)(12)右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今计十一家,二百九十五卷,多二十一卷。  经方者(1),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2),致水火之齐(剂)(3),以通闭解结,反(返)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4)。”  (1)经方:乃上古相传之医方,后世莫能出其范围,故冠以经名(姚明辉《汉书注解》)。(2)五苦:批黄连、苦参、黄岑、黄柏、大黄。六辛:干姜、附子、肉桂、吴萸、蜀椒、细辛。(3)水火之剂:制剂有水、火之分。火制四:毁、煨、炙、炒。水制三:浸、泡、洗。水火共制:蒸、煮。(姚明辉《汉书注解》)(4)中医:谓不服药。钱大昕《汉书辨疑》:“今吴入犹云不服药为中医。”  《容成**》二十六卷(1)。  《务成子**》三十六卷(2)。  《尧舜**》二十三卷(3)。  《汤盘庚**》二十卷(4)。  《天老杂子**》二十五卷(5)。  《天一**》二十四卷(6)。  《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7)。  《三家内房有子方》十七卷(8)。  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9)。  (1)《容成**》:书已亡。容成:人姓名。**:御妇人之术(参考《后汉书·方木传》)。(2)(3)(4)(5)书皆亡。(6)《天一**》:书已亡。天一:即天乙,商汤之名,错杂出之(沈钦韩说)。(7)(8)书皆亡。(9)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今计八家,一百九十一卷,多五卷。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1)。  (1)房中者等句:顾实曰:“《千金方》中,尚略存房中术。”  《宓戏(伏羲)杂子道》二十篇(1)。  《上圣杂子道》二十六卷(2)。  《道要杂子》十八卷(3)。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4)。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5)。  《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6)。  《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7)。  《太一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8)。  《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9)。  《太一杂子黄冶》三十一卷(10)。  右神仙十家,二百五卷(11)。  (1)(2)(3)(4)(5)书皆亡。(6)《黄帝杂子芝菌》:书已亡。芝菌:即灵芝。(7)(8)(9)书皆亡。(10)《太一杂子黄冶》:书已亡。黄冶:道家言冶丹砂令变化,可铸作黄金。(11)右神仙十家,二百五卷:今计十家,二百零一卷,少四卷。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1)。然而或(惑)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2),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3)。”  (1)怵惕(chù tì):敬畏;戒惧。(2)诞:大言。(3)孔子曰等句:引文见《礼记·中庸篇》。谓求索隐暗之事,而行怪迂之道,后世妄从祖述,我不为之。  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1)。  (1)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今计三十六家,八百六十二卷,少六卷。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歧伯、俞拊(1),中世有扁鹊、秦和(2),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3)。汉兴有仓公(4)。今其技术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1)歧伯、俞拊:相传为黄帝之臣。(2)扁鹊、秦和:春秋战国时人。(3)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顾实《汉书讲疏》曰:“《晋语》赵文子曰:‘医及国家乎?’秦和对曰:‘上医医国,其次医疾,固医官也。’盖古医字亦作‘毉’,上世从巫史社会而来,故医通于治国之道耳!”(4)仓公:姓淳于,名意。曾为太仓县长,故称仓公。  大凡书(1),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2)。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3)。  (1)大凡:犹总之。(2)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今计六百一十四家,多十八家;一万三千零三十五篇(包括图47卷),少二百三十四篇。陈国庆曰:“至于今日现存之书,包括疑似待考在内,依志原有卷数计之,仅六艺二十八家,诸子二十六家,诗赋二十家,兵书三家,数术四家,方技三家,共计八十五家,二千三百一十五卷。若按现存实数计之,则恐不满二千卷。都六百三十二种。清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拾补》,广搜条录,收集散佚,又增加三十四种,二百八十五家,三百一十七部,上古载籍名目,如此而已。”(3)本篇注释,参考了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版)、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