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3.荆钗(1/2)

    33.荆钗

    触目所及处红尘滚滚,手挽男士的女子往往来来。习惯用微笑把悲哀掩埋,你是谁的荆钗?

    “素友”绾发效果十分完美,但却不是我最常使用的簪子,因为“素友”鎏金很完整,我怕长期使用磨损了她的金水,所以控制着使用的次数,到后来用得很稀少。而真正长伴我身侧,达到耳鬓厮磨程度的,其实是题图上这一支。

    如图所示,这支簪子非常之素,比“素友”还素,就是普普通通的银白簪子,簪头呈水滴状,是民国时中国民间最常见的盘发银簪。若现在遇见,我是不会买的,就连当初决定买她,也是很偶然的结果。那天在广州的古董街逛了一下午,一无所获,然后在最后一个档口看见了她,卖家极力推销,我精疲力竭之下才勉强收下——好歹总算是个老的罢。

    意识到她的好,是在长期使用中感受到她盘发之妙。小小一支素簪,**盘曲成髻的发中贴着头皮穿出,即可把发髻牢牢固定。簪头下方有一段段呈方形或梯形的节点,看上去像简单的装饰,用来盘发后才明白,原来这种设计有其实用价值:这些骨节**发髻中会增大摩擦,使原本光滑的簪子不易移位,发髻也因而得到了更稳的固定。

    因她的平凡,我对其并不太重视,别的簪子通常都是用密封袋封好置入首饰盒中,而对她我就随手乱放,还经常用她来做盘发之外的琐事,例如挑化妆品,搅安息香,拨香炉灰。我一个首饰盒的锁钥匙找不到了,因此我还不时拿这簪子来开锁。簪子簪柄中段有受损的痕迹,倒不是我干的,却可见她此前也是频频被前任主人们粗暴对待,才留下如此伤痕。

    好像这是她的宿命。没有绚丽的外表和昂贵的价格,她每每被主人漠视,尽管她有其余华丽首饰无可比拟的使用价值,且表现得如此贴心。

    后来有一天,我决定送一位朋友一个老银礼物,她从一堆簪子里独独挑出了这支。也许她是好意,怕挑好的我不舍得,所以选了个最素的。但我却盯着这平时几乎不拿正眼瞧的素簪子发了半天愣。朋友看出我的不舍,主动放弃,说不要了。我忙从其余簪子里取了支工艺精致的给她,收回那素簪,暗暗松了口气。

    那一刻没来由地想起“荆钗”二字。刷无华丽的纹饰,却有素银温润的光泽,默默地跟随主人左右,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姿态温婉得像一位贤妻。

    眼见着将要失去,我才记起她的种种优点。从此对她愈加亲近,用她盘发的时候也更多了。

    某个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