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奥数的逻辑(2/2)

时参加考试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平均以上,但奥数跟升学没有什么关系。大家纯粹是个人兴趣,或者是对数学有热情,觉得学奥数可以锻炼应考以外的能力。因为,真正优秀的学生普遍对应试教育感到厌烦,想方设法把自己放在应考以外的舞台。奥数正是这样的舞台,其本质功能则能够使得少数学生摆脱应考这一体制内的怪物。

    奥数有权面向所有求知的孩子,但其性质决定,它只适合于极少一部分人。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喜欢数学,更何况奥数是由偏题、难题、怪题组成的系统。在当今中国,奥数如此普及,吸引了那么庞大的学生和家长群体,带来巨大的商机,本身已经脱离了奥数的本质。之所以这样,明明是因为它与升学有关。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家长们觉得,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可能,就是让孩子学奥数。可想而知,使得家长持有如此愚蠢思维的背后始终是中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虽然高考是当前中国社会所有体制因素中最为公平的制度,但其竞争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所有利益攸关者知道一点途径或机遇后,盲目去追踪,无论它是体育、艺术、语言还是奥数。

    讨论奥数的是非、要不要、好坏,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既然奥数是由人类塑造的,问题永远在于我们作为主体如何合理地去面对并利用它,奥数永远是客体。我觉得,呼吁家长们好好与孩子沟通,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是有点够呛的。今天中国家长的素质达不到这种理性。只要奥数让他们看到一点曙光,就会逼着孩子上奥数班。像小张那样真正聪明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他们反而根本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而是从兴趣和更加长远的人生设计出发的。

    我曾享受过体育特长生待遇,坚决认为,奥数带来的竞争力、产生的人才效应是不能被消灭的。因此,完全使得奥数和升学脱钩是不合理的。本着这一立场,我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相关教育部门必须提高参加奥数班以及奥数考试的门槛,并在各个学校建立由不同人士判断一个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的面试机制。目的与其说是使像小张那样真正的数学爱好者集中学习奥数,并由此升学,不如说是使那些抱着幻想的家长们不得不放弃这条路,并下决心真正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本能。因为,前者往往不靠奥数也能考上北大,后者则极为容易陷入半途而废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