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 第六节 不愤不启,授之以渔

第六节 不愤不启,授之以渔(1/2)

    第六节 不愤不启,授之以渔

    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我经常都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成绩上不去,家长着急,老师着急,只有学生不急。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枯燥的事情。老师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兴趣不是一下子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培养宜早不宜迟。如果家长们能尽早做一些工作,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并慢慢步入学习的轨道,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好。最可怕的是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灌输,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明5岁了,在幼儿园上大班,妈妈下班后经常教孩子认字、算术。周末,妈妈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孩子玩。本来孩子玩得很高兴,妈妈突然问:“儿子,3加4等于几?”

    孩子特别调皮,对着奶奶做了个鬼脸,说:“等于5。”

    妈妈没有看到孩子的鬼脸,一听就急了,“昨天还算对了,今天是怎么了?”一巴掌下去,孩子哭了。

    “好好算算!”

    “等于7。”

    “这不是会吗?欠揍。”

    奶奶听到孩子哭了,过来一问,孩子更委屈。一场不愉快就这样发生了。

    多少孩子的童年,就这样在妈妈的随心所欲中过去了。每一件小事,都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一道伤痕。不知道妈妈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孩子将来可能会用心去算,也许只是为了避免妈妈的责打,而对于他为什么要学这些,心里根本不清楚。这种硬性的灌输,不会引起孩子的任何兴趣,只能伤害孩子的感情。

    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比教会孩子具体的知识要好得多,他知道了算术的必要他就会去算,他知道了认字的必要他就会去认,他想学了自己就会想办法。

    有人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搜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要去激发他们对大海的渴望。”

    四川一所小学,在学算术的时候,让孩子们带上零钱去菜市场买菜。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孩子们学习。如果家长没有比老师更高明的办法,不如不教。如果家长以孩子的不愉快为代价来换取正确的答案,除了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在美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里,看到字母“?藁”,就读出了它的发音。

    爸爸问:“是谁告诉你的?”

    孩子说:“是幼儿园的阿姨。”

    第二天,爸爸责备幼儿园限制了孩子思维的空间。他认为,孩子太小,不应该过早让他认字,孩子不知道“a”是什么的时候,会产生许多遐想,赋予它更多的意义,过早告诉了孩子这一个答案,他就只能认为这就是一个字母,无形中,缩小了孩子的思维空间,限制了孩子想象能力的提高。

    这个小例子多好呀!而我们的父母们,是哪所学校晚放学,就把孩子放到哪里,他们要赢在起跑线上,因为高考竞争太激烈了,他们考虑不了那么多。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它不适合每一个孩子。

    作为老师,我研究过教育和孩子心理,比较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注重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我的孩子小时候,我从来不直接教他认字,而是经常让他感受认字的重要。一次,我带他去买生日蛋糕,他坐在后座上,我推着自行车,一个门面挨着一个门面地找。我自言自语、一字一顿地说:“发、型、设、计”——这是理发的;“休、闲、服、饰”——这是卖衣服的;“茶、道”——这是品茶的;“蛋、糕、房”——“就是它,终于找到了!”

    小家伙站在那里看了再看,我把他从车座上抱下来,他仰着头站在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