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周易与人生 > 第十二节 当位处顺(3)

第十二节 当位处顺(3)(2/2)

是,贤淑之女之所以不肯轻易委身于人,乃是由于她在待时而动。“有待而行”,亦属主体自觉。

    《涣》之初六,依《周易》的体例,也属位不当。但爻辞却是“用拯马壮,吉”。按《涣》卦下坎上巽,有涣散之象。黄寿祺先生说:“初六以阴居《涣》之初,上承九二,犹得壮马之助,济其阴柔弱质;以此拯‘涣’,不致离散,故可获‘吉’。”黄寿祺等:《周易译注》,483页。初六阴弱,可谓主体之素质较差,但它能在自身之外寻找有利的因素,以补充自己的不足,所以仍能获得吉利。《象传》解释说:“初六之‘吉’,顺也。”“顺”者,顺应环境之谓也。

    以上诸例,说明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之中,人的因素更为根本。不是环境限制人,而是人来顺应或改变环境。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举《需》卦上六的例子。《需》上六说:“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穴”,极险之地。“不速之客”,不召自来之客。爻辞的意思是,处极险之境,而有不召而至的三位客人来访,礼敬不争,终将获得吉祥。可见,当位也好,不当位也好,关键在人。只要你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涵养自己的德性,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因应时变而转危为安。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引荀子的一段话,以结束本章的讨论。荀子说: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子?天论》)

    荀子说这段话,当然有他的用意。但就本章的主题而言,我们说,如果能做到天地人之“参”,也就算是当位处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