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周易与人生 > 第二节 厚德载物(4)

第二节 厚德载物(4)(1/2)

    第二节 厚德载物(4)

    在古代,有关宽容的故事比比皆是,兹举一例。

    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年轻时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深知他的贤明和才干。管仲家里很穷,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待他很好,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对他有任何怨言。后来二人都做了齐国国君两个儿子的老师——鲍叔事奉公子小白,管仲事奉公子纠。后来小白得到了君位,做了齐桓公,却耍阴谋让鲁国人杀了公子纠,管仲也因此受到牵连而遭到囚禁。但鲍叔仍一如既往,与管仲交好,还向桓公推荐了他,并使之得到了重用。而管仲也果然有才干,桓公凭借着他的智谋迅速成就了霸业,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进行“维和”,使天下免于战火。管仲曾不无感慨地说:“当初我穷的时候,曾经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以为我是贪财,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但因经营不善,反而使他陷于困境,鲍叔并不以为我是愚笨,认为时运有顺有逆。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并不以为我不成器,认为我没有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在战场上逃跑,鲍叔并不以为我是怯懦,知道我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乎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并不以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为小节而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羞耻。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则是鲍叔啊。”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己的位置置于管仲之下……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的知人。(参见《史记?管晏列传》)

    在这里,鲍叔在知人方面确实独具慧眼,但其心胸的宽广能容,恐怕更重要吧。诚如《师?象传》云:“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又如汉朝人所说:“存人,所以自立也;雍人,所以自塞也。”(《汉书?梅福传》)

    24

    敦厚能载也是大地的一种品格。地球的直径有多大,圆周有多长,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不过古人对此并不十分了然。但他们凭着自己的感受,对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的这块土地却是十分了然的。他们折服于大地厚重稳健的品格、载育万物的能力,并从大地的这种品格和能力中体悟出了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慈悲忍让的德性溯求。

    关于“厚”的美德,《周易》中有一个解释:“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系辞传》)汉人刘向在所著《说苑》中有一段表述,可以看做是这段话的注脚。他说: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刘向:《说苑?复恩》)

    大意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把恩德施给别人,贵在不求别人报答;接受别人恩赏的人则一定要报答。所以大臣辛勤劳苦为人君服务,而不求人君的赏赐,人君把恩德施给臣下而不求他们报答。因此《易经》中说,勤劳而不埋怨,有功而不求报赏,这是最厚道的人了。

    中国古人十分欣赏这种“厚道”的品格,把它视为人的一种美德。如孔子就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晋人葛洪则认为“厚则亲爱生焉,薄则嫌隙结焉”(《抱朴子?交际》)。这也就是说,有了这种“厚道”的品格,就必然能表现出能劳、能忍、推己及人的善行。所以,在《荀子》的《修身篇》中曾经有这样的话,尊敬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