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乌合之众 >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13)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13)(2/2)



    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获取它之后,有效地将它保持下去,不至于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流失。

    在这方面有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那位发现了南美洲的哥伦布。他在获得了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后,经过一番苦难重重的历程,最终找到了美洲。

    这一点使哥伦布声名鹊起,曾经给他冷板凳坐的那些贵族和亲王们,立刻对他毕恭毕敬,并打算任命给他一个总督的职位,并想要热情地和他握手。而哥伦布越是保持克制,这些人就越发失去原有的尊严,甚至连国王的兄弟们也邀请他参加私人晚宴。

    然而在他第三次西行之后,人们的态度却急转直下了,原因是哥伦布的航行,以及美洲的发现,一时之间并没有给当时的贵族们带来大量黄金和其他财富,人们对待他也就越发冷淡了。1506年的一个深夜,这位贫病交加的老水手,终于在自己的阁楼中抑郁而死。

    雷赛布先生的命运也是一样。很明显,他最清楚地知道凯旋的狂喜与挫折的创痛,当雷赛布成功地贯通了两个海洋时,国王和人民向他致敬;如今,当他败在巴拿马运河的事业面前时,群众又把它看作是个毫无教养的骗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缺少成功的名望,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这是保持名望的关键。

    除此之外,名望也可以在探讨中受到磨蚀,只是时间要更长一些。

    不管怎么说,探讨的力量是极为可靠的。当名望成为问题时,便不再是名望。我们可以看到,能够长期保持名望的神与人,对探讨都毫不宽容。为了让群众敬仰,必须同它保持距离。

    我们可以看到,从上一个一千年开始,每当有不同的异端教派出现时,罗马教廷总是不惜余力地将他们打压下去,其手段之血腥足以令成吉思汗也感到惊恐。如果说果真有地狱存在的话,那就是遍布欧洲大陆的一个个异端裁判所。

    尽管教廷对教义探讨如此不留情,但是这种探讨仍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许多信徒不再对罗马教廷顶礼膜拜,而是转向了加尔文教、胡斯派、再洗礼派等派别,使得罗马教廷几乎损失了一半以上的信徒。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无论是保持名望也好,博取名望也罢,都需要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来作为支持。而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以种种手段来维护名望,假如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则需要强势的舆论、弹压,甚至不惜用最残酷的手段,把它扼杀在苗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