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7万法由心生(1/2)

    7万法由心生

    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大乘起信论》

    这个世界其实是心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反射,所以同样的现象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样子,而且即便是在同一个人的眼中有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判断。

    假如你的小孩子走丢了,这时刚好倾盆大雨、雷电交加,那么,哪一种声音最能引起你的注意?肯定是小孩子的哭声!小孩子的哭声怎么能够跟雷电的声音比呢?不能比!但却能引起你的注意,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在小孩子那里。所以说心很重要,万法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镜虚禅师和他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外出云游。满空刚出家不久,还不习惯这样辛苦地在外面行脚。

    满空一路上嘀嘀咕咕,嫌行囊太重,不时要求找个地方歇会儿。

    镜虚禅师嘴里说前面就休息,却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一直健步向前,满空跟在后面累得气喘嘘嘘。

    一天,师徒俩经过一座村庄,满空对镜虚禅师恳求道:“师父,前面有个村子,咱们进去休息休息,化点斋吧。”

    这时,村子里走出来一个妇女。镜虚一看见妇女走过来,径直走过去就握住了妇女的双手,把那位妇女吓了一大跳:“非礼啊,花和尚非礼啊!”。村子里的人闻声出来一看,老和尚死死地拉着妇女的双手,于是齐声喊打。镜虚赶紧松手,不顾一切地奔逃!满空背着行囊也跟着师父逃命!

    师徒一路狂奔下来,翻过两座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们也没有追上这师徒二人。在一段静寂的山路边,禅师停下来,回过头,关心地问满空:“还觉得行囊重吗?”

    “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重了!”满空说完,忽然间有所领悟。

    佛法认为,业不是不能转,念不是不能空,只因一个“在意”,当你不在意时,就什么都阻碍不了你。当你的内心不再执着、牵挂着生活中的那些琐事时,你就不会被生活所累了。累是因为你心里老想着,当你完全忽略了它们的存在的时候,你的内心清静了,身体也就放松了。

    佛法注重修心,正所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什么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六祖《坛经》中说顿悟法门有云: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这几句偈语道出了心与佛的微妙关系: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我们若想求心时,这个心早已把持了你自己。当年须达多长者建造祗桓精舍,舍利弗与他一起拉地基线,舍利弗忽然笑起来,须达多长者问他为什么笑,舍利弗说:“祗桓精舍还没有建好,现在只是拉地线,但你六欲天的果报已现了出来。”须达多长者说:“我只希望生兜率陀天,亲近弥勒菩萨。”话音未落,六欲天中五层天都隐没了,只有兜率陀天显现在眼前,这就叫做“心自持”。祗桓精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