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本来都是缘(2/2)

躺着。远远地走过来一个路人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不久,又来了一个过路的,他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了女子的身上,也走了……然后是又一个过路的人,他走到女子身边,挖了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最后,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在洞房花烛夜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书生大惑不解,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那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她披过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从此病愈!

    缘分就像故事中的女子,就躺在那里,而芸芸众生就是那三个路人:第一个路人什么也没有做,是无缘之人,错过了;第二个路人盖了一件衣服以免姑娘暴尸于世,算是尽了道义,有缘人,做到了;第三个路人把姑娘安葬,可谓用心良苦,这就叫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天,是懂得惜缘的人,成功了。

    佛法讲因缘,认为事物的产生都是“当然”的,是由因而后才得的果。既然我们无从选择避免它的发生,那么就不妨以一种“随缘”的人生态度来面对,因为很多时候,生活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和事“是你的想逃也逃不了,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这就叫缘,看不见也摸不着。面对缘分,不要去寻找,也不必去苦恼,缘来时惜缘,缘去时随缘,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缘来时把酒聚首,缘去时分道扬镳。所以,我们既不必为眼前的欢愉而得意忘形,也不必为失去的美好而遗憾懊恼。书生和自己的未婚妻相识相恋,因为前世他遇见她时为她披了一件衣服,但终究还是劳燕分飞,还是因为缘分太浅。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缘有深浅,有的人一生只有一面之缘,有的人却能相伴终生。书生因为失恋了而抑郁成疾,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太过执着。

    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快乐,其实你所需要的都在你的心里,追求是追求不来的,越追越追不上,越求越得不到。人活着应该顺其自然,一切随缘。来也自然,去也自然,一切自然。我们由于追求的太多,太执着,所以不如意、不顺利。所以人必须要知足,一切都要缘份,缘有来去,只能随缘,不能攀缘。顺境要安心、自在,逆境还是要安心、自在。苦乐随缘,心无增减,顺其自然,就没有烦恼。

    很多人把随缘当做不作为、听天命的借口,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把随缘看作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随缘不是要人消极认命、放弃追求、逃避现实,恰恰相反,随缘是一种正视现实的人生态度,是要人们以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人生、面对生活,要我们不执着、不强求、不抱怨、不逃避,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懂得随缘的人,最懂得享受生活。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懂得随缘的人,最明了人生的真意。

    随缘的人,常怀一颗平常心,顺境时,不急躁、不过度、不忘形,逆境中,不悲观、不抱怨、不慌乱。

    随缘的人,不羡慕别人的“缘”,也不会贪念自己已失的“缘”。

    苦乐随缘,心无增减,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