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译者序(2/2)

者只有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与此相反,摩尔所列举的确实性命题则是不能怀疑的,因而也就不是什么知识。

    维特根斯坦总结说,从逻辑上讲“知识和确实性属于不同的范畴”(308)。换句话说,知识总是可能有怀疑和错误,而确实性则排除了怀疑和错误。确实性不需要理由根据,因为确实性本身就是被我们当做理由根据的东西。维特根斯坦指出:“如果我试图给出理由,我能给出1000个,但是没有一个理由同其所支持的事物一样确实。”(307)

    同样,维特根斯坦认为摩尔也不懂得“怀疑”这个词的正当用法。

    摩尔虽然力图用他的常识哲学驳倒怀疑论,但是他却未能看清怀疑论者所说的怀疑是没有意义的。怀疑只有在一种语言游戏的背景下才有意义,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怀疑这种游戏本身就预先假定了确实性。”(115)怀疑一切实际上意味着不能有意义地使用字词。“如果你什么事实也不确知,那么你也就不能确知你所用的词的意义。”(114)“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450)“怀疑出现在信念之后。”(160)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这些话都表明怀疑必须预先假定有不受怀疑的东西;所以维特根斯坦又说“这表明不容怀疑属于语言游戏的本质”(370),而语言游戏归根结底乃是一种生活形式,“因为行动才是语言游戏的根基”(204)。

    维特根斯坦认为摩尔由于误解了“知道”和“怀疑”这两个概念而“并不知道他所断言他知道的事情”(151),所以摩尔反对怀疑论的方法在他看来是完全错误的。但是维特根斯坦相信摩尔所列举的命题的程度绝不亚于摩尔本人。“这些事情对他来说是不可动摇的,正如对我来说一样。”维特根斯坦说,“这些也就是在我们的经验命题体系中特殊逻辑任务的命题。”(136)这些命题所起的特殊作用及其特征正是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实性》中反复阐明的问题。

    维特根斯坦说:

    某些命题不容怀疑,好像就是这些问题和怀疑赖以转动的枢轴。(341)

    某些经验命题的真实性属于我们的参照系。(83)

    具有经验命题形式的命题,而不仅仅是逻辑命题,属于一切思想(语言)运作的基础。(401)

    我不能怀疑这个命题而不放弃一切判断。(494)

    它们已经属于我们思想的框架。(211)

    我们在这里拥有的是我一切行动的基础。(414)

    维特根斯坦是在通过这些不同的说法反复强调他在《论确实性》中所要阐明的中心思想,即这些命题的确实性是不容怀疑的,是我们一切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所说的基础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中唯理论者(如笛卡儿)和经验论者(如洛克)所说的知识的基础。按照笛卡儿的看法,我们的全部知识都建立在少数不证自明的真理之上,其他知识都是从演绎方法由此推导出来的。而洛克则主张知识来自感觉经验,正是这些经验才构成了我们全部知识的基础。尽管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在知识的来源上抱着相反的看法,两派哲学家在知识的构成上却持有相同的观点,即都认为有一种先于其他知识的知识。维特根斯坦与他们都不相同,他在说这些不容怀疑的确实性命题(如“我有两只手”)是基础时,并不是把它们看做知识的“出发点”,用之来构建我们的全部知识,而是把它们当做我们必须接受的某种先于知识的早已给予的事实。因为脱离了这些确实性命题我们就无法思想,无法行动。这些确实性命题不是先于其他知识的知识,而是属于一个相互依赖的体系(105、102)。维特根斯坦说:“人们也许差不多可以说这些墙基是靠整个房子来支撑的。”(248)在他谈论证据、经验判断、假定、语言游戏以及信念和怀疑时也经常讲到体系。这种对于确实性命题的整体性认识是维特根斯坦与传统的认识论者的根本区别。

    《论确实性》是维特根斯坦在其一生最后18个月中对知识和确实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实际上是他这一时期哲学思考过程的记录,读起来就像是作者的思想独白。每则笔记只是按日期把当时的思想记下来,前后顺序并没有照主题重新加以整理和安排。因此同一个讨论题目往往多次重复,前后论点有时也不免有相互矛盾之处。读者为了弄清作者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常常不得不在几百则笔记中前后翻阅,反复查看,所以阅读本书要有极大的耐心。但是这种努力是值得的。人们在阅读中不时会发现个别语句闪耀出思想形成时进发出的光亮夺目的火花,而层出不穷的新颖思想更是不断扩大和改变读者的视野,仿佛让他们也随着作者在新的思想天地中漫游。本书是一位大思想家以全新的眼光探讨知识和确实性这些最困难的认识论问题的思想结晶。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最有力地抨击了笛卡儿以来认识论只顾追求某种“完全确实”的东西这一错误方向。可以肯定地说,《论确实性》代表了20世纪哲学在认识论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

    译者

    199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