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认识与谬误-德-恩斯特.马赫 > 第十三章 作为探究的主导特征的相似和类似

第十三章 作为探究的主导特征的相似和类似(1/2)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10; margin-right: 5; margin-top: 10; margin-bottom: 10" align="center"第一节

    相似(similarity)是部分的等同:相似的对象的特征是部分等同的和部分不同的。一个对象的单一可观察的标记不需要与另一个的重合,可是一个的诸种标记可以与另一个的诸种标记以严格相同的方式相互联系。杰文斯称类似(analogy)是更为根深蒂固的相似;人们可以说,抽象的相似。类似可能在某些环境中依然完全向直接的感官观察隐蔽着,只是通过比较一个对象的标记与另一个对象中的相应关联之间的概念上的相互关联,才揭示出类似本身。麦克斯韦不仅定义了类似,而且也强调了它的对科学探究来说是最重要的特征,当时他把类似描绘为一个领域中的定律与另一个领域中的定律之间的部分相似,以致每一个都可以阐明另一个。不过,我们将看到,麦克斯韦的进路与我们的并非不同。霍普(Hopp)认为,类似概念是多余的,因为像就相似而言一样,一般地,类似只不过是在其间找到类似的对象中的某些标记在概念上一致的问题。虽然这是正确的,但是有健全的根据把类似看作是相似的特例,并把它与一般概念区别开来。尤其是,正是自然的探究者,被驱使到这个观点,因为对类似的注意大大推进了他的工作。而且,很清楚,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类似或同一,可以出现在其相似是感官直接可观察的对象之中,这也许是如此明显,以致类似被忽略了。

    第二节

    被感官察觉的相似已经决定在对相似的对象的行为和运动神经反应中的无意识的、未事先考虑的相似;正如施特恩就流行思想详细地表明的,当理智变得有意识时,事情还是一样地进行。此外,泰勒(Tylor)的著作提供了足够的证据。随着概念的思想变得愈强烈,使自己摆脱了实际的或理智的不适意的深思熟虑的和有意图的努力,将同样地受相似引导,宁可说也受更为根深蒂固的类似引导。

    第三节

    我在另外的地方把类似定义为概念体系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其中逐渐清楚地意识到,对应的要素是不同的,而要素之间的对应的关联是相同的。

    情况似乎是,事物在其中实际上是最简单的数学,是类比首先在其内清楚地揭示它的阐明、简化和启发作用的第一个领域。无论如何,亚里士多德就他所讲到的而言,把类似与定量的比例关系联系起来。一些简单的类似甚至在古代必定震撼了探究者。例如,欧几里得(第7编,定义16)称两个数之积为“面积”,称因子为“边”,称三个数之积为具有作为“边”的因子的“立体”(定义17),称两个或三个相等因子之积分别为“平方”和“立方”(定义

    18,19)。在柏拉图触及几何学概念的地方,他使用了相似的术语。代数的发明依赖于看见算术运算的类似,而不管数有什么不同:于是,在这里,在概念上等同的东西将一下子被一劳永逸地处理。在数量类似地进入运算之处,我们于是从一个结果通过简单的类似的符号交换得到所有其他结果。笛卡儿的几何学广泛利用了代数和几何学之间的类似,格拉斯曼的力学或矢量理论广泛利用了线和力、面积和力矩等等之间的类似。数学的每一个物理应用都依赖于注意到事实和数学运算之间的类似。

    第四节

    开普勒明确认识到类似对于认知的巨大价值。在就它们的光学性质处理圆锥截面时,他说:“圆的一个焦点是A,即处在中心;在椭圆中,有两个焦点A和B,它们以比较突出的作用距图形中心等距离。在抛物线中,一个焦点在截面内,另一个焦点在必定处在距第一个焦点无限远的轴上的外侧或内侧,以致从这个盲焦点到截面的任一点G所画的线段HG和IG平行于轴。在双曲线中,外焦点F距内焦点E较近,是较钝的曲线;在相对的分支无论哪一个之外的焦点处在另一个之内且相反。借助类似可得,在直线上,无论哪一个焦点(按通常的方式我们并未如此之多地论及直线,而宁可说是讨论完全类似)落在该直线上:像在圆上一样,仅仅有一个焦点。在圆上,焦点这样在中心,距圆周尽可能远,在椭圆上已经较少,在抛物线中更少,最后在直线中它处在最小的距离,也就是说它落在该直线上。因此,在圆和直线的极端案例中,焦点结合在一起,在前者距曲线尽可能地远,在后者完全落在它之上。在居间的案例中,两个焦点在抛物线中相距无限远,距双曲线和椭圆的侧边是有限远;在椭圆上第二个焦点在内部,在抛物线上在外部,由此比率具有相反的符号……类似的几何学表达应该供我们使用;我的确十分热切地爱恋类似,我的忠诚的大师们,意识到自然的所有秘密:我们尤其必须在几何学中探求它们,就处于极端案例之间的无数多的案例而言,此时不管我们用荒谬的片语推出的居间案例有多少,类似都把任何对象的全部本质明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第五节

    在这里,开普勒不仅强调类似的价值,而且也正确地强调连续性原理,惟此才能够导致地达到这样的抽象程度,以致容许他把握如此根深蒂固的类似。至于古人的科学的创作法,我们所知甚少,我们罕有他们最重要的探究结果。不管怎样,呈现的形式往往如此隐藏了实际的探究路线,欧几里得的例子显著地表明了这一点。不幸的是,在最近的时期常常模仿古人的范例,这是由于严格性被高估了,有损于真正的科学兴趣。当导致并确认思想的所有路线和动机清楚地展现出来时,思想便被最完备地和最严格地创立了。与先前比较熟悉的和无争议的思想的逻辑联系只是这个基础的一部分。只要思想产生的动机继续有效,这些动机被完全澄清的思想就永远不会丧失,不过当辨认出动机衰朽时,便能够立即放弃思想。

    第六节

    研究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的经典著作,是如此令人愉悦和富有持久的、不可替代的教益,恰恰因为那些伟大而朴素的人物详尽无遗地告诉我们,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在探究和发现的适度的享受中如何找到它们,而没有任何职业上的和学术上的故弄玄虚。

    哥白尼、斯蒂文、伽利略、吉尔伯特(Gilbert)、开普勒提供了科学探究的最伟大的成功范例,这些范例毫不浮夸地告诉我们,探究的主导动机是什么:例如有形实验和思想实验的方法,简单性原理和连续性原理等等,以最简单的方式使我们熟悉。

    第七节

    除了这种世界主义的开放特性而外,那个时期的科学由于在抽象方面异乎寻常地增长而卓尔不群。正是摆脱了个人经验才使科学发展了,而古代科学普遍停滞不前恰恰是由于停留在个人经验的水平上。不过,如果人们借助继承的丰富储备起步,那么人们便处在比较有利的位置上,从而能够以比较为目的频繁地、多变地和急剧地瞥见特定发现的整个范围,由此即使在离得很远的东西中发现共同的特征,而原来的发现者或初学者却因差异而扔掉这些共同特征。尤其是,当变化连续地或以小步骤发生时,系列的遥远成员的类同变得显而易见,从而使人意识到,不管变化如何,什么依然是相同的。例如,一对相交的线可能看来像是双曲线,一条直线可能看来像是两个折迭的双曲线分支,一个线的截段可能看来像是椭圆等等。对开普勒来说,平行线和相交的线的差别仅仅归因于它们的交点的距离。在他的较年轻的同代人德扎尔格(Desargues)看来,线是其中心处在无限远处的圆,切线是具有重合的交点的割线,渐近线是在无限远点处的切线等等。所有这些到现在为止是明显的步骤,却对古代几何学家设置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借助连续性原理,我们达到较高水平的抽象,从而达到较高水平的把握类似的能力。以我们的几何学直觉,连续变化的数量的类似导致在牛顿形式和莱布尼兹形式二者中的微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