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神学政治论-荷兰-斯宾诺莎 > 第十三章 论《圣经》只教人以很简单的教义,这种简单的教义足能致人以端正的行为

第十三章 论《圣经》只教人以很简单的教义,这种简单的教义足能致人以端正的行为(2/2)

们最初所说,人并不由命令必须知道上帝的属性,这种知识只赐给忠诚的几个人。这值不得再多引《圣经》为例,因为大家一定都知道,在所有的好人中对于上帝的认识并不相同。而且,一个人不能下命令让他有智慧他就有智慧,也就正如不能命令一个人生存他就能生存。用命令可以使男女儿童都一样地服从,但是不能都有智慧。若是有人告诉我们说,懂得神的性质是不必须的,但是我们只须相信这些性质,用不着证明这些性质,这样说的人是不足取的。因为看不见的只能用心来知觉的,除证明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了解。若无证明则对象就无由理解。耳闻关于这种事物的讲说重复若干次不能指明或获得这些事物的意义,正如鹦鹉或傀儡说没有意义的话。

    在我更进一步讨论以前,我必须解释怎么会《创世记》中常告诉我们说教主们用耶和华传道,这完全与我们上边所引的原文矛盾。参考第八章中所说立刻就可以说明这个难点。在那里说过《摩西五书》的作者谈到事物或地方的名字,并不总用他执笔时那些事物或地方的名字,而是用他同时的人所最熟知的名字。在《摩西五书》中说,教主们讲道用耶和华这个名字讲上帝,不是因为这是教主们所借以获知上帝的名字,而是因为这是犹太人最崇敬的名字。我是说,这一点必须注意,因为在《出埃及记》中分明说上帝不借这个名字为教主们所知;而且在第三章第十三节中说,摩西要知道上帝的名字。那么,如果这个名字已经为人所知,摩西会是知道的。这样说来我们必须得出已经指出来的结论,就是,忠诚的教主们并不知道上帝的这个名字,关于上帝的认识是赐与的,不是由神下的命令。

    现在应进而论我们的第二点,证明上帝借预言家只要人知道他的公正与博爱,那就是说知道他的性质,这些性质是某种生活方式就能使人模仿的。耶利米用这些话(第二十二章第十五、十六节)来说明这个意思:“你的父亲岂不是也吃,也喝,也实行公平和正义吗?那时他得了福乐。他为穷困的人伸冤,那时就得了福乐。这不是为认识我吗?主说。”在同书第九章第二十四节中那些话说得一样清楚。“但是让那赞美的人因此赞美吧,他了解我,知道我,我就是主,在世上实行仁爱,公平和正义;因为我喜欢这些事,主说”与此同样的教义可以从《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第六节中看出来,在那里上帝对摩西只启示表明神的公正与博爱的那些性质。最后,我们可以请注意《约翰福音》里的一段,这一段我们以后还要更加详论。这位使徒只借博爱来解释上帝的性质(因为没人看见过他),他的结论是,据有博爱的人就据有上帝,是真正认识上帝的人。

    这样我们已经知道摩西、耶利米和约翰用很短的篇幅把大家对于上帝都须要有的认识总结起来,并且他们把关于上帝的认识说成是与我们所说的正是一样,即上帝极其公正,极其慈爱,换言之,即纯正生活的一个完善的典型。我们还可以说《圣经》中没有一处给上帝下过明白的定义,并且除了这些性质以外,没有指出他的任何别的应该了解的性质,也没有用直截的辞句称颂上帝的别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一个广泛的结论,即,理智上对上帝的认识,也就是认识上帝的性质的原样,无论借怎样的一种生活人类都不能模仿,也不能当做榜样来学,这种理智上对上帝的认识完全与行为的纯正的规矩、信心、或天启的宗教无关。因此之故,关于这一点,人可以完全错误而不蒙受有罪的罪名。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说,上帝把自己迁就当时存在的意见和预言家的想像,或忠信的人对于上帝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在用不着再奇怪了;我们也用不着再奇怪圣书把上帝说得很不正确,说他有手、脚、眼、耳、心灵,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动;或圣书说他有情绪,如嫉妒、慈爱等等。最后,圣书把他描述为一个审判者,在天上坐在一个宝座上,基督在他的右边。这种说法是适应大众的理解力的,《圣经》的目的是为使人变得顺从,不是为使人博学。

    尽管如此,一般的神学家遇到这种他们不能从理智上与神的性质相调适的句子的时候,他们就主张这些句子应该看做是比喻之辞,遇到他们不能了解的段落,他们就说应该从字面来解释。但是,如果《圣经》中这类的每个句子都必须看成比喻,按比喻来理解,则《圣经》必不是为人民与没有学问的大众而写的,而主要是为渊博的专家与哲学家而写的了。

    如果虔诚地单纯地信奉我们方才所引的关于上帝的观念是一种罪,则预言家鉴于人民的柔弱的心灵,本应极其谨慎地避免用这类的句子。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应该先把需要了解的上帝的那些性质适当地清楚地加以说明。

    这一点他们完全没有做到;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一些意见离开行动单就其自身来讲是敬神的或不敬神的,而是我们必须主张,一个人的信仰是敬神的或是不敬神的完全要看他是有此信仰可以使之顺从还是因此信仰他流于放荡至于犯罪与反叛。若是一个人由于相信真理变得不逞难治,则他的信仰就是不敬神的;如果由于相信错误的东西,他变得顺从,他的信仰就是敬神的;因为对于上帝的真正的了解不是由命令而来,而是来自神的赐与。上帝所需求于人的没有别的,只有对于他的神圣的公正与仁爱的真正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科学的准确性是不必须的,而对于顺从却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