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意大利-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 > 第九章 等级体系:自然哲学的框架

第九章 等级体系:自然哲学的框架(2/2)

到了一个简洁而明确的回答:是自然-认知系统。如果微观等级体系中的任何事件组组成一个具有非加和性的自我维持和自我进化的动态结构,那么它就是“实在”。系统的组织化水平,它的空间延伸性或时间持续性都没有削弱这个断言。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或者通过结构而保持稳定,因此它们有可能在它们的环境中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其它系统也许只能把稳定性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上,它们仅能维持短暂的存在,并且当出现扰动时有可能瓦解为稳定的下层系统。如稳定的中性原子是前一种类型系统的例子,而许多社会组织是后一种类型系统的例子。然而,如果标准不是持久性,而是系统组织性,那么两种类型的系统部可以看作是实在的东西。组织化程度高的系统在结构上比相对原始的系统更不稳定,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大范围内的功能控制来补偿这种结构上的不稳定性。如果该过程失败了,那么复杂的系统就很容易瓦解成它原来具有稳定性的组元。如后者比它自己的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那么在某个观察者看来,这种系统是短命的,是由稳定的下层系统群间歇性地构成的有序度较高的联合体。当这种系统被作为例子时,而且只要它被作为例子,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能够否认关于它的“实在”的断言:如果下层系统是其它下层系统的组织整体,因而是实在的,那么原系统本身作为这样的组织必然同样是实在的。

    这种系统的起源像它们的相对持久性一样,它们是非物质性的。我们已经明确地讨论过出现在自然界里的这类系统,它们独立于人类有意识的目的。但是,可以完全肯定地断言,人类有意识的目的可以导致这类系统的形成。所以,同“自然系统”相对应,它们可以被叫做“人造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就相当于有意识筹划的型式和自然地出现的型式之间的差别;相对于出现的结构来说,有意识地对一个型式进行的筹划是非物质性的。因此,人造系统由于是具有一定不变的状态和功能特性的组织,完全有资格同任何自然产生的系统一样作为真正的实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造系统,只有那些具有某些特征的人造系统(这些特征同样也适用于自然系统)才可以这样被认为。因而,如果能够制造出这样的机器,它们的各个不同部件形成高度的整体性并且能够自我修复和自我进化,那么这些机器将会表现出与自然系统同样的存在形式。这些机器的群体能够有选择地进化,以适应其它自然产生的系统群体所构成的等级体系。这些机器的存在是由于现存的自然系统的有意识的设计,而并非是现存的自然系统通过遗传蓝图(genetic

    blueprinting)而得到的,不过这一事实对它们的具体存在并不重要。

    传统的概念认为,实在的事物是自然产生的具有固体特征的东西,当我们采用更有说服力的透视论的组织不变性来作为真正实体的标准时,这种传统概念就必须因为前后矛盾而被放弃。而且如果我们确实采用组织不变性作为标准,那么较长的持久性、起源、本质、整体水平、明显的功能和特性都是对系统特征的说明,而并非是它们实在性的试金石。根据这里提出的理论,任何事件的组织,只要满足了系统状态和功能的要求就是实在的(具体的,真实的),并且所有的这种现实性都是双透视的,既可分析成物理事件组,也可分析成精神事件组。这样就相应地产生了一个必须接受的命题:短暂的社会组织以及人工创造的机器都有精神事件。如果用下层系统的分化和整体功能水平作为系统具有精神状态的标准,我们就不能把像人类心理状态的任何事件归于较低级的组织系统。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心灵事件,并且是一个系统化的组织,那么其它系统组织在类似于内省定向分析方面也应具有心灵事件。如果组织是存在标准,那么它同样也是精神的标准:我们或者为心灵选择一种随心所欲的断然割裂的观点,或者选择逻辑上具有一致性的观点——不过这种观点是不结果实的唯我论的教条。

    (2)等级体系和它的出现

    关于地球上的现象具有等级性的概念今天已经越来越为人们作为一个主要有序原则普遍地接受。为了复兴首先在经典哲学中出现的思想方式,现代的探索者们习惯于提供这种彻底的陈述:“宇宙包含着一个成系统的等级体系,其中每个较高层次的系统都由较低层次的系统组成”,“实在(=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等级结构——每一个存在物最起码属于这个结构中的一个等级”。如邦格自己指出的,这样的陈述是对进化最彻底的概括。

    这种概括所需要的经验世界现在主张层次的不可还原性方面同一元论相冲突,而在主张层次之间有产生关系(高层次的系统由低层次的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这个问题上同二无论和多元论相悻。因此,自然等级体系哲学所表明的观点是整合多元论:“一种主张世界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的本体论”。

    在这种哲学中,新事物被设想为出现在连续的层次中。但这不是指“形而上学”所说的那种出现,即在适当的条件下(例如,L.摩尔根和S.亚历山大的自然发生论)从虚无中产生某些事物,而是指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出现新的转换。系统的一般特性出现在同那个层次相对应的转换的各个不同层次等级中。各个层次都具有这种系统特性:任何下层系统都是所有比它低级的下层系统的系统,而且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下层系统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发生在系统层次中的转换类型。原子层次上的有序整体是在原子核和电子的共同作用基础上出现的,而在人类社会层次上的有序整体是在经济、法律、政治和全体公民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出现的。除包容有由此从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中产生出来的新质之外,适应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从现象上看,出现的事物似乎是新颖的(像分子层次上的化合价和从进化的观点看人类文化水平上的抽象思维),但是,如果详细地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们是不变性质的新的转换,而这种不变的性质是所有自然-认知系统所具有的特征。

    上面句子中“新”这个词是加了着重号的,这是为了强调在我们所讨论的系统中出现的事物确实是新颖的,尽管这种“新”是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像上面例子中说的)不变关系和与它们紧密相关的特性的新的转换中的“新”。现代的和历史上的自然发生论者经常混淆特殊现象中新事物的三种形式,而在这三种形式中只有一种才是真正的新事物,即“出现”,尽管不是形而上学的或“令人费解”的那种出现。第一种形式的新事物是由有目的的外部力量引入的。例如,手表制造者装配的手表。这里,获得新事物所必需的信息是由外界提供的,而所有这些信息早就存在于外界(即手表制造者的大脑)中。第二种形式的新事物的基础是已经存在于系统中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密码组(信息携带组织)的形式出现。例如,在染色体中,那些染色体就携带有使有机体发育成熟所必需的信息。然而,只有第三种出现形式才构成有重大意义的、“真正的”新事物:这里,信息本身是在结构重新组织的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等级体系中各个层次上的系统的进化方式都是这种形式:不是目的论,即现存目的的实现;而是目的法则,即目的本身的出现,或更确切地说,是表示该目的的动态组织的出现。毫无疑问,关于出现的手表制造者的形式破灭了,除非假定有一个神圣的创造者自己携带了构建所有本质上具有实现自身能力的系统所必需的信息;关于出现的染色体编码形式的也不得不抛弃掉,除非所有信息编码莫名其妙地被编进标志着我们现在的宇宙时代开始的那些最初的氢核中(或者是原始的原子中,如果按“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这两种选择都缺乏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所作的有把握的确证。所以,真正的出现似乎是这种情形:由于出现不是不可预见的新事物,而是现存组织的新的和更加复杂的并具有动态结构的组织化变体这样的考虑而被减缓。信息是在创造性的适应和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最初的信息组体(编码或“指令”)会导致产生新的组织化变体。这个最初的信息组体是一种约束力量,它导致出现似乎处于非平衡稳态但能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维持的有序整体。所以,这种出现就在于产生新的组织形式,在这些新的组织形式中,力学上和热力学上不可能的结构会在转换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因此,这是组织形式(form)的出现,而不是组织类型(type)的出现;这里的“形式”应该理解为类似于一种理论上具有不变性的已知“类型”的特定转换体。作为一种组织类型的“自然-认知系统”出现在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不可还原的形式中,并在系统等级体系的发展中朝着进化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前进。

    (3)层次和进化

    由于经验现象十分丰富多样和错综复杂,因而对自然界等级体系的层次仅能作尝试性的认识。然而,最近几年几个方案被提出了:其中一个是杰勒德提出的(参看第四章末);另一个是米勒提出的,我们不妨摘录如下:“原子由粒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结晶体和生物大分子由分子组成……细胞由原子、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组成;器官是由细胞集合体形成的组织组成的;有机体由器官组成,群体(如一群家畜、一群鸟、家庭、球队、部落)由有机体组成;社会组织由群体(有时是单个的有机体)组成;社会由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体组成;而跨国系统由社会和社会组织组成”。第三个方案是邦格提出的,他提供的分类如下:

    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物体

    物理系统-化学系统-有机体-生态系统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心理过程-社会过程(人类历史)

    物质产品-社会生活-智力文化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

    邦格的分类是解释系统哲学表现形式的方便工具。首先,我们要把整个实在(=世界)同实在的那个趋向于等级秩序和具有显著结构性的部分或方面区分开来。对于后者,要认清两种类型的等级结构:宏观等级体系和微观等级体系。宏观等级体系包括从时-空场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天文宇宙;微观等级体系则包括从原子到有关行星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所有组织。

    第二,地球上的微观等级体系既不是根据物质也不是根据物质所组成的系统本身,而是根据它们的组织性来解释的。邦格分类的第二项是,物理系统-化学系统-有机体-生态系统。其它的分类基点不是放在单个实体上就是放在单位系统的特征上,或者放在研究它们的范围上(第三项是一个例外,它的分类基点放在过程上而不是放在系统上——冒忽视由系统状态和功能不变性所揭示的一致性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种概念体系)。

    第三,在微观等级体系中,所有系统是适应性的、有序的整体,并且部分地被它们的环境中存在的其它同类系统所包围。由于它们之间互相适应的结果,这样的系统便形成了更高一级的上层系统。例如,在一种溶液中,原子通过共享它们的外层电子而互相“适应”,最终形成分子或晶状体这样的上层系统。当这些系统仍互相适应时,它们就可能形成多细胞有机体,有机体又继续互相适应形成生态和社会。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各个不同部分在互相依赖,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做到适应性地自我维持。

    第四,如果要寻求这类系统存在的物理基础,我认为它一定是具有时-空性质的多维场,而且这种多维场能够产生出约束组体,约束组体又产生出相对稳定的、非概率性的能量流组体。引力场、电磁场、也许还有尚未发现的力场是具有内部非平衡约束的能量流构型所必须的,这种内部非平衡约束已经在氢原子核的结构中表现出来。有了这种“部分有序的混乱”,接下去的过程就是向着有序度更高和复杂性更大的方向迈进。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系统中的输入(“扰动”)将导致一些动态特性的分化、其它特性的出现和动态系统适应它们环境的选择性进化。原子核在适当的环境下可能会得到一个满壳层的整体。这证明存在一种不可还原的性质(化学键),在适当条件下,这种性质将导致形成多原子联合体(分子)。接着,这些分子又通过连续不断的环境激励,一方面向结晶体形式进化,另一方面向高分子联合体进化。在恒定不变的环境压力下的进化愈稳定,选择性适应就朝着愈分化和愈整合的方向发展,并且内部作用逐渐由弱变强,最后形成像中国套箱式的自然组织的等级体系。最终,在一定的时候出现了生命,后来复合有机体就被接纳到这个生态系统和社会中。(参看图2)

    这个进比过程是由组织的总体水平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局部形式的发展或局部进化速率所决定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组织水平的全面提高。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系统的控制稳定性和它们性质的多样化,另一方面需要它们结构上的非稳定性和数量上的减少(图2’和2”)。这样,结构稳定性就和组织水平的简单性相对应,而控制稳定性则表现为自我稳定功能和性质的多样性逐渐增加,并同组织复杂性相对应。例如,像哺乳动物这样的复杂有机体比原生动物更易受到伤害,但它却更能应付环境的变化,而这种环境的变化足可以把原生动物置于死地;现代多样化的专家-官僚政治社会系统比原始部落社会在稳定性方面要差得多,但它们却能更有效地在特殊情况下应付种种有害作用。

    高功能效率,表面性质的多洋性,和实现各种必要功能的特殊的次级的集合体的分化,是同步发展的。自然界中只有82种具有稳定形式的原子,但却有一百万种的植物和动物。然而极其丰富的原子,在数量上要比存活的有机体多得多。这样,由于众多的生物种类进入了小规模的群体,因而就出现了一种明显地向个体化方向发展的倾向。最终,一种高度分比的具有多样性的独特组织就脱颖而出了,它能够促进微观等级体系中所有附属层次系统的联合和有序化。地球上,这个最高层次的组织,就是目前正在形成中的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的生态系统。

    也许一些数目不详的微观等级体系,会被强加到宇宙宏观等级体系层次上的适当的行星表面上,从而可能产生为数极多的自我维持和自我进化的动态系统,并逐渐趋向于提高个体化和功能自主程度,不过这要以固有的结构不稳定为代价。这个宏大的组织化过程可能仅仅是在宇宙区域内一些随机的局部有序区域的影响下开始的,而出现局部的复杂化是由于一些已知的、或许还有一些未知的力的联合作用,从而在具有结构连贯形式的能量包之间建立起了非随机性的关系。其后,这些原始系统内的物理常量的活动得以分化性地发展出我们眼前的和我们身上的全景图像。最终,不需要什么神秘的独特的创造行动,它就可以导致出现新的有序形式和它们相应的新的属性和不可还原的特性。它还得以产生出人类、心灵和文化。它把我们不可改变地一起带到了我们现存的地方,并推动我们向着文化、社会和生态结构的,甚至还有生理的,整合和分化的新高度攀升。

    未来发展的具体形式是不可预测的:它们部分地取决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然而未来发展模式的总趋势还是可以预见的:它走向程度更高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由于分化的下层系统的结合,形成了更大的功能整体,系统就被层层地加到发展中的等级序列体系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我们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我们的未来是确定的,并服从于其总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