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隋唐五代(9)(1/2)

    隋唐五代(9)

    14.刘文静和裴寂的不同遭遇

    刘文静和裴寂都是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的功臣。就私人交情而言,唐高祖和裴寂的交情深;就两人的功劳而论,刘文静的功劳比裴寂大,而唐高祖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造成两人不同的境遇。先说裴寂。

    隋大业末年,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兼晋阳官监正,裴寂为晋阳宫副监,两人是同事,交情甚洽,裴寂曾应李世民、刘文静之托,参与劝说唐高祖起兵。唐高祖起兵后,裴寂献出宫女五百人,上等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供军用。唐高祖建大将军府时,裴寂任长史,但一直没有什么作为。唐高祖攻占长安后,立十三岁的炀帝之予杨侑为帝,自任宰相,大权在握,裴寂极力劝说他废掉隋帝自立为帝。唐高祖即帝位后,对裴寂十分感激,一次他对裴寂说道:“使我至此,公之力也。”封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副宰相),赐给他服玩器用无数。唐高祖每次上朝,都赐他同坐。散朝时又请他入寝官,言无不从,平日里称他为裴监而不呼其名。

    武德二年,西北割据势力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宋金刚攻陷太原,唐高祖十分忧虑。裴寂觉得自己自起兵以来没有立过战功,便自告奋勇要去收复太原。唐高祖大喜,任命他为晋州道行军总管,指挥唐军与宋金刚的战斗。裴寂到前线后,一交战便大溃而逃,几乎全军覆没。吃了这么大的败仗,理应受到处分,可唐高祖反而安慰他,还让他去镇守河东之地,再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裴寂到河东后,强迫虞、秦二州的百姓搬进城堡,放火焚烧其房屋庄稼,百姓惊恐不安,起来反抗。夏县人吕崇焕杀县令举兵反唐,引宋金刚为后援,将裴寂打得大败。这下唐高祖恼怒了,将裴寂召进京城当面责备一顿,将他交给司法部门办罪。不久,唐高祖想到裴寂对他的好处,又下令释放他,恢复他的官职,而且比前还要宠信。

    再说刘文静。刘文静在太原时,最早和李世民谋画劝说唐高祖李渊起兵,又是他将裴寂介绍给李世民,使裴寂参与劝说唐高祖起兵。唐高祖父子准备起事时,被太原剐留守王威、高君雅觉察,他们要先下手,刘文静和李世民用计除掉这两人。太原起兵时,刘文静又到突厥借兵,壮大力量。在进军长安的途中,镇守河东的隋将屈突通率兵数万从后追击,刘文静带兵阻挡,使唐军能顺利地攻打长安城。刘文静与屈突通相持一个多月后,屈突通派遣部将桑显和夜击唐营,刘文静及其部将尽力苦战,自己中箭负伤,带伤死战,终将桑显和的隋军击败,桑显和只身逃跑,全军被俘。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令桑显和守潼关,自己带领部分兵马逃奔长安。刘文静派部将窦琮率轻骑追击,屈突通这位隋朝大将被俘后归降唐朝,刘文静立了大功。

    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后,封刘文静为纳言(宰相之一)。这时占据天水至兰州一带自称为帝的薛举,拥兵三十万,时常东侵唐地,有时进至长安郊外一百里处。刘文静随秦王李世民征讨薛举,任元帅府长史。唐军到达前线时,李世民发疟疾,由刘文静负责军务。刘文静违背李世民的嘱咐,擅自出兵与薛举军交战,火败而回,唐军退回长安,刘文静被罢官。两个月后,他又随李世民出征薛举,带罪立功。这次唐军打了大胜仗,刘文静也立了功,唐高祖却没有恢复他的纳言的官职,而只封他为户部尚书,降级使用,官职比裴寂小。

    刘文静感到唐高祖对他和对裴寂大不一样, 心中不平。刘文静哪里知道,裴寂对唐高祖从来只说好话,不提批评,而他对唐高祖有看不顺眼处却要进谏几句,这是唐高祖对他印象不好的根本原因。

    刘文静把对唐高祖的不满迁怒于裴寂,平日里常和裴寂顶撞。裴寂对他也很怨恨,想找机会整他。刘文静有个弟弟叫刘文起,任通直散骑常侍之职,这人迷信鬼神,常感到家中有妖怪,一天,他请几个巫婆神来家里披头散发念符咒,有人乘机告刘文静的状,说他在家招神纳鬼,图谋不轨。唐高祖接状后,不分青红皂白下诏将刘文静逮捕入狱,由裴寂、萧瑀审讯。刘文静被审时一再说明,他心中不平是有的,有时酒后也发发牢骚,但决没有任何谋反的想法和举动。唐高祖听他这一说,反而认为他就是想谋反。大臣李纲、萧瑀都站出来替刘文静辩解,秦王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