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 三国魏晋南北朝(8)

三国魏晋南北朝(8)(1/2)

    三国魏晋南北朝(8)

    四月,魏军凯旋回京,魏主曹髦降旨改丘头为武丘,以旌表司马昭的武功。

    (取材自《晋书·帝纪·太祖文帝》)

    27.成济替罪

    三国魏景元元年,魏主曹髦对司马昭大权独揽,自己不能亲理朝政,极为不满,又怕日后被他废黜,决定讨伐司马昭。曹髦命冗从仆射李昭等人发兵于陵云台,又召见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从怀中取出讨司马昭的写在黄素上的诏文给众人看,要求大家严阵以待,准备天明行动。王沈、王业向司马昭告密。司马昭召见中护军贾充,准备应付事变。魏主曹髦得知事情败露,急率左右人等攻打相府,声称只讨伐司马昭,敢有妄动者诛杀满门。相府兵将不敢上前作战,贾充训斥诸将说:“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着今天!”太子舍人成济抽出长矛冲向曹髦的车驾,直刺曹髦。长矛穿透胸背,曹髦当即死于车中。(参见本章第8篇《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司马昭召见百官询问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只见仆射陈泰没有来。司马昭派陈泰的舅舅荀颚用车将他接来,请入密室,司马昭问:“玄伯,发生这样的事,天下人将怎样看我?”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让天下人明白是怎么会事。”司马昭又问:“你再想想是不是还有别的做法。”陈泰说:“没有比这再好的做法了。”司马昭决定还是将此事归罪于成济一个人,便下令将成济斩首。

    司马昭又向太后奏表说:“高贵乡公率领将士持刀呜鼓围攻为臣的住所,臣惧怕刀兵相接,即下令手下将士不得对主公有所伤害,违令者以军法从事。是骑督成悴的弟弟,太子舍人成济私闯兵阵,杀害了主公。为臣明白,作为臣子应对皇上竭尽忠节,臣不敢逃避罪责。这次灾祸突然而至,臣心甘情愿以身守节,听凭裁夺。然而这次事变并不只在加祸于臣,而是想危害皇太后,倾覆宗庙社稷。臣身为相国,理应安邦治国,所以我一再申明,不得迫近皇上车驾。而成济妄自闯入兵阵,以致事态大变,臣悲痛万分,肝胆俱裂。成济扰乱国家,罪不容诛,应捉拿其家属,交付廷尉处置。”太后依从了司马昭的奏表,诛杀成济三族,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为帝,史称魏元帝。

    (取材自《晋书·帝纪·太祖文帝》、《三国志·魏书·三少帝》)

    28.灭蜀斩钟会的预见

    三国魏景元四年夏,司马昭准备再次伐蜀,与众臣商议,说:“自平定诸葛诞寿春之乱以来,已有六年,六年来整治兵甲,就为讨平吴蜀。若灭吴,先应造战船,疏通河道,这要动用十万人,干一百多天。南方夏季很潮湿,容易流行瘟疫,还是先夺取蜀国较合适,三年后,再利用巴蜀顺流而下之势,水陆大军并进,定可破吴。我估计蜀国不过九万大军,居守成都及下属的几个郡县约四万,余下不过五万人。如能把姜维羁绊在沓中,我军直插骆谷,袭击汉中,破其边城,像刘禅这样的无能之主,见边城被攻破,宫中必然慌乱,蜀国的灭亡是预料中的事。”征西将军邓艾以为伐蜀师出无名,一再陈说自己的主张,对司马昭的看法表示异议。司马昭很不高兴,便派主簿师纂去说服邓艾,邓艾被说服,遵从了司马昭的命令。司马昭向各方征集十八万兵士,派邓艾从狄道出击沓中的蜀国大将姜维,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由祁山发兵武街,断绝姜维的退路,派镇西将军钟会率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兵发骆谷,袭击汉中。

    八月,大军从洛阳出发,司马昭赠赏将士,列阵宣誓。将军邓敦说不可发兵讨伐蜀国,司马昭将其斩首,以立军威。

    九月,钟会的人马进入斜谷后,钟会将人马一分为二:,一命李辅围攻乐城的王含,命易恺攻打汉城的蒋斌。钟会自己兵发阳安。司马昭又命天水太守王颀攻打姜维。姜维得报军情,引兵退守,王颀追击姜维,直到疆川。姜维与张翼、廖化的人马汇合退守剑阁,钟会领人马攻打剑阁。

    十月,魏主得到各路诸侯频频送来的讨蜀捷报,便下诏,再次申说前命,封司马昭为相国,加九锡。诸位公卿将官前去司马昭府第宣读圣旨,司马昭再三辞让,司空郑冲率百官一齐进言相劝,司马昭才接受诏命。前面说到过,加九锡的大臣都是实权超过帝王的大臣。从王莽代汉前先加九锡,可以悟知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