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汉(63)(2/2)

河王刘蒜为人一向严明;如果立为皇帝。则将军不久就会受祸了。不如立蠡吾侯刘志,可以长保富贵。”

    这段话果然说中了要害。第二天,梁冀重会公卿,意气凶凶,态度横蛮,非立蠡吾侯刘志为皇帝不可。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大官,害怕了,都说:“一切听大将军的。”唯有太尉李固和大鸿胪杜乔仍旧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厉声说:“罢会。”李固在散会后,仍希望梁冀以国事为重,接受自己的意见,再写了一封书信劝说梁冀。梁冀更加恼火,于是报告梁太后,先免去李固的太尉职务,然后立蠡吾侯刘志为帝,时年十五岁,是为汉桓帝(146-167)。

    汉桓帝立为皇帝不久,聘梁冀之妹为皇后。

    汉桓帝建初元年,甘陵刘文和南郡刘鲔造反,打出立清河王刘蒜为天子的旗号。尽管刘蒜与刘文、刘鲔并无关连,但是刘文、刘鲔被诛后,有关部门还是据此定罪,贬清河王刘蒜为尉氏侯,刘蒜于是自杀。

    梁冀趁机诬称李固和刘文、刘鲔共为妖言,将李固下狱。李固的门生王调戴着刑县上书,为李固申冤;另有赵承等数十名儒生也抬着腰斩罪人的铡刀到皇宫门前共同为李固上诉,梁太后知道情况后,下诏赦李固。李固出狱时,整个京城到处都欢呼万岁。梁冀知道后大惊,他觉得李固名声太大,将来总是会有害于自己,于是重新提出李固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为帝之事,遂诛杀李固。

    李固临死之前,作书给司徒胡广和司空赵戒说:“李固受国家厚恩,所以尽心竭力,不顾死亡,立志扶持王室,希望能重见汉文帝、汉宣帝的兴隆局面。哪里知道一旦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汉家衰微,从此开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覆败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李固舍身而取义,夫复何言!”胡广、赵戒得到李固的信后,既悲伤且惭愧,都长叹流泪。

    梁冀再派人威胁杜乔说:“早些自杀,可以保全妻子。”杜乔不理梁冀。第二天,梁冀派人到杜乔家门口打听,听不到哭声,知道杜乔没有自杀。于是报告梁太后,亦捕杜乔下狱,害死杜乔于狱中。

    因为迎立汉桓帝有功,梁冀增封一万三千户,梁冀之弟梁不疑封颍阳侯、梁蒙为西平侯,梁冀之子梁胤为襄邑侯;胡广封安乐侯;赵戒封厨亭侯;另外,一批宦官也封为列侯、亭侯等。

    当时的民谣说:“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取材自《后汉书·孝桓帝纪》、《后汉书·李杜列传》、《后汉书·梁统列传》、《后汉书·章帝八王传》)

    131.杀梁冀五宦官同日封侯

    梁冀自以为立了一个十五岁的小皇帝汉桓帝,这个小皇帝上有自己的姐姐梁太后,内有自己的妹妹梁皇后,自己从此必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富贵了,却不料最后他还是死在汉桓帝手上。

    汉桓帝即位时,年号建和元年,到桓帝和平元年正月,梁太后病,不再临朝,归政于汉桓帝,这时,汉桓帝已经十八岁了。二月,梁太后病死。从形式上看,汉桓帝上头再没有太后管着,已算是有权的皇帝了,但是,梁冀掌握朝政大权已有多年,一切仍是梁冀说了算。梁冀也正是因为独揽朝政大权,所以对一切朝廷大臣生杀由心,前述李固、杜乔之死不必再说了。其他凡是任何朝廷重要官吏,只要不拜谒梁冀的,梁冀就找个借口把他杀掉。凡上书皇帝指出他问题的人,更是不仅杀上书者,连上书者的朋友都要全家抄斩。至于梁冀家中的生活,更是远过于一般王侯,他的苑囿包括几个县,几乎近千里;单是一个兔苑,就有几十里,里面有楼阁,到各地调运活兔子,放养在兔苑中,兔子毛上做了记号。如果有人触犯了他的兔子,就会送命。有一次,有个来自西域的做生意的胡人,不知禁忌,误杀了一只兔子,由此牵连而死者十多人;甚至连他的二弟,在他的苑囿范围内私自打了一次猎,被梁冀知道以后,虽然没有把弟弟怎么样,却把随同他弟弟出猎的宾客三十余人全部杀光。最后,他同他的担任河南尹的弟弟梁不疑也闹翻了,梁不疑于是辞官回家,与另一弟弟梁蒙,都团门不参与外事。梁冀甚至派人到梁不疑家门口秘密监视,凡是去拜见梁不疑的任何官吏,都找个借口送他的命。古来权臣,骄奢暴虐到梁冀这种地步的,确实少见。这样的人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和州郡,充斥了梁氏的子弟、亲戚,当时政治**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