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汉(64)(1/2)

    秦汉(64)

    不过,汉桓帝年龄渐渐在长大,双方必然产生权力矛盾。汉桓帝这个人,治理国家全无本领,但是,看来做人还是相当有心计的。他一方面不动声色,甚至还在元嘉元年,即梁太后死后的第二年,大会公卿,专门讨论:梁冀有迎立皇帝之功,如何进一步待以特殊礼节。于是有关部门奏,梁冀应该“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瓒不名,”礼仪等同于西汉初年名臣萧何;增其封邑到四个县范围,相当于东汉初年名臣邓禹;赏赐金钱、奴婢、绶帛、车马、衣服、甲第,相当于迎立汉宣帝的名臣霍光;总之,有汉以来,一切臣子们所能享受到的殊荣,梁冀全有了。但在另一方面,汉桓帝在永兴二年十一月和延熹元年十月,却连续两次大规模地打猎。我们知道,在和平时期,皇帝是没有理由操练和调动军队的,何况梁冀担任大将军,即使操练一下禁军,也会引起梁冀的疑心,只有以打猎的名义,才能大范围地调动禁军,从而熟悉那些禁军的指挥官们。特别是汉桓帝的第二次大规模打猎,是紧接在梁冀杀陈授之后,更可看出汉桓帝的想法。

    延熹元年五月,日蚀。太史令陈授通过宦官徐璜,上书汉桓帝,书中说:灾异日食之变,原因在于大将军梁冀专权。梁冀知道消息后,立即给洛阳令打招呼,要他把太史令陈授关入狱中,拷打而死。汉桓帝知道陈授死在梁冀手上,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心中却颇为恼火,于是在当年十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围猎。

    到延熹二年七月,梁皇后也死了,一件小事彻底引发了汉桓帝同梁冀之间的矛盾。原来,郎中邓香有个女儿名叫邓猛女,长得很漂亮,邓香死后,母亲带着她改嫁梁纪,梁纪是梁冀之妻孙寿的舅舅。孙寿看邓猛女长得漂亮,将她送入宫中,为贵人,有宠子汉桓帝。梁冀看到梁皇后已死,邓猛女有宠,为了巩固权力,便将邓猛女改姓为梁,认邓猛女为自己的女儿。邓猛女有个姐夫邴尊,官居议郎,不赞成邓猛女改姓梁。本来,这是亲戚之间的一般分歧。邓猛女有宠于汉桓帝,邓氏一族从此就可能青云直上,邓猛女的亲姐姐、姐夫当然不希望她改姓为梁。一改姓为梁,邓家还能沾到什么光呢?但是梁冀杀人杀惯了,杀个把人就如斩瓜切菜一样,马上派刺客把邴尊杀了。邴尊死后,梁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派刺客去杀邓猛女的已经改嫁给梁纪的母亲宣①。①史书上只有个“宣”字,不知姓宣还是名宣。他的如意算盘是:连邓猛女的母亲宣也一起杀掉,让她只好乖乖地做梁家人。不料,这次刺客出了点差错,宣家和中常侍袁赦家的房于是相连的,梁冀派的刺客刚登上袁赦的房子,想进入宣家时,被袁赦发现了,于是鸣鼓聚众追捕刺客,并且告诉宣。宣也知道是梁冀所为,立即驰入宫中告诉汉桓帝。

    汉桓帝这下子真个彻底火了,但是仍旧不敢声张。只借一个上厕所的机会,单独找小黄门史唐衡问:“左右宦官当中,什么人和梁家关系最紧张?”唐衡回答说:“中常侍单超、小黄门史左倌曾经去见河南尹梁不疑,对梁不疑礼敬上不够一些,梁不疑立即把他们的兄弟收捕送洛阳狱,单超、左倌专门到梁不疑府上谢罪,才放了他们的兄弟。还有,中常侍徐璜、黄门令具谖私下常常气忿梁家太横行,只是不敢公开讲出来罢了。”于是汉桓帝召单超、左倌到密室中,对他们说:“梁将军兄弟专权于朝廷,迫胁内外,公卿以下都听他们兄弟的,我打算诛杀他们,常侍意下如何?”单超回答说:“梁氏诚然是国之奸贼,早就该诛杀了。臣等弱劣,没有力量诛杀他们,不知圣意如何?”汉桓帝说:“既然你们也是这样想的,我打算同你们秘密商量如何动手!”两人回答说:“诛杀梁家并不难,只怕陛下腹中狐疑。”汉桓帝说:“奸臣威胁国家,当伏其罪,何疑乎?”于是再把徐璜、具瑗召来,和这五个宦官一起商定诛杀梁冀的方案;汉桓帝咬破单超之臂出血为盟。单超等说:“陛下今计已决,不要再提此事,恐怕为人所疑。”

    梁冀在宫中派了许多亲信,随时向他报告汉桓帝的情况。汉桓帝和单超等人来往密切,马上就有人向他通报了。梁冀于是派自己的亲信中黄门张恽住进宫中,监视单超等人。黄门令具谖立即逮捕张恽,罪名是:擅从外入,欲图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