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汉(29)(1/2)

    秦汉(29)

    这只是一例,说明强大的分封王国,有实力向汉廷闹独立性,必要时,也能凭实力造反。贾谊和晁错,两人都是思想家,自然也都站在中央的立场,看出了危险性。不过两人提的解决方案却大有区别。

    贾谊是儒生,虽然兼读百家之书,但其治学的根柢是儒家学派的。所以他提的方案具有儒家学派的从容、和缓、稳健、中庸的气度。他在上汉文帝的《治安策》中,先是举了历史上凡强大的分封王国必然首先造反的若干例子,然后建议:本来这些分封王国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只要将它预分为若干小国,改为所有儿子都有继承封地之权,此后不就很自然地越分越小,谁也无力和汉廷抗衡了吗?

    汉文帝看来是接受了贾谊的主张的。例如齐国,齐悼惠王刘肥为汉高祖所封,王七十县。其嫡长子刘襄在汉惠帝六年接齐王位,是为齐哀王。齐哀王刘襄在汉文帝元年卒,其嫡长子刘则立,是为齐文王。齐文王立后十四年卒,无子,齐王国于是结束,地入于汉。后一年,汉文帝便把原来齐悼惠王刘肥的七个尚活着的儿子全部封为王,把齐国分为七国。这不正是实行了贾谊《治安策》中建议的方案吗?

    晁错则不同了,他原先学的是法家学说。法家学派的特点是猛烈、刻薄、峻急。后来他虽然学了儒家的《尚书》,改换门庭,但不过是披上了一件儒家外衣,所以他就主张直接削减诸侯封地。这种办法如果一旦实行,汉廷和诸侯之间的矛盾就必然会尖锐化起来。

    贾谊早死,晁错在汉景帝时为御史大夫,这样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取材自《史记·贾生屈原列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史记·吴王濞列传》)

    65.晁错以忠见诛

    前面说到汉文帝重视人才,贾谊、晁错二人,都向汉文帝提过有益于治国的建议。贾谊早死,晁错在汉景帝时却得到了重用。

    汉文帝时,晁错起先官居太常(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掌故(博士)①,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和《汉书·袁盎晁错传》,“掌故”二字下均引应劭之说为注。《史记》注云:“掌故,百石吏,主故事”;《汉书》注则云。六百石吏”,其余同。查《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太常属官有“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并无另外的“掌故”之官。故我以为,“掌故”即“掌通古今”之缩写,实即博士。故《汉书》注中“六百石吏”为近,《史记》注当有误。后被任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太子门大夫年薪与博士同,但博士是冷官,太子属官前途无量,是热门官,太子家令年薪八百石,实即太子家(宫)中总管。后来成为汉景帝的太子刘启十分欣赏他,太子家中称他为:智囊。汉景帝即位后,对晁错大为信用,任他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与丞相、太尉同为三公之一。

    晁错对汉景帝说:“过去高皇帝定天下,兄弟少、诸子弱,所以大封同姓。庶子刘肥王齐七十余县,庶弟刘交王楚四十余县,兄子刘濞王吴五十余县,这三个分封王国,拥有天下之半。吴王因太子之故,故意称病不朝,按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给他几、杖,对吴王可谓德厚之至,吴王本应当改过自新,但实际上却更为骄肆,就山铸钱,煮水为盐,把天下逃亡者都诱引到吴国,阴谋作乱。陛下如削减其封地,他会造反,不削封地,他迟早也会造反。削之,反得早,祸小;不削,反得迟,祸大。”这个建议正中汉景帝心意。要知道,吴王的儿子就是他打死的,他们之间是有笔老账的。所以,晁错就正式上书提出:诸侯王国常拥有好几个郡土地,不合古制,应该削地,将其边缘诸郡收归中央。汉景帝于是将晁错的奏书交给公卿列侯百官讨论。由于晁错有宠于汉景帝,众所周知,大家在讨论中都不敢说不同意。只有窦太后(汉景帝之母)的堂侄魏其侯窦婴不赞成晁错的主张,当着汉景帝的面同晁错争起来。由此两人不和。

    汉景帝三年冬,楚王刘戊朝见汉景帝,御史大夫晁错提出,楚王往年在为薄太后(汉文帝母)服丧期间,私奸于宫中(服丧期间诸侯不得与后妃同房过***,违反这一规定,就叫“私奸”),应诛。汉景帝下诏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