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21)(2/2)

时说:“最好能生时同乐.死时同哀。”于是,奄息等三位良臣,向秦穆公作出保证,答应秦穆公,在他死时三人都随他同死。到秦穆公死时,他们聚然没有背弃自己的诺言,随秦穆公而死。

    秦国的百姓哀叹这三位良臣的从死殉葬,于是作了《诗·秦风·黄鸟》来哀悼他们。

    秦国的国君死了,还用活人殉葬。这说明秦穆公虽然自称“中国”,但秦国此时的文化水准还远远落后于中原备诸侯国。

    (取材自《史记·秦本纪》、《左传·文公六年》)

    57.死不瞑目

    楚成王(前671——前625)将立其长子商臣为太子,问于令尹子上。令尹是楚国的最高官职,执掌国内最高军政权力。令尹子上说:“君的年龄还没有到需要马上立太子的程度,而国君喜欢的儿子也不止一个,如果立了太子,哪一天又黜免他的话,就会发生内乱。楚国历来立太子,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立嫡长子,倒常常是立年轻的公子。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蜂眼,声音像豺叫,是个残忍之人,不宜立为太子。”楚成王不听令尹子上的话,还是立商臣为太子。太子商臣从此恨透了令尹子上。

    这时候晋国的阳处父率兵进攻楚国的盟国蔡国,令尹子上率兵救蔡。两军隔着泜水相望。阳处父看到楚军强大,不想硬拚,叉不愿退兵示弱,于是派使者对令尹子上说:“你如果想同我军决战,我军可以退一舍之地,等你渡河列好阵势再战;渡河后,什么时候交锋,由你决定。否则你就退兵,让我渡河决战。老是隔河对峙着,军队疲劳,花费又太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令尹子上打算渡河作战,太孙伯说:“不可!晋人一向不讲信义,如果我军一半人马渡过河时,他乘机突然袭击,我军必败,那时就悔之莫及了。不如我们退一舍之地,等晋军渡河后决战。”于是楚军从泜水边后退一台之地。阳处父于是宣言于众说:“楚军逃了。”遂率兵回晋,楚军亦归楚。

    太子商臣乘机对楚成王进谗言说:“令尹子上受到晋人的贿赂而避让晋兵,这是楚国的耻辱,罪莫大焉!”楚成王不加考察,就此杀了令尹子上。

    楚成王后来果然对太子商臣不满,想立王子职为太子,而废去原太子商臣。商臣听到了传闻,不能肯定,向其傅潘崇说:“如何能得实情?”潘崇说:“你去用酒食款待王的宠姬江芈①,①《史记‘楚世家》作“宠姬”,《左传·文公元年》杜预注,谓江芈为宠妹。在款待她时故意对她不敬,她一气,必能说出真话来。一商臣于是照办了,江芈果然发火说:“咳!贱骨头,怪不道君王要杀掉你而立王子职了。”

    商臣于是告诉潘崇说:“传说是可信的,你看我怎么办好?”潘崇问:“你自问今后能为王子职的臣子吗?”商臣说:“不能!”又问:“能逃往别国吗?”商臣也说:“不能!”于是,潘崇说:“既不能俯首为臣,又不能外逃,那只有一条出路:你能干大事(指杀掉楚成王)吗?”商臣说:“能!”

    楚成王四十六年冬十月,商臣以宫中卫兵包围父亲楚成王,令楚成王自杀。楚成王要求吃了熊掌再死。煮熊掌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尽量拖延时间以待援兵。太子商臣不听,楚成王只好自缢而死。

    楚戒王死后,先谥为灵王,不肯瞑目;再改谥为成王,目瞑。按,所谓谥,是帝王死后由礼官拟的名号。古代对帝王有固定的谥法,例如“灵”字,包含有任意而为、不能见贤思齐以及其鬼不能为厉鬼为害于生者等意思。这里,先给楚成王谥为灵王,显然是太子商臣的主意,看来是取其最后一层不能为厉鬼为害于生者之意;因为太子商臣杀了自己的父亲,心中有鬼,所以在追谥名号上反映出来了。结果楚成王死后目不能瞑,只得改谥成王,“成”有安民立政、政事稳定之意,比“灵”字的内涵要好一些。楚成王死后不能瞑目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太子商臣弑父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楚人迷信鬼神的风习,都在此事中表现出来了。

    楚成王死后,太子商臣自立为国君,是为楚穆王(前625——前613)。楚穆王以原来自己居住的太子宫赐潘崇,任潘崇为太师,兼皇宫卫兵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