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12)(1/2)

    先秦(12)

    国人都责怪宋襄公指挥失误。宋襄公为自己辩护说:“古来君子作战,对已经受伤的敌军士兵,不能再次伤害他;对敌军中花白头发的兵士,不应该擒获而是应该放掉;寡人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后代,也仍然应该遵守古礼,不利用险阻之地以求胜利,不鸣鼓就不进军!”公子目夷说:“这是不懂得打仗的话!对于强敌而言,如果他们遇到险阻而不能马上列阵,这是天助我也,利用这个机会进攻,有何不可呢?既然是打仗,对付敌人,哪怕是长了白胡子的老人,也要抓住一个是一个,更不必说花白头发了。兵以胜为功,打仗的目的,就是杀敌,伤而未死,当然应该再补上一刀!如果不忍心补上一刀,那还不如根本不去杀伤敌人!如公所言,也不必打仗了,还是干脆当敌人的俘虏算了!”

    宋襄公十四年夏,襄公因伤股之病而死。

    (取材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史记·楚世家》、《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37.二五耦

    晋献公娶夫人于贾国,夫人无子。此后,晋献公同父亲晋武公的妾齐姜**,生下了长女,后嫁为秦穆公夫人;齐姜还生有一子申生,在晋献公的庶子中年纪最长,立为太子。齐姜早死,晋献公又娶二女子戎国,大戎狐姬生重耳,其妹小戎子,生夷吾。再以后,晋献公讨伐骊戎,骊戎国君将女儿骊姬嫁给晋献公为妾,以求息兵。骊姬生子奚齐,骊姬之妹随嫁,生子名卓子。这是晋献公所生子女的一个大致情况。

    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希望她的儿子奚齐能够立为太子,便将重金送给晋献公手下的两位很受信任的大夫:外嬖梁五和东关嬖五,要他们用言语说动晋献公,使太子申生等人能离开晋国国都绎城(今山西翼城东),到外地去。

    于是,这两人便对晋献公说:“曲沃,是国君的先君宗庙所在地,蒲和二屈,是我国的边疆。宗庙所在地,如果无主,则民不威;边疆如果无主,则戎国易生侵略之心。如果使太子申生为主于曲沃,而使重耳和夷吾为主于蒲和屈,则百姓会直接感到国君之威,而戎国又能有所畏惧。这样,国君的功业和声威通过太子和公子们表现出来了,百姓和敌国都会知道。晋国就等于是国境外大片广漠地区的都城,今后晋国就要大开疆土了。”这明明是把太子和公子们赶离晋献公身边的阴谋,却被他两人说得头头是道,亲嬖小人之可怕处就在此。晋献公听了这两人的话,十分高兴,于是决定太子申生住到曲沃去,公子重耳住到蒲城去,公子夷吾住到屈城去。这样,群公子都到了离国都绛城很远的地区,只有骊姬和她的妹妹所生的两个儿子,奚齐和卓子,还在京城的晋献公身边。

    外嬖梁五和东关嬖五所进的谗言,终于使群公子受到冷落,而后使奚齐得以立为太子,所以晋人称之为:二五耦。耦为两犁并耕,意为这两个“五”,就如犁一样,损伤了晋国的元气。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38.骊姬谗杀太子申生

    晋献公欲立骊姬为夫人,以龟甲占卜,不吉;再以筮草占算后,吉。晋献公说:“从筮。”主卜之官坚持说:“筮短龟长,不如以长者为准。而且龟卜的卜辞说:‘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卜辞不吉,决不可立骊姬为夫人。”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立骊姬。

    这是一段很有名的卜辞,我们先将它直译为普通话:

    专注已变化,

    夺公之母羊。

    香草和臭草,

    十年之后还有气味。

    “羭”,作母羊解,又可引申为美好的事物,古代羊象征美好的事物,故“美”、“善”等字,均从羊。“臭”字,古代原作气味解,后又引申解为难闻的味道。卜辞的妙处,就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语意似乎相关,又不大明确,就像今天的朦胧诗一样,有待于占卜之臣的具体解释。而当时占卜之臣又往往是某一国家的最有文化、最懂得历史的人,和国君的关系在师友之间,其解释就不免有某种倾向性。我们把它直译为普通话,已觉胶执,只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卜辞原文,了解特定历史阶段的某种风习。现在看来,占卜之臣的解释,已将卜辞中的“臭”字,解释成难闻的气味、即臭味了。这就是解释上的倾向性。这样,推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