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契丹人 > 走有契丹特色的汉化道路(2)

走有契丹特色的汉化道路(2)(1/2)

    走有契丹特色的汉化道路(2)

    此人是过去阿保机南侵的时候抓到的战俘,过去是“蓟州衙校”,职务大概相当于现在某地级市武警队队长,算是个地方上的小武官。当然古代的地方武官本身兼有司法职责,他对法律也比较熟悉,所以刚投降的几年里,他一直在阿保机身边主抓司法工作。

    当时的契丹人还没有成文法,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而且契丹人的民族习惯跟汉人有很大不同,照搬汉人的司法制度肯定也是行不通的。道理就好像我们这里重婚犯法,别说娶俩老婆,包二奶构成事实婚姻都可能判刑,到了阿拉伯国家,您要是因为某人娶了第二房抓人家,谁都不会服一样。可事实证明老康是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才,他主管法律工作的时候,无论对犯人做出什么判决,犯人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是罪有应得,没有喊冤的。

    既然老康在司法工作中显示了自己的能力,本人又是军职出身,而城墙这种东西最重要的价值就体现在军事防御上,阿保机就把修建自己第一座都城的重担压在了老康的肩膀上,任命他为“版筑使”,也就是契丹帝国首都城市规划总设计师。都城的地址就选择在了过去的西楼所在地。

    其实人的地位这个东西很奇怪,很多时候,一个人有多大能力,表面上你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等他到了适合自己能力的地位上,他的能力才会真正展现出来。

    汉人的历史上这样的人就出过不少,比如秦国的百里奚吧,这位爷在虞国当大臣的时候,国家都让晋给灭了,本人被抓当了奴隶,最潦倒的时候,吃饭都得坐在牛车底下。等到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买回去,任命他为上大夫之后,他却能帮助秦穆公把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的落后诸侯国,建设成举足轻重、能影响天下大势的强国。康默记的情况也有点类似,就因为他被抓的时候身份低微,阿保机没看出他的能耐来,让他屈身在自己身边当了好几年文秘。要是阿保机早看出老康在土木工程上的本事的话,只怕就不用等卢文进了。

    虽然老康建起的这座城市,哪怕是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实在也不太符合它“都城”的身份,但就当时契丹帝国的国力,和契丹的建设能力来说,大概已经是达到极致了。这座城周长有二十七唐里,比幽州城还小了一号,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是“皇城”,其实就是贵族聚居区。

    古代中国人建城,一般都喜欢把高档社区规划在城市的北部,这个习惯大概跟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关。在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地方,风是从北边吹过来的,水也是自西北流向东南。大概没有哪个上流社会的人喜欢整天闻别人臭脚丫子味,也没有谁会喜欢对着别人在上游刷过马桶的小河吟诗作画,实在太影响意境了。

    所以皇城最北边是“大内”,也就是阿保机他们一家人住的地方。从大内的南门口有条大宽马路直通到皇城南门,马路两边就是契丹帝国的各部委办公所在地,当然契丹贵族们的住宅和寺院等“上层社会”的建筑也都在这一区域。

    皇城的南边就是“汉城”,除了给契丹老百姓和汉人居住以外,城市的生活功能区也在这里。因为功能比较多,这里的规划比较复杂一点,有十字路口了,从皇城南门一直延伸下来的南北大街和东西横街在十字路**汇。这一区域包括了各种作坊、商铺,接待外国使节的驿馆也在这里。

    这座都城是在契丹人百战立国之初建立的,保持了相当强的军事色彩。除了在城墙外边有突出墙外的马面堡以外,东西横街两头还各有一座起防御、瞭望作用的高楼。

    其实很多人对中国城墙防御的理解是有误区的,觉得中国古代没有棱堡。其实马面堡的功能差不多就相当于棱堡向外突出的部分,这种防御设施在曹魏时期就开始出现了,而且从来没有消失过。明朝戚继光主持修建的金山岭长城有向外突出的支墙,起到的也是相同的作用。只不过在中原地区,绝大多数时间里处于太平年月,城墙的功能更主要是用来防盗,当然也就没必要花那么大力气去修马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