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附录(4)(1/2)

    附录(4)

    1934年9月8日,美国莫洛 卡斯尔号邮轮从古巴首都哈瓦那向纽约航行,意外发生火灾,造成133人死亡、300人失踪。价值500万美元的邮轮彻底被毁。

    1917年12月6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内,比利时救生船伊莫号同法**火船勃朗峰号相撞,引发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伤,160幢建筑被毁坏。

    1915年5月7日,英国路西塔尼亚号由纽约开往利物浦途中,被德国潜艇鱼雷击中而沉没,1198人葬身海底。

    1914年5月29日子夜,加拿大爱尔兰女王号在圣劳伦斯河上航行,因大雾影响,与挪威斯托斯达德号运煤船相撞,在15分钟内,爱尔兰女王号便倾覆沉没,1024人丧生,453人获救。

    1912年4月14日子夜,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顿开往美国纽约的首航途中,在距离加拿大纽芬兰以东600多海里的洋面撞上冰山,随后沉没,1514人遇难。

    海难无情 求生有术

    ——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海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是如此。

    毕业于海军飞行学院、海军政治学院,曾在海军部队、海军政治部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工作了20来年,现在又居住在大海边,可以说,平生与大海有缘。无论是在海空间飞行、乘海轮经烟台或上海回淮南老家探亲,带领海军大学生远赴舟山群岛等海域实习,还是参加大舜号海难采访、“五七”空难采访,应该讲,耳闻目睹的海难事故不少,海难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但是,具体执笔,将一百年来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各种类型的大海难梳理一遍,汇集一册,却是一种心理煎熬与考验。

    我的切身感受是,此书详述的十大海难,尽管原因不同、伤亡不等、影响不一,共同之处,每一次海难都让成束的鲜花一样的生命瞬间凋零,每一次海难都给罹难者的家庭造成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每一次海难都能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而对于我而言,写作一次大海难的过程,就像是心灵的伤口从割开到结痂的过程;再写作另外一次大海难,就仿佛重新撕裂刚刚结痂的伤口……十个反复,痛苦不堪。这是在过去的著述中从来没有过的心理体验。

    我为什么硬着头皮往下写呢?最主要的动力,还是我相信吃一堑,才能长一智。也就是说,人们对于海难了解得多了,就会化间接经验为直接智慧,唤醒责任心,提高警惕性,增强抵抗力,一旦遭遇海难,就能沉着镇定,排除万难,化险为夷。

    海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书是一本“血泪史”。通过研究、思考,我也发现,不管海难有多大有多险有多惨,潜艇、核潜艇是个例外,民用船只制造的海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