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禅堂夜话 > 第四讲 打禅七的由来(2)

第四讲 打禅七的由来(2)(1/2)

    第四讲打禅七的由来(2)

    打七这种共修的形式,在明朝以前是否出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禅堂是不是有固定的参学时间呢?《禅苑清规》上记载得很详细。现在我们通用的《百丈清规》是明清以后逐步丰富、编纂而成的只有《禅苑清规》才是南宋时期出现并一直保存到现在的,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禅宗寺院的规模和一些规矩。也有人做过历史考证,打禅七,是明以后才兴起的一种共修形式。在明末清初出世的晦山戒显和尚,他是一位大禅师,做过云居山的方丈、四祖寺的方丈。他写了一本很薄的书,但是很重要,那就是《禅门锻炼说》。是专门讲怎么样在集体共修当中来锻炼禅和子的方式与方法。他是仿照《孙子兵法》的形式来写这本书的。这本书出来后,很受宗门的重视。从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当时集中训练禅和子的一些方法。真正比较普遍地提倡打禅七,应该是在清初,从扬州高旻寺那样一个比较有名的禅宗寺院开始。当时高旻寺的几代住持,都受到清朝皇帝的重视。清朝的雍正皇帝,以人王兼法王的身份,积极提倡宗门参禅打坐之风。他自己也有很多关于禅宗方面的著作。清以后的禅师大都认为雍正是一位大彻大悟之人。当时他在宫中设有禅堂,经常点名要哪几个地方的方丈到宫中去打禅七。七天的时间,要克期取证,必须开悟,不开悟就割掉脑袋。清朝初期出现了几位大禅师,都与清初几位皇帝的提倡有很大关系。特别像雍正皇帝,亲自在宫中陶龙铸象,以国王的命令,以一种非常强烈的手段来锻炼禅师,希望有续佛慧命的真正的大善知识出现。打禅七也就是从那以后,成了禅宗寺院冬参夏学的一种固定模式。

    清朝初期、中期那些有名的禅宗寺院,一般都是要打十个禅七,要七十天的时间。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慢慢淡化。有些禅宗寺院每年冬天打一个七、两个七,那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禅宗寺院打七的风气又慢慢复兴起来,但也仅仅局限在几座有传承的禅宗寺院而已。一般的寺院连禅堂也没有,大都只有念佛堂。

    现在形成的这种打七的规矩,应该是比较晚才出现的。从《禅苑清规》上找不到根据。这些规矩都是因人而立,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从南到北都是一样。本人开始在河北柏林禅寺举办禅七的时候,把这些老规矩多少改了一点。主要是改了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