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禅堂夜话 > 第五讲 以无住心对无住境

第五讲 以无住心对无住境(1/2)

    第五讲以无住心对无住境

    (2005年12月14日)

    一切万法的本相都是不住、无常,所谓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住相。其过程虽有生住异灭,但是这四相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在一念之间,同时展现,并没有前后与阶段性。因为生住异灭都是刹那进行,一切诸法究竟是无常、无住。

    我们凡夫的心有我执、法执,其本质就是把一切看成固定、不变、常。正因为如此,在物我之间产生根本对立,不能协调一致。我们的心与一切迁流变化的万法现实是冲突的,所以有矛盾、问题、争斗。我们方寸之间总在打仗,人我关系也不安宁。国家、世界都是由于方寸乱了,才有种种问题产生。

    我们修行参禅开悟,就是要证得无住之心,以无住心对无住境,以如如之智照得如如之理,这就是禅宗、佛法要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听到这八个字,豁然大悟。天下多少修道人听了这八个字,打开了智慧之门,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人生的根本问题在于物我对立,自他对立,要消除对立,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来处理这本不存在的问题,而又实实在在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当下这一念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金刚经》讲破相、破执,最终目的在于显示无住之心,就是要让众生契入这颗无住心。我们修行人破我执、法执,其目的亦在于此。怎样才能使当下这一念心不生不灭,呈现出新的最原始的状态?我们在修行用功中,就是要把握这件事,参话头、起疑情,疑到山穷水尽,转身之时,便呈现这一念不生的新境界。

    《宗镜录》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原。”我们这一念心,不生不灭,前际即前念,后际即后念,前念、后念之间没有缝隙,根尘相脱,这时造体独立,灵明觉照如灯,历历孤明,通天彻地。这种境界若能持续,则能达到物我皆如,我也如,物也如,如禅堂的这副对联“身如口如心也如”,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能够呈现这种心灵境界,只有自我的受用,自我的欣赏,这是不共的。

    所谓自受用,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修一切法门所要达到的都是这样,有的是弯路,有的是一超直入。直指人心,唯一捷径只有禅宗一法。禅宗的根本生命在于顿悟顿证,不立阶级。若离开顿悟顿证,就不是禅宗,是其他法门。

    一念不生这种境界,